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血饮|破解宇宙熵增理论,华夏文明圣火千年不灭!|2019-03-12

宇宙的熵在升高,有序度在降低,像平衡鹏那无边无际的黑翅膀,向存在的一切压下来,压下来。可是低熵体不一样,低熵体的熵还在降低.有序度还在上升,像漆黑海面上升起的磷火,这就是意义,最高层的意义, 比乐趣的意义层次要高。要维持这种意义,低墒体就必须存在和延续。

 

上面这段话出自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死神永生》,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重要概念-熵!十九世纪中期,热力学第二定理和entropie(德语)的概念诞生,1923年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胡刚复将entropie命名为熵。

 

什么是熵呢?从分布概率上讲,熵,其实表示的是自然的一个发展方向-从有序向无序发展。比如房间中有一罐氮气,我们打开氮气出口,里面高压氮气就会喷出,但是空气中的氮气它是绝不会自动收缩到氮气瓶里去。在房间这个孤立封闭系统中,与氮气分子弥漫整个房间相比,氮气储存在气瓶中的状态显然是有序的。打开氮气出口,氮气分子就会从气瓶中的有序分布向弥漫整个房间的无序分布转变。从概率上将,氮气分子集中在气瓶中的有序宏观态概率远远小于氮气分子均匀分布整个房间的无序微观态概率。

 

 

很多人觉得不易理解,那就再举个例子:生活中打广东麻将,得14张牌有序排列才可以胡,但实际上洗牌之后很少出现上手就天胡地胡的情况,更极少出现清一色与天胡地胡同时出现的情况。拿到混乱(无序)牌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天胡地胡(有序)。虽然上手听牌和天胡概率极小,但仍有一定机率出现。相比而言,虽氮气分子在气瓶中的有序宏观态同样有概率出现,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氮气分子自动收缩进气瓶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氮气分子的数量远大于麻将总数,总数越大,出现有序(微观态个数小)的概率越小。想象一下,如果有N多花色和N多数字的麻将,天胡地胡还能出现吗?所以实际情况是一旦打开氮气瓶,氮气分子必然从有序(微观态个数小)走向无序(微观态个数多)。再比如:一个熊孩子在封闭房间中玩耍,总能将妈妈事先摆放整齐的玩具弄得满屋子都是,从空间分布上看,玩具的分布更加分散,玩具从有序向无序分布发展。

 

再举一个例子,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现实中能量无法百分之百地转换,总有一些能量在转换过程中被消耗掉,变成新状态,这部分能量被称为熵。如果总能量越大,这部分新状态就越多,熵值随之增大,熵环境随之愈发混乱和无序。简单说就好比,内燃机中的燃油燃烧以后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但燃油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转为废气形态,这部分能量就是熵。转化越多产生废气就越多,熵值越高,环境愈加混乱恶化。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红移现象证实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扩大,如果以上帝视角观察宇宙从诞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发现,空间和物质在不断增多,这使得整个宇宙中的微观态个数不断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宇宙从最初的奇点(有序),也即是一到二三,再向着万物(无序)发展,虽然从理论上我们能够计算出万物归一的概率,但实际上宇宙诞生的137亿年以来,从未出现过万物归一的现象,证据就是时间从未倒流过,熵增理论下时间具有非常强的方向性。其次,红移现象本身就说明,宇宙中的星球在不断扩张的宇宙中,它的空间占比在不断缩小。在地球上的人,今天与昨天在宇宙中的空间占比都在不断缩小,地球甚至太阳系都因宇宙膨胀而分布得更散。从人到地球,再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再到宇宙,整个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在从有序(微观态个数小)向着无序(微观态个数多)发展,就是宇宙运行发展的规律,也就是《道德经》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之前内燃机做功过程中从蕴含在燃油中的有序能量向无序废气能量发展和氮气从气瓶中放出来以后向无序分布发展都是一样。

 

