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有太好的内容可写,我们给大家写下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搞懂国际政经吧。
以前总有人问我:你的知识面比较宽广,都看过哪些书呢?能不能给我推荐几本?
我从来没有给大家推荐过什么书,不是我不想推荐,而是我根本就没有看过几本书!
或许,你会有疑问:既然你没有看过书,你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
碎片化学习!
所谓的“碎片化学习”就是哪里不懂学哪里,今天学一个碎片,明天学一个碎片,日积月累,积攒的碎片越来越多,最后就能完成一个拼图。
比如,我今天学个中国地形图,明天学个俄罗斯地形图,大后天学个美国地形图……慢慢的,我就了解了所有国家的地形了,最后在脑中汇集成一个世界地形图。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不同国家的地形图,你就会去找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最后就会发现一些规律,而这些规律对你掌握国际政经有非常大的好处——因为它涉及到一门最基础的政治,地缘政治。
比如,我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地形图,发现很多国家的地形有相似之处:美国的地形就和中国非常相似,东部都是平原,西部都是高山,这种地理特征就决定了双方的经济重心都是东部,西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美国也有“西部大开发”)。
你看别人的书,你的思想就不可避免的要跟着别人走,很难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按照我的理解,自媒体上很多文章都不能叫做原创,只能叫做洗稿,因为他们写的很多内容只是看了别人的书,然后写出来的——虽然文字不一样,但是里面的思想全部都是别人的,这不叫洗稿叫什么?
碎片化学习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的时间非常的长,但是它的优点也非常的明显,你可以随意的组合碎片,然后能形成一副别人从未看过的画面——就像0、1、2、3、4、5……这些阿拉伯数字一样,这些都不是你的原创,但是如果你把这些数字组合成一个别人从未组合过的数学公式,那么它就属于你自己的原创。
每一个知识其实都是一个碎片,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碎片?
我的办法就是:关注官媒的新闻。
每一篇新闻,里面都可能会有一些你看不懂或不了解的东西,然后你就去查询相关资料,一个一个的把它们都搞懂,慢慢的,你学到的碎片就越来越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最近,印度又开始得瑟了,但是中国却和不丹签署了一份协议《关于加快中不边界谈判“三步走”路线图的谅解备忘录》,在新闻里面就有这样一句话:“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事务条约集——中不卷》明确写道:中不边界从未以条约或协定正式划定,但两国间存在着一条传统习惯线,边境地区基本稳定。”
新闻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是里面的信息量很大,至少有两点:
第一,中国和周边国家边界问题是有一本书专门说这个问题的,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事务条约集》。你想要详细的了解中国的边境问题,可以去下载这本书研究下。
第二,在历史上,中国和不丹从未签订过边界线的协议,所谓的边境只是传统线。
这时,你就得思考了,为什么历史上中国和不丹从未签订过边界线的协议?传统线又是什么意思?
其实,只要你看下地形图,很可能就会知道大概的原因了。
中国和不丹的边境线在一大片的雪山之中,荒无人烟,是一片天然的屏障,双方都很难有碰面的时候,自然也难起纷争了。
由于那片地区实在是太荒凉了,偶尔中国这侧的牧民越过了山顶,发现山下已经有人在那放牧了,自然就不会再去放牧了。同理,偶尔不丹那边的牧民越过了山顶,发现中国这侧也有人在放牧,也没有太多的草了,自然也不会再去放牧了。
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约定:以山顶为分界线,这就是所谓的传统线——这就好像我去钓鱼的时候,看到别人经常在一个窝点钓鱼,那么我就不会去那个点钓鱼一样(钓鱼的地方多的是,我没必要去占了别人的窝)。
所以,地形图是非常重要的。
你看地形图就会发现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整个沙特境内连一条河流、一个湖泊都没有;伊朗首都德黑兰选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
当今世界的很多纷争都是由领土纷争引起的,而领土往往又是和地形密切相关的,于是便形成了地缘政治。
所以,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些国家的行为,你就必须要了解地形图——你不能只看平面图,平面图里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
那么,哪里才能看世界各国的地形图呢?
有很多地方可以看,有应用软件,也有网页直接打开了。
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网址:
http://www.hapxu.com/
这里面有很多有的卫星影像图,有谷歌的、高德的、腾讯的,还有北斗的,每个都差不多,但是又稍有区别——谷歌地图世界各国都比较清晰,腾讯和北斗的在中国部分更加清晰;有的更新比较快,有的比较慢……总之,根据你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地图。
当然了,除了地形图外,海图也很重要。
在二战以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日益壮大,让海洋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也必须要了解海洋。
我经常用两个网站,都是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