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防疫失控被迫封城,整个长三角物流基本停摆,经济损失之大是难以想象的。2022年的上海竟然重蹈2020年武汉的覆辙,实在令人痛心。
1 上海防疫值得肯定的地方
上海防疫的话题在网络上基本就是墙倒众人推的状况,大多数人都带着巨大的情绪,对于上海基本就是一棍子打死,这是很不客观的,这里先说说上海值得肯定的地方:
其一,过去两年上海为全国承担了35%以上国际航班外来输入型压力,做出巨大贡献,这一点无可非议;
其二,对于过去两年上海精准防疫的成绩也值得肯定。
说实话,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支持国家的防疫政策,但是怕就怕防疫政策地方上层层加码——小区发现一个确诊病例,本来封一栋楼就够了,结果把整个小区全封掉;确诊病例行动轨迹到过的地方,本来把附近的商业停掉就够了,结果方圆几公里的商业全停掉。
这样干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是没啥风险了,但是民生就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所以,我一直对上海的精准防疫是比较赞赏的,这也符合中央提出的“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疫成果”。
但是,上海疫情为啥又失控了呢?
说起来很搞笑,上海疫情失控的原因与西安是完全一样的——城市防疫太依赖流调,但是流调失利之后,缺乏应急预案,直接导致防疫兵败如山倒。
也就是说,西安踩过的坑,上海再次踩了进去!
那么,上海为什么没有吸取西安的教训?
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有,上海在封城之后的表现为啥出人意料的拉胯,简直与近两年表现出色的防疫优等生判若两人!
2 上海防疫失控的主要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呢?
就我个人的观察,上海防疫失控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其一,城市防疫管理系统的思想有问题。
4月2日,有一段上海防疫中心管理者与市民对话录音曝光,其中上海防疫中心管理者的言论是让我非常吃惊的,这里摘录几段:
—我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我没发现这个问题吗?我告诉他,轻症无症的,你不要把人家转走了,就在家里隔离,我都提了n次了,有人听过啦?没有人听的啊!你现在还来指责我。
—你一定要宣传这个口径给他,知道吧?就是得了一次感冒,然后你又打了三针,你有足够的体内的一个免疫力,即使现在排病毒,但是你表现出来的症状很轻,那就是疫苗的功劳呀。你要这么跟他说呀。然后他不用担心呀,有什么好担心的嘛。
这两段录音说明什么?
即使是上海疾控中心管理者也公开认为: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就是得了一个感冒,轻症与无症患者居家隔离就可以了。
不知道这种思想在上海疾控中心专家组是否非常普遍(媒体有多个类似的采访报道),上上下下都把这个病毒当做一个大号的流感,对于严格的防控措施非常抵触。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在流调失利之后,病毒向全市快速扩散的时候,很多人从思想上都不大当做一回事——
不就是一个大号流感嘛,扩散有啥关系?
现在回想一下上海疫情失控之后一系列有点魔幻的操作,包括鸳鸯锅封城、方舱医院建设迟缓其实都不难理解了。
思想上有问题,具体工作是做不好的。
其二,基层动员能力存在严重的问题。
上海仓促封城之后,出现一系列的乱象,这种情况放到2020年的武汉可以理解,放到2021年的西安勉强也能理解,但是放到2022年的上海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为什么?
过去两年有这么多城市疫情失控破防之后被迫封城的活生生案例,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上海就没有做一点相应的应急准备?
上海封城之后,最手忙脚乱的是基层社区人员。一个社区工作人员只有几个人,却突然要面对社区几千户人海量的各种需求,累死了也忙不过来,很快就爆出基层社区人员因为压力太大不堪重负濒临崩溃的消息。
社区人员是直接面对居民的基层纽带,如果社区人员都快要崩溃了,居民是啥状态就可想而知。
说实话,这种情况也让我很不理解。
为什么?
全国各大城市都差不多,基层社区人员都只有几个,但是面对的辖区却有几千上万户,一旦出现封闭管控的极端事件,所有社区工作全压在社区人员身上是肯定不行的,必须快速动员更多志愿者参与。
这方面早在2020年全国就有一些城市探索出相当成功的案例。
下面我就来讲一个2020年1月发生在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的真实故事。
假如你是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居委会主任,在大年三十晚上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必须在明日清晨完成对社区所辖6个小区封闭与监管,必须在2天之内完成对社区所有住户的入户筛查。
现在居委会只有8个工作人员,社区有1万多住户28000余人,情况紧急上级也没给你调派人手,那么,8个工作人员怎么在2天之内完成这个28000人的筛查任务?
这明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但是我们社区居委会却是魔术师。
人员不够怎么办?党员来凑!