为了定量统计包括宇宙到细胞到分子甚至更小系统中分子的无序程度,就引入了一个概念,叫做熵。熵S= klnΩ,其中K为恒定的玻尔兹曼常数,Ω就是微观态个数。微观态个数越多,熵值越大。也就是说在孤立下系统中,熵是不会减少的,总混乱程度不会减少,这个就叫做熵增加理论。因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或者说熵增加理论造成孤立系统的熵越来越大,当系统的熵达到无限大以后,那么这个系统就会终结灭亡,麦克斯韦将这种终结灭亡称为“热寂”。比如一只杯子,缺损就是熵增加(微观态个数增多),一旦摔个粉碎(微观态个数无限大)以后,作为一个系统的杯子就达到了热寂状态而终结。

 

 

熵增加理论提出以后并无太大争议,但是当熵和熵增加理论被引入其他学科后,一些不为人知的可怕真相被发现。

按照一些后现代的西方社会学家观点,人类从远古时期步入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进步的速度加快,变得更加先进有序,同时消耗的能量也指数级增长,但是能量消耗越大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熵,社会“熵——即社会生存状态及社会价值观的混乱程度将不断增加。按其学术观点,现代社会中恐怖主义肆虐、疾病疫病流行、社会革命、经济危机爆发周期缩短以及人性物化都是社会“熵”增加的表征。物理学已经向人类证明,没有办法消除熵和混乱,为了解决越来越多的熵,人类不得不寻找更多的能源,但这又导致熵进一步增加,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由此,熵增理论引入社会学推导出的第一个结论是:社会熵将会不断增长。人作为有序的高等智慧生命,大量的人组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本身有序,但人类生存就必然带来种族数量(微观态个数)的扩张,这又是一种向无序发展的方向,这就会带来熵量增加,而要让有序维持下去就必须不断消除熵量增加。人类为了生存必须消除无序,生存成为由人构成的种群发展出的文明存续下去的第一要务,只有不断减少文明内部的无序状态,保持低熵量,将自身打造成低熵体,人类社会才可以生存延续。

 

比如,军武立国的古斯巴达人会在婴儿出生就对其进行考验,如果长老检验认为孩子不够健康或者虚弱就会被抛弃在弃婴场,任其自生自灭。选拔出来的孩子七岁就进入国家教练场接受正规军事训练,培养出勇猛、服从、机警的斯巴达战士。斯巴达人残酷的军事化管理就是为了尽最大程度减少个体的无序状态,通过人工选择选育最优良个体,用有限的资源供养最大战力,再使用最大军武战力对外扩张获取资源扩大族群,这是一种从外部到内部进行严格削减熵量的模式,是一种保持低熵与资源供给平衡的管理方法。无论是对内严苛管理还是对雅典发动侵略战争,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斯巴达文明存续下去这个第一要务。

 

 

比如,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完成国家大一统,事实废除了夏商周代松散的诸侯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让整个国家建立起完备的管理制度,高效的官吏队伍保证帝国政令从中央到地方畅行无阻,地方与中央、局部与整体构成了一个高效运作的管理体系,这种高效体系极大地制约和消除了地方以及个人无序状态带来的混乱。隋唐建立的文举和武举制度,又再次将国家官员任免权从地方士绅豪强手中夺回中央政权手中,三省六部制进一步明确强化中央集权,确保国家能够随时采取措施消除因为人口增长带来的战争、瘟疫、水灾、叛乱等带来的无序和混乱。而自汉代以后,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普遍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培养,培养孩子生存技能和道德情操,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地方更是力行“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的方针,教育的普及最大程度消除个体无序发展带来的就业难、暴力犯罪等社会熵增现象。同样,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中华文明存续下去这个第一要务。

 

