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骰子:发改委出台新政策,服务业的春天不远了|2022-02-26

最近,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吸引了不少业内外人士的注意,产生的社会反响也很值得思考。

 

这套新出台的政策里有一小条提出:“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餐饮企业,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

 

一经发布,就引发了资本市场和舆论不小的恐慌。很多相关企业股票都纷纷转跌。

 

其中,受影响较大的包括港股上市公司美团。因旗下涉及互联网外卖业务,在政策发布当天股价大跌14.86%,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幅达19%,市值蒸发2000多亿元。而后续,如“腾讯将被重锤”等相关不实消息也开始甚嚣尘上,一批中概股公司应声下跌。

 

站在资本市场的视角,他们担心的主要是这类政策对互联网平台的影响。

 

因为此前的很多政策,都是在对互联网平台作一些合规引导,但这次新出台的这条让不少人认为:之前的“引导”可能会转向对市场价格的“干预”,甚至是业务管控。而原本政策中提到的“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业务本身就长期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如果接下来再进一步降低服务费率,则说明这个商业模式极有可能是走不通的。

 

但仔细研究一下政策就会发现,首先,不同于其他重磅级政策,这条牵涉平台的政策,重点是“引导”,而不是要“强制或要求”外卖平台必须调整费率政策。最终还是要尊重餐饮行业、外卖平台,以及骑手等劳动主体的客观需求与市场规律。

 

市场的主要忧虑在于,相较国内其他互联网企业或是国外外卖平台,国内包括饿了么美团在内的平台,实际收取的佣金比例极低。之所以市场会有抽佣高的误解,主要是因为将骑手费用、商家给用户的折扣等统一算入了平台佣金范畴。根据相关平台的财报,外卖佣金实际上超过83%是直接支付给了骑手,平台的实际佣金只有6%至8%。甚至在客单价较低的订单中,为保障商家的线上化运营和消费者体验,国内外卖始终处于亏本运营状态。对比之下,国际外卖平台是30%起步再另算配送费,其他互联网模式是15%至50%佣金率。

 

但从政策发布的初衷与详细条例来看,市场的反应是过度的,完全没有必要因此恐慌。

 

我们对政策的解读不应只看一个侧面,而是要宏观把握,抓住重点。

 

很明显,这次的政策内容中有很多针对性措施更值得关注。

在其包含的6大部分中,第一部分主要是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围绕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方面,也是对所有服务性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最大的部分。具体包括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财税政策、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等就业扶持政策、分类实施房租减免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10项。

 

其中,在减税降费政策方面,今年将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并加大政策优惠力度,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压力,服务业行业企业将充分受益;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2022年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继续分别按10%和15%加计抵减应纳税额。

 

特别是“减税提费”政策这一项,值得单独提出来说说。大家都知道,服务行业属于轻资产行业,这方面和制造业是有所不同的。这就意味着,服务行业可以抵扣所得税的固定资本折旧少。因此一直就容易存在一些服务业上税上得不比制造业的税收少多少的问题。税赋确实相对较高了。

 

所以这次这些政策一经推行,不仅会激发服务业整体的效能活力,还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压力。

 

后五个部分,则分别围绕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民航业等五个服务性行业。针对餐饮业,推出餐饮企业员工定期进行核酸检测要给予补贴支持,优化餐饮业保险服务等7项措施。针对零售业,推出利用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等6项措施。针对旅游业,提出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承接符合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会活动等7项措施。针对交通运输业,明确指出暂停航空运输企业、铁路运输企业预缴增值税一年;免征轮客渡、公交客运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等一系列措施。

 

要知道,这些都是受疫情影响较重,又需要养活大量就业群体的服务性行业。而作为吸纳就业和保住市场的主体,国家在春节后,就立即出台这些举措,就是要及时“输血”,让市场主体尽早享受到政策红利,稳定市场预期,让其尽快恢复“造血”功能。

 

其实,此轮政策红利落地早有预期。2021年,国家针对互联网企业、电商、医美、房地产等行业的税收严查、补缴和增税,最终其实都是为了以另一种形式投放回市场和老百姓的手里。去年,对企业查找征收的千亿所得,都将用于接下来千亿级别的税费减免。

 

作为抗疫期间相对特殊的政策,跟2021的整体逻辑一致,遏制高利润和赚快钱的领域,重点帮扶疫情期间的困难群众。

 

很明显,疫情的持续,对整个服务业这种聚集性极强的行业来说,冲击是巨大的。但长期以来,我们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把很多浪费资源的企业逐步取缔,释放了很多拥有过剩产能的实体资源,包括信贷和市场空间。

 

再加上这次发改委的新政策出台,未来,服务业这个市场经济的主力,将会逐步走出疫情的阴霾,重新获得活力。对大到行业、企业,小到个体小老板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打通了行业内的困难渠道,还优化了外部环境。

企业是就业的基础,就业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在疫情冲击下,国家一定会为就业拖底。而且为了保证该政策的平稳落地和高效落实,后续一定还会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打出“组合拳”。

 

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尽管疫情短期内还会持续,但大规模、长时间停工停产等影响经营的高风险局面不会出现。小波动虽会持续,但不会影响大局。市场回暖,企业也将重拾信心。

 

而站在个人角度,关注政策动向、学会抓住重点也很有必要。尤其是身处后疫情时代,这类政策对各大行业的影响,对企业、个体商户,甚至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越来越不容忽视。

 

这次的政策也专门提到了很多地方疫情防控存在的问题,比如规定:要统筹好本地区疫情防控措施总体要求,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疫情防控“层层加码”问题,建立企业可持续运营环境,具体包括“不得随意封城封区、中断公共交通,不得随意关停服务业场所,不得对服务业擅自加码疫情防控措施等”。

 

总体来看,这波新政策照顾到了方方面面,面面俱到。而大方向确定后,2022年的政策走向和执行的方式都会比较明朗:那就是会把财政的钱倾注于更底层的群体,让更多人拿到福利。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骰子:发改委出台新政策,服务业的春天不远了|2022-02-2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