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卡夫卡:突如其来的资产荒|2022-06-01

最近城投债被市场疯抢,总量5亿的“22大丰海港CP002”一上市,被300亿资金申购,发行人一看这架势,顺势调低了利率0.5%。

我还记得去年这时候,资金圈的朋友到处询价,甚至都给到了很不错的发行费,一些都没上业内名单的城投债,都发得挺难的。

原因大家都清楚,2020年年底永煤债暴雷,导致资金圈集体风声鹤唳,谁也不敢无脑冲,很多城投债到底是怎么回事,市场老鸟其实都清楚。

如果穿透性的去看的话,你会发现,除了一个隐性的地方政府担保以外,对应的公司质地真的不好去评论。

但即便是永煤,最后也妥善的解决了问题,我当时还说过,趁市场自己吓自己的时候,债券价格跌成狗,赶紧抄底呗。

因为抛开狭隘的本本知识去考虑中国的债务问题,你会发现,其实中国式债务很多时候,无非是个记账问题。

大家不妨看看宪法第十条,里面明确的规定了:城市的土地归国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中国最值钱的资产都牢牢控制在国家手上,有很多资产的价格,现在是没有去估值,跟庞大的资产总量比起来,负债真的算不了什么。

如果大家再看看中国这么多年来,负债到底拿去干啥了,大家心里就更有底了。

我们没有像欧美那样,借钱大肆消费,负债主要都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里了,这算是固定资产投资,有国家连续几十年密集的投入,现在别说城市了,各地农村的基本设施都已经比欧美强上许多。

被好好照顾过的土地,难道它不增值吗?

只不过大量的资产并没有被货币化,所以很多经济学渣们就能指着一个负债数据说三道四了。

但从前地方政府太过于依赖投资带动土地增值,寄希望于靠炒高地价给自己的债务解套,但往往事与愿违,债务问题越拖越严重,再加上大量的钱财过手,未免引来各方觊觎,猫腻就多了。

地方债最大的问题是金融机构们敢于冒险,搞些“金融创新”,伙同一些地方,违规操作。

十年前,城投债还好说点,更多的是发信托,我记得自己见过年化最高的类城投信托产品差不多干到了25%,当然了,利率没那么高,中间一大笔费用进了金融企业的口袋。

所谓理财的神话,不就在那个时候吗?各种野蛮生长的金融创新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出来薅钱,当年最流行的可是P2P。

市场普遍能承担高利率是资金荒,2013年6月份达到过一个阶段顶点,于是影子银行们用各种表外玩法,大搞资金搬运。

原来老百姓都是老老实实的去存款,无非是定期活期选一下,后来因为存款准备金不停加码,于是大家都想方设法做表外业务,然后原本应该是存款的钱,一下子就变成了理财了。

有人以为这是大大的好事,就好像某位马老师说过,要革银行的命,其实银行的命轮不到蚂蚁去革,它也没办法革。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卡夫卡:突如其来的资产荒|2022-06-0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