第二个结论是:文明之间的猜忌链不断扩张。封闭系统中资源有限,文明要存续下去就必须摄入资源,才能保持低熵量。打个比方,人体是由器官组成、器官再由细胞组成的一个有序生命体,人的出生就是一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命体,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过程。但是维持有序生命体的前提是必须由能量不断供给,没有能量持续供给人就会饿死。婴儿的孕育必须由母体营养供给才能不断发展,才有从细胞增殖器官发育然后诞生的过程,生下来以后人体也必须获得食物能量供应才能够不断存续下去。反过来,一旦能量缺失就会导致细胞坏死,进而导致器官功能衰竭人体死亡,人的死亡就是生命体从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人体如此,由人组成的文明同样如此。

 

所以,在熵增加理论前提下,当两个从未谋面的陌生文明首次接触的时候,在争夺资源和维持本民族生存的前提下,猜忌链会在两个陌生文明之间不断疯长,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同样因为资源有限,文明内部各阶级集团之间的猜忌链也会随之疯长,最终在国家内部爆发内乱。对外战争和内部混乱几乎成为百万年来人类进化发展的常态,发现即消灭,消灭不了就将被消灭,这就是黑暗丛林法则。

 

 

比如,公元前4世纪,匈奴东扩到阴山和云中地区后与赵武灵王率领的胡服骑射改革后的赵国精锐骑兵发生战争,赵武灵王率赵国轻骑杀得匈奴血流成河、溃不成军。这是匈奴文明与中原文明第一次交锋,争夺阴山等水草地使得双方猜忌链形成,并于首次接触就爆发大规模战争;公元8世纪,大食帝国与唐帝国在阿富汗等中亚地区频繁交手,对丝绸之路控制权的争夺促使双方猜忌链不断增长,终于在751年爆发争夺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地区的达罗斯之战;公元1453年,突厥奥斯曼帝国崛起,进攻信奉东正教的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这是东迁的突厥文明与东正教基督教文明的大对决,从14世纪前期与拜占庭帝国接触以后,猜忌链不断扩张下,最终引爆奥斯曼帝国与东罗马帝国的终极对决,奥斯曼消灭了东罗马帝国;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代表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大英帝国与代表儒教文明的清帝国深度对撞,商业利益持续受损刺激下,侵略成性的英国选择发动战争。

 

从上面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文明之间的对抗似乎无解,无论以何种方式开局,最终必然开启战端。根据熵增加理论,无论是地球文明系统之间还是文明内部之间各系统之间,在系统封闭孤立条件下,整个系统的熵量绝对不会降低,所以一方保持低熵量必然以对方或者系统中其他部分熵量增高为条件,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运动规律大致呈现围绕零轴上下波动的波状运动,体现在社会学和历史学中就是个体文明的诞生、崛起、繁荣、灭亡,文明之间部分鼎盛与其他部分衰落灭亡遥相呼应。以人类文明发展史为高度观察就会发现,一个或者多个文明崛起必然伴随其他文明的衰落和灭亡。除中国以外的全人类文明都在围绕零轴上下波动。

 

进一步升华,推论就是:除本土文明以外任何其他国家从分裂无序走向统一有序,或者国家内部治理有效、国家整体实力增强都代表本土文明熵值相对增长。在地球这个封闭系统中要保持本土文明的相对低熵量维护本土文明的存续,必须对后进的崛起文明进行打击,以延缓本土文明存续时间。这就是西方信奉的地缘政治零和博弈的理论基础,这就是黑暗丛林法则。这个黑暗丛林法则似乎跨越了世界历史和文明的界限,除了适应于地缘政治以外,该理论适用于所有封闭系统,小到人际关系比如职场竞争,大到全球治理问题。

 

在此理论基础上,各文明选择了不同发展路径,主要分为两个方向:

 

1、向遁世方向发展的小国寡民路线。面对熵增理论的零和博弈,一部分人类智者想出了一条出路,首先斩断与外界文明的联系,避免与其他文明接触,直接斩断猜忌链。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西方的乌托邦主义都是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出来的构想。同时,在文明内部复兴宗教礼教,使得人类内部斗争趋于平缓,资源争夺钝化,保守采用以太阳能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供应维持最低的生存需求,从而保持绝对低熵量。