社区有党员900多人,虽然绝大部分组织关系都不在社区,但是紧急时刻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当天晚上社区居委会通过微信群、qq群动员,一夜之间动员了440名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党员。
不但招之能来,而且来之能战!次日社区将这440名志愿者划分到6个网格,也就是6个小区,一个小区一个网格,拉网式、全覆盖开展排查。
当天就完成对6个小区的封闭监管,2天内就完成对社区全部10457户家庭、147个门店、417个企业机关单位,还有1个养老院排查工作。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入户排查工作做得有多细呢?因为带着口罩担心居民不认识志愿者引起误解,要求所有党员都佩戴党徽。入户排查有武汉打工旅行史的疑似人群的同时还每户送了一本防疫宣传资料。
与此同时,还展开大规模防疫宣传,在辖区的202部电梯里张贴的温馨提示和宣传海报,设置61条横幅、18块专栏,确保群众能够“看得见”;将疫情防控知识、公开信、倡议书等录制成3套音频宣传资料,利用巡逻车、小区喇叭、喊话器循环播放,确保群众“听得见”;积极动员居民在网上参与疫情防控征文活动,将所学的疫情防控知识编成顺口溜、快板、儿歌等供大家学习,十来天时间社区居民已创作各类文学作品13件。
在社区隔离监管期间,居委会组织的志愿者队伍还为社区送代办服务,有些居民家里缺米、油、果蔬等生活日用品,就给他送上门,保障居民物资供应。同时组织“安心敲门队”志愿者为18名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一个基层居委会,8个工作人员,在一夜之间动员了440个以党员为核心的志愿者队伍,迅速完成社区封闭、监管、排查、宣传工作,顺手还把居民物资供应工作都做了,连独居老人照顾都不拉下,这是何等的动员能力,何等的执行能力?
为啥这个社区居委会有这样强悍的执行力?
我看到这个案例时,就想起一部老古董电影《地道战》,电影中有个片段印象很深刻,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面对日军巨大的军事压力,在没有任何地理优势的冀中大平原怎么坚持抗日斗争?
一个村支书给出的居然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思路——
紧紧依靠(党)组织,充分发动群众!
这个思路是不是感觉很俗很土?
但是就是这个很俗很土的思路创造了地道战这种空前绝后的作战模式,把占尽优势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
紧紧依靠组织,充分发动群众是中共的起家法宝,过去我只是在电影以及历史中才看到,真没想到,一场空前严峻的防疫战争,在重庆一个普通基层社区居委会,让我重新看到了这个“起家法宝”表现的威力。
中国的体制有个“藏兵于民”的特点,平时一个基层社区只有寥寥几个工作人员,但是我们还有大量的“兵”隐藏在人民之中,这些“兵”就是党员与志愿者;遇到紧急事态,只要一声令下,我们基层社区队伍立刻可以扩大几十倍,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
以上就是2020年疫情中重庆探索的一个社区动员案例。说实话,这个案例也不复杂,指导思想就是一个——紧紧依靠(党)组织,充分发动群众。
结果呢?到了2022年我们的大上海居然都还没学会这些现成的成功案例,在封城之后手忙脚乱依靠少数社区工作人员苦苦硬撑,一直到4月13日,上海方面才开始大规模动员党员做志愿者,大概动员了73万党员,这才逐步缓解了社区的窘态。
早干什么去了?
三体有句名言,弱小与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对照上海封城之后社区拉胯的表现,真让人感慨万分。
其三,供应链组织存在严重问题。
本次上海封城之后,城市管理者对2600万上海居民一刀切进行全面封闭,生活物资供应全靠社区人员与少量志愿者配送。
这种模式对于供应链组织能力要求极高,而上海方面很明显供应链组织能力完全跟不上封城的要求,导致居民怨声载道,封城大半个月还频频曝出很多居民生活物资供应不足的问题。
在这个供应链组织上,上海方面也公开承认,上海不是缺乏物资的问题,而是供应链最后100米没有打通的问题。
这个事情也让我很不理解。
既然一时无法解决供应链最后100米的问题,为什么不调整相应的政策?
2020年疫情期间,包括武汉等全国大部分城市都采取通行证的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将物资配送到社区超市,给社区居民发通行证(每户两天出去一人采购)。
以上海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全可以将通行证模式与志愿者配送模式结合起来——出现疫情的社区(楼栋)就完全封闭,由志愿者或者社区人员配送物资;而没有出现疫情的社区(楼栋)就采用通行证的模式。
两个模式结合,相信可以将供应链最后100米的问题解决得更好。
而上海方面怎么做的呢?
