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满排1.2万吨级的老式导弹巡洋舰,在某战区海域起火爆炸。这个已经被军舰的所有方所证实。其声称这艘导弹巡洋舰先是发生了内部火灾,然后波及了弹药库,最终发生了弹药的大规模殉爆。造成军舰本身损毁严重,并且全体舰员已经弃舰。这艘军舰的未来恐怕不会很好了;毕竟弹药库殉爆的大型军舰,即使不当即沉没也会成为一堆废铜烂铁。而军舰所有方并没有承认爆炸的原因是外来攻击造成,当然也没有彻底否认;因为是战争期间,作战的对手,已经宣布是他们发射了刚刚到货的英国反舰导弹;结果最少有2枚直接命中了该舰,因此引发了大爆炸,可以说是取得了重大的战果。这等于是在1982年的马岛海战之后40年,首次又有巡洋舰级别的大舰被命中并且当即损毁。当然作为军舰所有方并没有,
承认是被反舰导弹打击而且是被2枚反舰导弹连续命中,因此真相是否如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消息证实。当然这个证实时间也不用很长;毕竟是事故还是战损,只要军舰现在没有快速沉没,那么估计很快就有其损毁外观的近距离拍摄;而且发射导弹的方面肯定有弹道轨迹和命中后的无线电监听报告。因此多种信息渠道证明是不是战损的综合难度并不大。这里也可以简单地推理一下:作为一艘1.2万吨级的绝对主力舰,而且是其舰队旗舰,并且是在实战部署期间,也就是当前的主要作战任务是封锁对手目前仅存的大港和海岸线。在这种高度戒备作战状态下,如果单纯是发生了内部的小型火灾,那么在损管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迅速地扑灭。说几句不好听,此时就给舰上的水兵几公斤燃料,让他去内部故意纵火,
那么直接引爆弹药库的概率也是极低的。除非有人钻入了弹药库而故意人工引爆了大威力的舰上弹药,然后再造成其他弹药的殉爆。也就是像几十年前的某次人造事故类似。但是这种事情概率也很低。因此综合研判,这艘1.2万吨级老式巡洋舰,大概率是真的被对手发射的反舰导弹直接命中,而且是被连续命中了2枚。最终因为被击中了要害,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局。如果今后被证明事实果真如此。那么由此也可以看出很多问题。第一,就是西方要援助大量的反舰导弹。并且已经空运到位的消息,即使吃瓜看客,也已经至少提醒了大约一周以上了。而作为直接作战一方的某海军,居然仍然让舰队旗舰,继续在对方反舰导弹攻击距离之内不断的巡航,这在前期的情报战上,已经是输了个彻彻底底。还有消息说,
这艘1.2万吨级的巡洋舰,一直只在自认为的对方装备的反舰导弹的最大射程之外巡航。因此没有被击中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事实最终证明,果真是被反舰导弹击中并且还连续命中了2枚,那么这种对对手掌握的关键武器性能的情报收集,也同样是彻底完败。总的来看,这次战争,其中一方到此为止,在所有情报战方面已经是彻彻底底的一败涂地!都属于烂泥不能上墙一类了;从战略情报到战术情报全部如此。再多解释也不如赤果果的现实战损来得更有说服力!在情报战完败之后,那么这艘1.2万吨级的冷战时代舰载的主力旗舰。面对来袭导弹,居然到了完全无法防御的程度?事实上可能还真无法防御。这种光荣级巡洋舰一共建造了4艘。有一艘没有最终建成也没有销售出去,大概率要老死在码头上。而另外3艘,
现在基本上是战略攻击方分布遥远的3大舰队的旗舰。这一艘自然也是如此。这种1.2万吨的大舰表面很唬人,最显眼的就是甲板之上密集排列的16枚玄武岩重型导弹。号称命中一枚就可以瘫痪一艘大型航母。除了反舰导弹之外,该舰还装备了舰载的远程防空系统;另外还有中程防空导弹和多部630近防炮。如此武装到牙齿的配备,怎么会连吃2枚反舰导弹呢?这就在于冷战时代研发和装备的舰载导弹拦截系统,实际最低拦截高度普遍很高,最低拦截高度,距离海面5米甚至是7到10米。对现代化的、贴着海面2到3米高度来袭的反舰导弹未必可以有效拦截。真正起作用的似乎只有几台630近防炮。但是这种630苏制原版近防炮的实际拦截能力同样不强!该舰当年的姊妹舰,在与其他国家海军的联合演习中,就暴露过630炮准确度很差的问题。
比如演习中需要拦截用无人机模拟的来袭反舰导弹。其他海军的730近防炮,在数公里外就一次性拦截成功,靶标残骸当即坠海。而轮到某苏式大舰拦截时,舰上的数台630快炮猛烈开火!结果“来袭无人机”慢慢悠悠地飞了过去,居然毫发无伤!毕竟是联合海上演习,导演部怕某国海军面子上挂不住,就命令无人机操作员,把靶机再开回来!从另外一侧再打一次!没想到又是一波猛烈的炮击之后,无人机还是四平八稳地又飞走了,还是没打中!要不要请靶机再飞回来?该大舰舰长报告,不用了,靶机再来,所有630炮也没炮弹了!如此的真实舰载防空拦截能力,到今天连吃2弹真不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