 

但这种状态被历史证明无法延续下去,因为道理很简单,封闭系统熵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资源有限情况下,除非人口不断下降,否则无法持续把持低熵量。因为熵S= klnΩ,其中K为恒定的玻尔兹曼常数,Ω就是微观态个数,微观态个数越多,熵值越大。人口增长等于微观态个数增多,熵也就越高,一旦触及热寂必然导致文明灭亡。而同时,宗教和礼教思想兴盛又会导致思想僵化、愚昧迷信,虽然对自然资源的摄入也会同步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争夺钝化,但人口下降和思想僵化导致科技也随之降低,整个文明内部固化坚硬,但文明的壳却越来越脆弱,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一旦遇到外力打击,顷刻间就会灰飞烟灭。

 

 

比如,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玛雅文明最终在高原和热带雨林中灭绝,这一考古界未解之谜,如果排除外来星际文明等玄学推论的话,血饮利用熵增加理论就可以完美解释。玛雅文明不断扩张,在其活动区域创造了辉煌文明同时人口增长带来了熵量暴增,要知道封闭环境下熵量不减少,随着资源开采扩大,混乱和无序蔓延,最终逼迫玛雅人向与世隔绝的高原和热带雨林迁移,以避世和停止种群不断扩大为代价保持低熵量换取文明的延续。与世隔绝和资源摄入降低带来科技和文化的退步,族群逐渐蒙昧和迂腐。当欧洲殖民者到来的时候,他们就只能任人宰割,并认为这是天道的惩罚。根据玛雅文化记载,2012年将是第五个太阳纪结束的时候,12月21日将是末日到来之日。其实这个末日是古代玛雅人对玛雅文明灭亡的预测,做出如此预测说明玛雅智者对玛雅这种避世文明最终结局有个超前的判断。

 

2、对外疯狂扩张的帝国主义争霸路线。只有不断从外部获取资源才能够维持本国生存,一统全球是霸权政策的目标。这方面将该政策玩到极致的是站在熵量零轴上争夺全球霸权的均势政策。该政策由英国人率先发明,既然所有文明都是在围绕零轴上下波动,那么只要己身站在零轴位置与处于高熵量的国家合作,打击与英国争霸的低熵量国家,就能够保持熵量始终在这些国家之间相互转移,英国便可乘机夺取更多殖民地,以更多资源供养自身,将熵量不断降低。比如,拿破仑统一崛起以后,变得越来越有序并开始挑战大英帝国霸权的时候,英国就支持沙俄、奥地利、普鲁士反对拿破仑;德国崛起以后,英国就开始联合沙俄和法国打击德国,并在一战和二战中两次击败德国。欧洲大陆战争频繁,英国总是在战争最后成为欧洲大陆的赢家;二战中主要列强在欧洲厮杀的时候,英国却出兵百万占领了石油资源最丰富的中东。

 

 

大英帝国衰落后,美国基辛格继承了大陆均势政策。冷战时期,欧洲和日本的崛起带来美国熵量增长,所以美国在美苏争霸斗争激烈的时候仍不忘收拾德日两国,广场协议就是典型。中国崛起以后,美国开始全球围堵中国,其原理也是一样,毛衣战不只过是手段而已。冷战结束后,美国千方百计在东正教俄国、基督教欧洲、伊斯兰、中国、印度教印度等国家之间和这些文明内部制造对抗和分裂,最混乱的焦点就是中东,而中东正好位于五大文明对外获取能源和大宗的路径交汇点上。基辛格所谓的大陆均势政策实质就是扩大除美国以色列之外的各大文明之间的猜忌链,最好是永不和解,这样才能维持英美殖民帝国的低熵量,金融上通过债务转嫁将美国的债务不断向欧亚大陆转移,美国坐山观虎斗,必要的时候亲自下山刺虎。这样就能维持美国相对低熵量,让其他文明在对耗中不断提升熵量。

