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王同意和北齐联姻,但拒绝将女儿嫁给高澄。
简单的说,北魏实力长期远高于柔然,而且农耕文明对草原文明具备天然碾压优势,柔然族野蛮无知,不通礼法,因此也被北魏称之为蠕蠕族,《北史·蠕蠕传》中曾写到“后太武帝以其无知,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
很明显,这是一个蔑称,但柔然王曾被北魏皇帝封为蠕蠕王,这种侮辱性称号他也接受了,可见当时北魏的强盛。
因此柔然王有慕强心理,倾向于把女儿嫁过来,以后立自己女儿的儿子为帝,等于变相拿下了北齐皇位。
但北魏当时毕竟已经分裂了,柔然王觉得自己实力高于高欢和宇文泰任何一家,高澄只是个世子,未必就能成为高欢的接班人,不保险。
所以,柔然王要求自己女儿必须嫁给高欢,一个50多岁的老头。
高欢很无语,但形势比人强,还是同意了。
随后,16岁的柔然公主嫁了过来,随行而来的还有柔然王的亲弟弟秃突佳。
柔然王说了,什么时候外孙出生,什么时候秃突佳回国。
高欢对柔然公主非常重视,驱逐了皇后和一切妃子,独宠柔然公主一人,这也是柔然王当初联姻时的要求之一。
但是高欢毕竟已经50多岁了,在那个年代属于绝对高龄,对和柔然公主同房一事实在是力不从心。
大家也不要一看到16岁的柔然公主就脑补出一个绝世美女,事实上那个年代的草原民族因为缺水,统统不洗澡,甚至也不洗脸不洗手。
《魏书·西域传》曾记载,悦般国王带几千人去柔然访问时,曾亲眼看到柔然族饭后连碗都不洗,把餐具舔干净以后接着用,吓得大惊失色,仓皇而逃。
“鹦鹉能语,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这是西域悦般国王访问后对柔然的评价,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悦般国王大骂柔然族和禽兽一样野蛮落后。
柔然公主纯草原习性,不爱洗澡,喜欢吃牛羊肉和乳酪,且史书记载“公主性严毅,一生不肯华言”。
意思就是这位柔然公主冰冷如霜,不喜言笑,一辈子都不会说汉族语言,和高欢无法交流。
对于见惯了美女的高欢来说,那真的是陪柔然公主侍寝,是纯粹的政治任务,压根不是什么享受。
而且柔然公主嫁过来没几天,高欢就患了重病,需要静心养病,所以没办法和柔然公主同房。
是真的重病,不是借病推脱那种。
看到高欢始终不去公主寝宫,秃突佳大怒,提着刀就冲进了高欢那里,逼着高欢去和柔然公主同房。
不去,就是看不起柔然,看不起柔然你就直说,我们马上就走,然后你就等着柔然的报复吧。
为了江山社稷,高欢忍了。
史书记载,高欢“自射堂舆疾就公主”。
也就是说高欢直接让人把自己的病床抬到公主房间去了,在公主房间治病。
被一个一辈子不洗澡的老头持刀叫骂后,高欢让人把自己抬到了柔然公主寝宫“侍寝”。
这就是北齐的创始人,神武皇帝。
在迎娶柔然公主1年4个月后,高欢病死于晋阳宫,至死都没能让柔然公主怀孕。
接下来怎么办?
柔然王传来命令,按草原的习俗办,柔然公主嫁给继位的高欢之子高澄,继续当皇后。
反正柔然王要的是一个能继任北齐皇帝的外孙,至于是哪个北齐皇帝的儿子这无所谓。
让柔然公主和高澄结婚,这严重违反汉族礼法,但并不违反草原规矩。
按谁的规矩来?
谁强按谁的来。
于是高澄遣散了自己所有的妃子,迎娶柔然公主为正妻。
很快,柔然公主就怀孕了,然后生下了一个女儿。
高澄对柔然公主非常爱护,但毕竟那个年代条件太差,生下女儿半年后,柔然公主患了一场大病,随后病死于晋阳宫。
因为柔然的强大,柔然公主在北齐皇宫一手遮天,高欢高澄两任皇帝都围着柔然公主转,不仅遣散所有妃子,高欢甚至在重病快死的时候都被迫去给柔然公主侍寝。
因为高欢父子实在是太惨,所以后面的唐朝皇帝死都不愿意娶突厥公主,宁可把自己公主嫁过去和亲都不愿把突厥公主娶过来,怕的就是突厥公主过来之后利用本族武力做后盾干涉后宫。
唐朝只嫁公主不娶公主,并不代表唐朝弱,因为北齐明显弱于唐朝都能娶到柔然公主。
但是,嫁公主过去不代表是坏事,娶公主回来也不代表是好事,高欢对此最有发言权,也成了后世大臣拿出来教育皇帝的案例。
从北齐创始人的角度,高欢委实是鞠躬尽瘁了。
但从一个皇帝的角度,高欢实在是太惨了。
实力,决定一切,并不是你挂着个名头就可以为所欲为的。
在《北史·后妃传》中,柔然公主被列为高欢正妻,但被记载的正式称谓是蠕蠕公主。
为什么后世文人要称柔然公主为蠕蠕公主?
因为柔然起的快,灭的也快。
蠕蠕公主病死5年后,突厥对柔然发动了大举进攻,随后将整个柔然灭族。
那些文人史官本来就看不起野蛮落后的柔然,如今柔然既然灭了,那自然就将柔然称之为蠕蠕了。
就连柔然的历史,都被后世的史官们写为《北史·蠕蠕传》,更别提蠕蠕公主的称号了。
柔然国强大的时候,人人都对柔然公主尊敬无比,北齐两任皇帝都围着她转,只要公主需要,病床都能抬到公主寝宫。
柔然国灭亡之后,柔然公主瞬间就变成了蠕蠕公主,史官们连个好听点的称号都不愿意给。
现实吧。
国与国之间,其实就这么现实,地位和实力永远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