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要敢想。
想就是思考,思考是行动的基础。如果连想都不敢,就不会做,就不会干事创业,就不会继绝学、开太平,更不会雄于地球、其道大光。
这是当前中国能否经得住时代大变局考验的首要问题,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实现的首要问题。
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与此同时,全球霸主开始卸下伪装,穷凶极恶地对我发动经济战、外交战和舆论战,无所不用其极地扼杀我国科技、制造业升级与经济发展,肆无忌惮地造谣丑化我党、我国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企图在掠夺我国发展成就的同时,转移其国内严峻的经济矛盾,持续巩固其霸主地位。此时,欧盟垂垂老矣,日本暮气沉沉,金砖几国失色,小龙小虎不再,俄罗斯欲转型而不得,一众发展中国家深陷泥潭难以自拔,无论是国家愿景、内部环境还是治理能力已均不复冷战结束时的朝气锐气和生机勃勃。此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又使这个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给全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伊始,哈萨克斯坦发生暴乱;俄罗斯和乌克兰吹响战争号角;顿涅兹克、卢甘斯克公投独立;巴基斯坦元首被罢、政坛变天;斯里兰卡遭遇连续骚乱;美国、欧盟等对俄进行了“史上最严制裁”;韩国正式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大国之间各种对抗、不断升级……同时,已肆虐全球2年多的新冠病毒在变异后又朝着我们卷土重来,香港、上海两重镇率先遭遇,抗疫形势愈发严峻……可以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飞速旋转的“历史车轮”,正朝我们的脸上狠狠辗来。
当此大变局关头,中国青年若不敢想,则必败亡。
中国青年不敢想,或因迷于外物、耽于嬉乐,或因惑于议程、困于知见,或因恐于外威、囿于私利,但究其根本,是有人不想让我们的青年想,是有些势力想要让我们的青年丧失思考能力,抑或按照他们想要让我们思考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中国青年敢不敢想,是复兴路上的第一关,是时代问卷的淘汰题,我们必须回答,必须答对。
互联网上经常能看到一些段子和视频,讲“高层次、高收入”的“高质量人士”关心的话题基本是项目、策划、资源和模式,只有“低层次、低收入”的“loser”才关注国家大事:如“中美关系”“俄乌冲突”“台海局势”和“军武装备”等话题。同样,在网上一些人的口中,言必称“国家大事关你屁事”“操着中南海的心、吃着地沟油的命”,似乎讨论时事政治、谈论国家大事成了幼稚、油腻、丑、穷、low的代名词。而这样的一些言论和“只要小民幸福、不要大国崛起”等话术一道,躲在“强调个人奋斗、实现个人价值”的大旗之后一路攻城略地,导致部分青年产生“拒谈时事”“耻谈政治”和“不顾国家、一心为己”的心态和价值取向。长此以往,一代青年不仅无法担负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重担,还会逐步丧失讨论政治、参与政治的能力,沦为相关力量随意操弄的木偶与棋子。
所以,中国青年一定要明白:为国家想,就是为自己想。
首先,个人为自己谋私利是一件很正常、很正当的事,没有什么不对;个人为集体、为国家谋利也是一件很正常、很正当的事情,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相反,在很大程度上,为自己谋利、照顾好自己,本身就是在为国家谋利;同时,为国家奋斗,也是为自己奋斗、成就自己的最好时机。利己是人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要做的不是消除利己心,也不是完全的一心为人毫不利己,而是不去损人利己,坚守自身的底线。何况,人是兼具“兽性”和“神性”的综合体,不可能一辈子只想着自己,我们只要自觉抵御好极端利己言论的蛊惑,做好自己的身边事,就是义利合一,就是为国、为集体和为自己的有机统一。
其次,只有国家安全了、发展了,才有我们的幸福。先不提我们作为普通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在灾难到来时很难选择逃离。只说我们的新中国,本身就是为了守护人民安全、为人民谋幸福而建立。成立七十多年来,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新中国御战火于国门之外,施良政于神州大地,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蹚出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眼人类历史都极为少见。有句话讲的好,叫“你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你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你看不到黑暗,不是因为这个世界没有黑暗,而是有人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到的地方”。新中国就是我们的抵挡厄运的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她守护着我们的幸福,我们守护她,就是守护我们自己,我们为她而奋斗,就是为自己奋斗。前人常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常讲“位卑不敢忘忧国”,这里边有真挚的感情,也有认识的通达。一个国家从来都不需要什么愿景,只有人民需要,我们需要,国家才会有愿景;同样,只有我们每个人矢志奋斗,才能汇聚成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