 

看上去似乎只有单个文明通过战争统一全球,这场全球博弈才会终止。可实际上,从大航海时代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战争建立全球政府。为什么呢?因为战争本身违背熵增加理论。自然界的发展方向是从有序到无序,文明的发展就必须保持有序尽量消除无序混乱。文明为了存续而发明了手工业和制造业,而手工业和制造业就是将无序的自然产物通过加工制造成实用的有序产品。

 

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消耗资源,而自然界从有序到无序是不需要消耗资源的,以发源于春秋时代、冷兵器时代远程杀伤力最大的弓箭为例,要制造一把战场上能够使用的层压弓,需要四年时间,因为农业时代土地产出有限,导致收集材料时间太长太久,但是四五年的战备仅需一场大规模战争就可以消耗殆尽。到了近现代,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证明,工业时代的产出虽然增加但战争烈度同样暴增,生产速度永远赶不上战争消耗。战争的结果带来的只能是文明被摧毁,人口数量下降,一战和二战导致1.3亿人死亡,财产损失无数便是明证。

 

 

所以,建立在更多资源消耗基础上的战争实质就是在消耗有序物资基础产生无序和混乱。这与自然界从有序到无序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虽然有序社会也要消耗资源,但战争加速消耗资源制造无序混乱,这无疑是在自然界规律基础加速无序与混乱的形成,战争烈度越大、范围越广,资源消耗越大,地球的混乱也就越大。一旦战争耗尽地球资源达到热寂,所有文明都将灭亡,这与文明发展方向是对立的。

 

一个国家拥有的资源是有限而不是无限的,对外战争输出资源,则用于内部的资源必然减少,用于维持帝国内部有序的投入随之减少,国家博弈加剧又会导致内部熵量增长,财政赤字、饥饿、失业等无序状态又会破坏国家的有序状态。比如,一战导致的饥饿、革命终结了沙俄、德意志、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英法也陷入债务大坑。从这个角度上看,人类历史上短暂的和平期很多时候并不是各大文明消除误会,而仅仅是因为经过大战之后双方都无力再战,各方忙于重新整顿内部,让内部重回有序状态,就如一战和二战之间短暂的20年和平。

 

从文明发展的两个方向分别叙述以后,大家会发现,无论走哪一条路最终都是灭亡,因为人类数量(微观态个数)已经从1亿增长到了70亿,微观态个数越多,熵值越大。

 

 

人类很多文明本身也是有序向无序发展,直接证明了熵增加理论的正确。很多文明,比如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法兰克王国、蒙古帝国以及沙俄,他们在建立了统一大帝国以后就随之开始分裂,从有序的统一帝国向着分裂、碎片化的方向发展,再也没有重回最鼎盛时期,以共同文明下多个碎片形势存在,从有序向无序不断迈进,很多帝国也从人类历史长河中永久消失。印加帝国、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亦是如此,且过程不可逆。再比如,从成吉思汗帝国横扫欧亚到分裂为四大汗国,现在只剩下一个外蒙古;地跨欧亚美三洲的沙俄和苏联现在只剩下核心区的俄罗斯,其他组成部分很多已经脱离沙俄板块;曾经的大英帝国不仅失去全部殖民地,而且帝国本土所在的英伦岛也开始分裂,北爱尔兰分裂和苏格兰公投就是直接证明。

 

最明显的是,现在我们正从美国身上看到曾经大英帝国衰落的表象—深陷债务危机、精英阶层分裂、两党内斗、驱逐移民建立隔离墙国家趋于保守封闭。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文明存续的决定性因素,因为美国本身也在逐步衰落之中,逃不出熵增加理论的终极审判,那种认为美国是人类文明终极进化的言论也被证明是幼稚可笑。西方在熵增加理论前提下,认为人类未来是没有前途的,只有弱肉强食才能够生存下去,且没有任何文明能够躲过灭亡的终极审判。在此基础上,西方列强奉行弱肉强既是天道,为生存不择手段符合自然规律。只有不断消灭人口才能维持己方生存,为此西方学者发明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文明冲突论,犹太复国主义者更制定了将人类数量减少到5亿的地球人口清除计划。

