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叶立华:2022年的地缘经济战略规划|2022-02-10

有的国家不靠制造业就能发达,就好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搞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成了发达国家。
 
有的国家就算不发达,不靠制造业也能混的不错,就好比沙特或者阿联酋,搞点原材料出口就能很滋润。
 
人都偏懒,能躺着就不愿意动,迦太基人搞畜牧业,罗马人种地,搞小农经济,只有西亚和南欧的一些国家,搞不来畜牧业和农业,只好去搞船运,这才有了古希腊。
 
神圣罗马帝国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奥斯曼土耳其在农业之外跑商,整个旧大陆的商业资源都被垄断,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才要去开辟新航路。
 
能躺着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意大利人至今家庭观念浓厚,挪威人靠北海的渔业发财,也没有几个移民。
 
一到了新大陆,西班牙人跑马圈地,阿根廷搞起了大牧场,GDP一度到了美国的八成,躺平了,然后就衰落了。
 
国家大抵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农业资源丰厚,非洲人甚至不用种植就有面包树可以吃,所以一直停留在农业社会,直到三角贸易的坚船利炮打过来,就成了黑奴。
 
第二种是自然资源异禀,澳大利亚卖铁矿卖的好,所以一直停留在粗放经济上,直到我们卡他们一手煤矿,产出来没人买,国内才开始不安。
 
剩下的国家是被欧陆封锁的英国,是被世界大战隔绝的美国,以及近代以来的中国。
 
工业革命的产生离不开拿破仑对英国的封锁,海岸线整体封闭,法兰西第一帝国摩拳擦掌,拿皇的步兵和骑兵纵横四海,独孤求败,英国人不得已开始搞制造业。
 
制造业让英国的帆船变成了轮船,让英国人的马车变成了铁路,大英帝国的舰队横行无忌,于是英国人放弃了技术的研发,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功劳簿上吃起了老本。
 
沙俄有土地有资源,不愿意发展,法国有西非庞大的殖民地,也不愿意提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自然落到了普鲁士带头的德国。
 
德国没有殖民地当市场,更没有自然资源可以卖,只好闷头研发新技术,希望靠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打开全球的销路。
 
和德国类似的国家还有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的庞大国内市场让美国人的GDP成了全球第一,但销路到此为止,美国人先搞的内循环,内循环总有个头。
 
旧世界的殖民地是绝佳的市场,英国人不让,法国人也不让,德国人和美国人还有后来的苏联人的产品就没有地方卖。
 
谁先动手,谁就要受到旧秩序的敌视。德国人两次率先动手,让世界吃遍了苦头。旧世界没有先进制造业,除了采购美国人的东西,没有办法抗衡德国。
 
于是美国人发了两次战争财,成了全球第一。斯大林的思路是对的,一个没有内需的农业国当盟友,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市场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斯大林无私的抛出一五计划,要帮我国工业化,因为只有我们工业化了,苏联的产品才有地方出售,苏联负责重工业,中国负责轻工业,搞社会主义阵营内循环。
 
以其无私,故而成其大私。
 
赫鲁晓夫搞不懂这一套安排的用意,为了夺权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思路,和中国搞的很僵,白俄罗斯的轻工业根本解决不了苏联的需求,是以百姓生活水平始终提升不了。
 
美国当了霸主,思路又走到了英国上面去,靠着舰队开始吃老本,日渐空心化。
 
我国的工业化却在美国转移产业的时候一步完成,现如今,我们遇到了瓶颈,全球就都遇到了瓶颈。
 
斯大林的思路是正确的,正确的思路是可以参考的,苏联遇到的瓶颈是劳动力瓶颈和市场瓶颈,我们的瓶颈则是原材料瓶颈和技术瓶颈。
 
斯大林的思路是可以把劳动力和市场一起外包给中国解决,因为中国只有人口。
 
我们要去寻找有原材料的地方,将其纳入合作范围,我们还要外包一部分低端轻工业,将其纳入我市场,更重要的,我们要找办法突破技术瓶颈。
 
2022年的地缘经济战略规划如下:
 
第一,搞好和中东各国的关系,以伊朗为支撑,稳定土耳其的同时协调沙特,制造新时代的中东协调,稳固能源产地的安全,以解决我原材料瓶颈的一个问题。
 
第二,支援东盟防疫,支援拉美建设,向越南、马来西亚和阿根廷等国转移一部分低端轻工业,一方面提高当地的收入,使当地人能够买得起我们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更低的人力成本,生产更便宜的产品,反哺国内,以解决我市场瓶颈和劳动力资源瓶颈。
 
第三,重金购买高端科研人才回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期人才在国内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科学技术成果,从一个或者多个环节突破技术瓶颈。
 
如有可能,配合改革国内高校改革,以期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后续创新提供原动力。这点不强求。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叶立华:2022年的地缘经济战略规划|2022-02-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