再次,讨论政治是政治权利,广泛、深入的议政是个人思想成熟、社会进步的真正体现。从个人层面看,关心政治不仅是情怀,更是生存能力的体现和实现成长发展的基础。不了解地缘关系和基本国情,就很难谈商品贸易;不了解党政职能和法律法规,何谈经营合法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知道“五年规划”,就很难良好地选择赛道和从业方向;不关心“俄乌冲突”与周边局势,资本资产又如何避害趋利;不看新闻,恐怕连炒股期货都难以可持续。我们身边经济意义上获得成功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哪个不是紧盯经济数据和政策调整,又有哪个不是新闻天天看,学习日日新,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局势?从社会层面看,人民群众深入广泛地讨论政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确实,放眼全世界,很难找到比我们更喜欢讨论时事政治、谈论国家大事的国家和人民,难道这就是我们的错?相反,人民群众热心参政议政恰恰是我们进步的体现、先进的体现。有的国家,民生困苦、教育凋敝、文盲遍地,普通人连字都不会写,根本不会有参政议政的能力;有的国家,经济雄厚却教育分层,平民沉迷于影视、综艺、游戏和竞技体育,基本丧失参政议政的能力,于是精英资本执政、设置议题;有的国家,社会组织发达,看似对“少数”充满关怀和鼓励,实际上平民已基本受限于被精心设置的“标签化”政治运动,很难在其设定的思想框架上进行逃离,遑论形成基于经济基础的政治自觉与参政能力。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而我们新中国则恰好相反,始终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能力。建国伊始,我们就将“扫盲”定为国策,之后村村“大喇叭”,各级各类组织集中读报纸抓学习。义务教育推进扎实、知识传递有效密集、数理化“饱和”输出,语文作为主课位列第一;特别是思想政治,教我们进化论,教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教我们什么是革命,为的就是培养我们的人民参政、议政的能力。想想我们在灾难、疫情面前的万众一心和主动配合,再想想西方某大国各类“标签化”群体社会运动的盲目与混乱,根本就不是一些国内外学者轻飘飘的“威权主义VS自由主义”就能够解释,而这,恰恰是新中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能力所带来的全局观、发展观等等政治觉悟的直接体现。
所以,政治就是身边事,想国家的事,是为国家,也是为自己。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国家大事,我们就是要多想,就是要想得理直气壮、想得念头通达。
实事求是,就是在认识上要尽可能的符合客观事实,科学理性的寻找规律,不要被“名”所缚,被错误的思维定式、他人的刻意引导所迷惑。
(一)调查研究是想的基础。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功,教员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大也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要做到“深、实、细、准、效”,对此,无论是寻乌、湖南、井冈山、西柏坡,还是梁家河、正定、福建、浙江,两位领袖已经身体力行,为当代青年做了表率。这是真本领、硬功夫,是这天底下一等一的本事,无论是为国任事、服务人民、应对变局,还是为了强化自身、促进个人事业和经济发展,我们都必须学会和注重,不断内化成我们想事、干事的自觉行动。
(二)拒绝以己推人、轻率判断。就是不能在缺乏调研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固有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基本情况做出轻率判断。比如如何看待“国家”。这个世界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英国,有美国,有乌克兰国,有印度国,还有布基纳法索国,澳大利亚国,名字里都带“国”,都可以归为某种类别,但实际上具体差异极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文化历史、国民特性对于全世界而言都非常之特殊,千万不能用我们对于我国的认知去对别人做出轻率判断。比如我国的领袖和政府代表了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就以为别的国家政府也是这样,其实不是,世界上不代表本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元首和政府比比皆是。比如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不允许外国人担任政府官员,我们就以为别的国家也是,其实不是,世界上利用双重国籍担任一国要员的国家也有很多。比如我们中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就以为别的主权国家也跟我们一样独立,其实不是,名义上独立,产权上不独立、司法上不独立、军事上不独立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比如我们国家的人民心气足,常常跟美国比科技比军事比经济、跟德国比工业、跟法国比浪漫、跟日本比精细,跟非洲比环保等等,就以为别国的人民也是如此,其实不是,这种站在国家角度做各种对比,还跟全世界比的,也就我们这一家。如果以己推人、轻率判断,注定要付出代价。