 

 

那么,熵增加理论下人类的最终宿命当真就已经注定而无可逆转吗?难道西方殖民者秉持的这些反人类理论就真的是人间真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发展,本身就是一块活化石,从黄河流域到现在接近10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存续至今、火种不灭的文明。中华文明存活下来一定是长期保持低熵量的结果,那么反过来能否证明熵增加理论是错误的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如果熵增加理论是正确的,那又如何解释中华文明始终存续呢?问题出在那里呢?答案就出在熵增加理论成立是有条件的,那么熵增加理论的成立条件是什么呢?有两个,一个是必须在封闭孤立系统中,一个是过程不可逆。熵增理论是自然界规律,而人类是有序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结成的文明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环境。而以道家思想为哲学基础的中华历代智者,找到了破解熵增加理论的正确路径。虽然他们那个时代并没有熵和熵增理论,但是他们的智慧穿越了古今,到达了人类智慧的顶峰,其中最杰出代表便是老子的《道德经》(后面文章详述其治国理论),而其他文明却始终未找到破解熵增加理论的正确路径。正是以道家哲学思想为基础,中国历代智者合力将华夏打造成一个低熵体,华夏文明的火种才能万古不灭!

 

 

那么,破解熵增加理论的正确路径是什么呢?只要打破熵增加理论成立的两个条件(孤立系统和过程不可逆),熵的上限就会不断提高,而永远不会达到系统毁灭的热寂状态。一旦打破系统的封闭和孤立,那么资源的上限也会随熵的上限增高而不断提高。

 

那么人类有能力打破地球这个封闭系统吗?人类航天事业不断进步发展,人类已经在1969年登上月球。今年1月9号,中国嫦娥四号也登陆月球背面,人类制造的航天器已经飞出太阳系飞向银河系边缘。这些都说明地球这个封闭的系统是可以打破的,打破这个封闭系统资源将会是无限的,以人类痴迷的钻石来说,在木星上有流淌着钻石的河流,在木星大气层中每天都在下钻石雨,某些星系还存在着完全由黄金组成的行星。未来人类拥有了星际航行能力,与70亿人口的资源消耗相比,太阳系、银河系乃至宇宙的资源就是无限的。人类数量再增长十倍百倍千倍恐怕都消耗不完。

 

其次,资源总量随着人类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资源总量提高地球达到热寂所需熵量上限就会不断提高。由人类这个高等智慧生命体组成的文明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可以依靠科学技术改造环境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进步到现在,从最原始的生物能到现在使用核能、太阳能随着技术的进步能源上限在不断提高。地球上大部分能源就来自于太阳能,太阳目前处在青壮年时期,还有数十亿年的寿命才会迎来氦闪爆发,进入衰退。这么长时间,人类难道突破不了太阳能高效转化问题吗?以人类目前科技水平看,可控核聚变正在不断突破,一旦成熟商用,那么能源根本就不是问题,而一旦人类掌握核聚变技术,能源更是永不枯竭。

 

 

第三,从时间上看,人类诞生发展只有一百万年,地球诞生46亿年,宇宙的寿命有137亿年,人类历史在他们历史面前只不过一瞬间而已,根据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人类已经确定宇宙还在膨胀之中,物质和空间都还在不断扩张,对百万年文明的地球来说宇宙拥有的资源对人类可以说实际是无限的。

 

那么,有人会问,打破地球封闭系统,未必能够打破宇宙的封闭,万一宇宙也是封闭的呢?那你不还是逃脱不了熵增加理论的终极宿命吗?