在供应链缺乏打通最后100米的能力之后,仓促开放商业物流,然后商业物流管理也非常混乱,陆续爆出跑腿费用奇高、通行证乱象等等一系列问题。看到网上对这些问题各种吐槽,我都不敢相信这是发生在上海,这个在过去两年以精准防疫精细化管理而傲视全国的城市。
3 关于上海封城的舆论
这次上海封城,社交媒体舆论几乎就炸了,各种乱七八糟的观点堪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有些话我本来不想说,也不愿说,但是现在我还是不得不说。
现在关于上海疫情各种带节奏的言论简直不要太多,偏偏有些带节奏的言论与上海市民封城之后各种生活的痛点“结合”得很好,反而能引发广泛的共鸣。
这里随便列举几个。
有一篇文章《上海市民忍耐力已经到了极限》据说是公众号历史的标杆,阅读量超过2000万,点赞60万,这样的数据对于我确实是第一次见到。
但是怎么评价这篇文章呢?
我很理解上海市民在封城之后一系列生活不便的困扰,但是不是上海市民忍耐力已经到了极限呢?
我们来看看瑞丽吧,这是一个云南边境的城市,与上海名气相比差了八条街,在两年境外输入型疫情压力下,大家知道瑞丽人民经历了什么?
我看到一个统计数据,在过去两年里,瑞丽人民人均被居家隔离半年以上,人均做核酸60次以上!注意,这个居民隔离半年不是一次性隔离半年,是反反复复的隔离、解封、再隔离,最后人均累计隔离半年以上。
如果上海封城不到1个月就是忍耐力到了极限,那么瑞丽人民人均被居家隔离半年以上是不是早就该爆炸了?
还有一篇爆款文章《为什么上海清零这么难?》。
这篇文章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就是说明一个主题,奥密克戎传播力太高,是不可能清零的。
这个观点本身就很奇葩,如果奥米克戎不可能清零,那么同样是奥米克戎在大城市传播,深圳、广州又是怎么做到迅速清零的?
深圳、广州都能做到的事情,凭啥上海就不行?
实际上这篇文章根本就不是探讨奥米克戎的传播力的问题,而是拐弯抹角论证一个呼之欲出的结论——我们就应该与病毒共存!
与病毒共存论在上海封城之后突然变得响亮起来,很多人振振有词,你看,上海虽然确诊病例很多,但是重症很少,死亡没有,这就是一个大号流感嘛!
这里必须强调一下,上海重症很少是建立在确诊病例都得到有效收治的情况下!
而确诊病例能得到有效收治的前提是上海医疗资源雄厚,并且得到全国医疗资源的大力支援。
假如,我们放开与病毒共存,奥密克戎广泛传播,全国很快出现几百万上千万的感染患者,那么我们医疗系统是无法保证有效收治的,在这种情况下,重症与死亡数量一定会急剧扩大!
至于宣称奥密克戎就是大号流感更是无稽之谈,辉瑞公司投入重金研制新冠特效药就是为了治疗一个大号流感?
笑话!
关于是否与病毒共存今天我也不讲大道理,只列举几种与病毒共存的情况,大家扪心自问一下答案即可:
—假如你孩子所在的学校有学生感染并且坚持上学,你还敢不敢让孩子继续上学?
—假如你单位有同事感染并且坚持上班,你还敢不敢继续上班?
—假如你去餐馆吃饭,餐馆服务员也感染新冠,你还敢不敢继续坚持用餐?
—假如你去医院看病,医生与护士都感染了新冠,你还敢不敢继续就医?
很多事情我们都不用讲大道理,把与病毒共存的场景模拟一下,答案就不言而喻。
4 上海疫情失控的根本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上海疫情失控的根源性问题。
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这个城市在十几年前就提出要搞国际金融中心,并且率先推出负面清单,总体而言,上海一直在往建设国际化一流都市努力。
现在的上海也越来越像一个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部分人思想上更亲西方(与病毒共存),城市治理与执行上高度依赖商业组织与商业物流,基层组织渐渐往小政府不干预的方向发展,导致防控疫情高度依赖专业队伍(流调团队)。专业队伍一旦破防,整体基层组织力、动员能力完全跟不上。
简单的说,上海的市场经济很发达,也很西方。
但是,中国搞的市场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经济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的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有两个基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按照我的理解,中国特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党的领导不但要有组织保障,更要在思想与基本原则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地方政府虽然要尽量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但也要有所作为,要有对市场纠偏的能力,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上海疫情失控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虽然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市场经济,但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基本原则,绝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搞丢了,只留下市场经济——
事实证明,不坚持党的领导,不与党中央定下的基本原则包括动态清零保持高度一致,我们各级行政组织就不大可能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与动员能力,就无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这样的市场经济再发达,也总有破防的时候。
上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