(三)警惕隐蔽立场的主观价值表达。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立场的主观价值表达。凡是宣称“无立场”、“中立”,却又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表达的,都是在做隐藏立场的价值输出,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1、警惕“中立”和“无立场”的媒体。是媒体就一定有立场,“中立”只是媒体的伪装,这个世界上有客观的媒体,有理性的媒体,却唯独没有“中立”的媒体。其立场不仅体现在价值鲜明的评论、以偏概全的报道、“阴间滤镜”“刺耳音频”的使用,更体现在他想让我们看到什么,不想让我们看到什么;想让我们关注什么,不想让我们关注什么;想让我们讨论什么,不想让我们讨论什么,想让我们如何去讨论。
2、警惕“中立”和“无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个世界没有无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必然有出发点和方法论,必然有观察角度和观察方法,这个出发点和方法论就是“立场”。我们常见的唯物论、唯心论、有神论、无神论都是立场。一些言论宣扬哲学社会科学的“中立”和“无立场”,常用“不用脑子、只讲屁股”这样一个比喻来嘲讽“立场”,无非是想质疑我们所秉持的“立场”,并将其隐藏的“立场”进行偷换。
3、警惕客观事物的价值化。客观事物就是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正邪之分”,没有“善恶之别”。价值化客观事物的本质是主观价值判断的传递。当我们看到一个客观事物被价值化标签化,特别是污名化、妖魔化后,就要小心。比如“墙”,“墙”的意象有很多,比如“柏林墙”,比如某知名乐队的《The wall》,比如“翻墙”,比如某些歌曲歌词“路尽头过不去的高墙”,比如“推墙”等等,无不是把“墙”定义为代表“封闭”的事物、“落后”的象征。其实“墙”就是“墙”,没有善恶,这些强调着“墙”的封闭、落后,却对“墙”的守护特性避而不谈,将“墙”做污名化、邪恶化处理的,其目的都是“拆墙、推墙”,其立场都在墙外。对于我们而言,建墙,不是为了“画地为牢”,而是弱小时对自己的保护。所以,你可以说某个墙,在时某地,对于某人的某种行为产生了某种影响,但你不能说“墙”本身就是邪恶的,面对各种纷杂的声音,我们要先看谁是墙内人,谁是墙外人,谁是建墙人,谁是拆墙人,什么时候建墙、什么时候拆墙,那得我们自己说了算。
4、警惕主观行为单一价值化。比如“战争”,战争就是战争,是人类的主观行为,本身具备善恶之别,有正义的战争,也有邪恶的战争。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人,高喊着各种反战口号,将“战争”等同于“邪恶”,不是幼稚,就是刻意的想让我们变得幼稚。如果是选择性的“反战”,其立场更加一目了然。再比如“常识”。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些人打着“常识”的旗号,推销价值观,把“常识”美誉化,进而等同于“真理”。但实际上,常识就是常识,本质上是一种认识为人熟知,常识有对的,也有错的,绝对不是真理。当一些人居高临下高喊着“这是常识”,进而让你按照他们的要求去行动时,本身就是利用强烈的心理暗示推销其“常识”背后的价值,对此,我们就要多想。再比如“山寨”。“山寨”是对“模仿”的污名化表达。“模仿”有合法,也有不合法。但一些言论将“模仿”替换为“山寨”,并作为“创新创造”的反面进行嘲讽和抨击,其本身立场就处在了建设性的对立面。其实,模仿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能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追求进步、生机勃勃的一面,纵观人类历史,只有心向文明的民族才会选择不断模仿,进而不断进步。同时,任何创新创造的基础也是模仿,比如美国模仿欧洲,日本模仿欧美等等。将我们的模仿不分青红皂白的定义为“山寨”,其立场不言自明。
(四)拒绝过度“符号化”“标签化”看待事物。“符号化”“标签化”是我们认识世界时,进行简易化、分类化处理的一种方式。但过度“符号化”“标签化”极易导致思想狭隘、认识产生偏差。比如,“直男”“渣女”“杠精”“绿茶”“舔狗”“X婊”“X癌”“X粉”“X黑”“X党”“X杂”“白莲花”“伏地魔”“拳师”,更如“公知”“自干五”“小粉红”“1450”“精日”等等,对于这些标签,我们当然可以用,用来形容某些标志性的言论,用来形容某一类人群、言论、事物的共性,甚至我们可以谨慎的对应到某些时刻的具体人。但我们一定要知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复杂的、多变的生命体。要谨慎把标签和符号做活人的盖棺论定,更不能把标签和符号做为解释现象的原因,比如说,因为她是“圣母婊”,所以她会如何如何;因为他是“精日”,所以他就会如何如何,不能这么想。我们一些小伙伴,在网络上有时候不太注意,但放到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千万不能随意。
(五)为实事求是的思考构建生活基础。思考是一种行为,需要时间和精力;思考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培养。一是强化克制力,给自己的思考留下时间。当前,人因手机移动互联,影视、音乐、游戏、动漫、网文、综艺、社交等等可以随时随地对我们有限的时间进行占用,这就使当代青年所面临的诱惑与挑战要远远大于以往。我们并不反对大家享受时代独有的便利与欢乐,但同时也要对这个时代独有的强大诱惑产生一定的警觉,主动给自己的思考留下一点时间。二是放开视野,为自己的认识世界营造基本盘。我们现在认识世界主要通过网络,而网络信息多用算法推荐。我们并不反对算法推荐,也并不反对大家专注于偏好,我们只要知道,新闻时事极易因平台的算法推荐和账号的“唯流量”行为而产生信息茧房和认知偏差,极易漏掉非偏好的、无流量的社会重大新闻和基本事实。最好养成跨平台阅读和无偏好获取社会基础信息的习惯。三是尽可能地观察舆论争论,在实践中锻炼提升。安全的、隐蔽的、尽可能地观察网络舆论争论是获得迅速提升的捷径。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的选择传播结构公开性强、观点对撞鲜明激烈的平台进行学习,一些个性化推送较强、私密性较强的平台当然也要去,但基于其极易产生收束视野的反向效果,不建议在实践的前期对其投放主要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