 

那么宇宙是不是封闭的呢?观察宇宙这个系统是否封闭取决于人类观测手段的不断进步,人类可以认定一个肉眼可见的事务是封闭系统,也可以定义一个原始部落是孤立系统,但宇宙是否有限是否孤立,这是哲学界一直在争论的问题,宇宙的终极命运一直在讨论却从未有定论,而宇宙是不是就是一切,宇宙之外还有没有宇宙,现在的人类科技和知识水平还无法确定,这就是薛定谔的猫,永远存在两种可能。这需要科学的不断进步,科学不断进步需要人类不断推进,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

 

 

宇宙终极命运未知,熵增加理论对宇宙未必适用,对人类来说不过是乐观和悲观的两种看法而已,而现实证明人类文明相对于宇宙发展前景,前途是光明的,而随着人类科技发展,可用资源也是无限的,足够养育700甚至7000亿人口。西方殖民者巧妙地利用了薛定谔的猫本存在两种可能中的一种,将人类的终极宿命归于灭亡,从而为殖民者争夺其他文明资源创造理论正当性,打着科学的旗帜将未知结论宿命化,将侵略战争说成天公地道。肯定地球资源有限,否定宇宙资源足够供养70亿人类的事实,以偏概全,进而派生出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马尔萨斯人口论都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理论,不过是打着科学名头的吃人理论发动战争并将侵略战争合法化的把戏而已。

 

西方历史学家以短暂的数百万年演化历史就定论地球是个封闭系统,在地球进化和资源有限的大前提下进行推演,进而推导出地球资源不足以维持人类数量不断增长,饥荒和战争必然导致人类灭亡,必须消灭贫困垃圾人口等反人类理论,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都是熵增加理论的变种理论,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都是熵增加理论的变种理论,这些理论成为近现代西方殖民强盗的行事准则。仔细观察马尔萨斯人口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文明冲突论、人类清除计划,就会发现前两者出现在大英帝国殖民1.0体系扩张前期,后面两个计划则出现在金融殖民2.0体系扩张前期,所谓“学说”,所谓“计划”,不过只是工具和套路。

 

 

人类历史发展已经狠狠地驳斥了这些荒唐的理论和学说,以马尔萨斯人口论为例。18世纪末马尔萨斯人口论提出,古巴比伦时代一个工人工资约合7公斤小麦,但18世纪一个工人的工资依旧是7公斤小麦,进而推导出工资不变人口增长,必然发生大面积饥荒,所以得出必须消灭垃圾贫困人口的反人类结论。可事实是,18世纪末的世界人口是10亿,现在世界人口已经接近70亿。一个中国工人工资也从古巴比伦时代的每天7公斤小麦增长到了46公斤,一个印度工人工资也从7公斤增加到了15公斤,德美工人平均日工资更高达340公斤小麦。杂交育种、新食物品种和化肥的使用在不断提高人类食物产量上限,世界人口得以不断增长。也就是说,马尔萨斯以农业时代落后的科技水平推导出人类食物不足的结论,却忽略了人类交流增加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粮食产量增长,既然人类粮食产量可以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增长,那么人类因粮食问题提前达到热寂也就缺乏历史依据和现实支撑了。所以,马尔萨斯理论是典型线性思维推导出来的反人类学说。

 

除了粮食资源有限论,美国还制造了石油峰值论。为入侵伊拉克,华尔街收买学者哈伯特,炮制世界石油产量峰值论,声称世界石油储量有限,美国石油产量将在1970年达到峰值。为保证美国经济发展就必须掠夺石油资源,以确保美国的未来福利。进入21世纪以后,华尔街编造的石油峰值论,使得入侵伊拉克在美国资本界取得共识,随后美国入侵伊拉克。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石油峰值论其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不仅苏联石油产量一直增长,世界石油产量也一直在增长,曾经鼓吹石油峰值论的美国,现在自己反倒成了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是不是很讽刺呢?谎言永远都是谎言,重复千遍也还是谎言。时间是永恒的裁判,它是一切理论的最终裁决。 

 

 

血饮将熵增加理论引入到地缘政治和历史中,是想用一种穿透性、敏锐性很强的理论来揭露人类历史和发展的规律。如果仅仅以具体集团、个人来分析历史事件就会陷入一个又一个陷阱,真相反而会被湮灭。那么熵增加理论以及破解熵增加理论对国家大政方针有什么具体指导意义呢?熵增理论后续发展表明,在系统开放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系统会发生突变,系统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会出现一种高度组织性,即达到高度有序的新状态。血饮认为,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文明传承不灭就必须破解熵增加理论,只有对外开放(打破孤立系统)和对内改革(阻止无序发展的不可逆),才能让国家在开放状态中与外部世界进行充分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最终突变达到一种高度有序的新状态。

 

对国家来说,就是不断对外开放,保持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态度,兼收并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精华滋养本土文明,使之升华。从黄河文明到现在,华夏文明正是在与周围少数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交流中吸收他人长处才得以在绝大部分时间站在世界文明顶峰,正因如此,华夏文明才得以保持低熵量维持存续。比如,目前中国人讲的普通话,实则源自清朝满族官话,中国人服饰也从传统的宽袍大袖向窄袖胡服转变,波斯文明、基督教文明、佛教健陀罗、印度文明等沿着丝绸之路不断传入中国,众多少数民族已经消失而融入华夏民族,比如西戎融入大秦,娄烦、林胡、东胡在胡服骑射后融入赵国,孝文帝改革促使以鲜卑为主的胡人迅速融入汉文化,而正是这群汉化胡人组成的关陇军功地主集团缔造了盛世文明的大唐帝国,现在又有谁敢否认这些人不是中国人呢?汉唐盛世,中国人以开放勇于进取的精神不断向外扩张中华文明辐射区,通过丝绸之路连接世界几乎全部文明区,最终在文化物质上达到鼎盛。

 

 

历史上,对外开放、不断进取拓展也适用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崛起。正是海盗出身的西方文明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才有了现在的全球化,虽然伴随血腥的侵略战争,但客观上打破了各文明之间的地域阻隔,带领了全世界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勇于开拓的大英帝国工业实力能够迅速超越满清,即得益于勇于进取,不断开放。现代美国同样如此,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大力推行新政,与英美日德等国家趋于封闭保守不同,罗斯福总统全方位扩大美国对世界开放,欢迎鼓励全世界资本、移民和技术人才进入美国,最终让世界登顶世界最高峰,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国家。

 

汉唐盛世与战后美国这种高度有序的新状态,只有在国家开放和与外界文明进行充分的物质能量交换中才能够达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为什么推动历史进步的总是革命者和改革者呢?因为他们总是能够逆转文明内部熵增并不断打破内部以及文明与文明之间的联通,在开放中让本土文明浴火重生。革命者是高尚和伟大的,从吕尚到老子,从商鞅到秦始皇,从汉武帝到唐太宗,从王安石到张居正,从康熙到毛泽东,正是这些伟大的革命者和改革家推动中华文明不断进步,更创辉煌。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正从1.0向2.0迈进,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中共力行改革而绝不懈怠,冲过改革深水区,开放状态下的中华地区与世界进行全方位物质和能量交换,最终必然达到一个高度有序的新状态,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是血饮深入发掘世界历史规律的第一篇系统性理论文章,在后面的文章中,血饮将以熵增理论为基础,深入解读时政新闻和历史史料,深入挖掘中国历史规律,探索中国以及世界历史周期律的根源,研究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方法,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另及:引述文章请注明出处,否则侵权必究。货币战争看不见硝烟弥漫,俯视之下却是血流成河。胜利者权杖上的红宝石摇曳着嗜血的光芒,却不见王座之下尸骨累累。原创不易,喜欢这篇文章就请打赏一下吧。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血饮|破解宇宙熵增理论,华夏文明圣火千年不灭!|2019-03-1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