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写的,可不是电视剧!
在各种类型的国产剧之中,我最爱看的类型是谍战剧。
张鲁一的《红色》,吴秀波的《黎明之前》,张嘉译的《悬崖》,孙红雷的《潜伏》,以及谍战教父柳云龙的《暗算》,《风筝》,都是谍战剧的不朽经典。
在众多经典谍战剧中,沙溢和曹炳坤主演的《渗透》是最特别的一部。
每次重看这部剧,我都会有新感悟,都会有“历史照进现实”的荒诞感,也会有“历史周期律”的危机感。
壹,许忠义的“信仰蜕变”!
我之所以说《渗透》之最特别的谍战剧,因为它的整个故事,潜伏主角许忠义的所有任务,都和传统的“刺探情报”,“暗杀破坏”,“破译密码”,“铲除叛徒”等没有关系。
许忠义一直在做的就是“拉拢孵化国民党干部”,为我军提供军需物资和药品。
说白了,沙溢饰演的男主角,在国共内战中的突出贡献,是为我军提供后勤保障,在敌人情报系统内部“带人疯狂搞钱,无心恋战”。
我在问答平台上看到一个问题,有人问“类似许忠义这样不搞情报,只搞钱”的潜伏特工是否真实存在?
我倒认为,从土地革命时期,到十四年抗战时期,再到国共内战时期,我党数以万计的潜伏特工中,像热门谍战剧里那样“大杀四方”,‘破译扭转战局密码’,“刺探挽救我党我军命运”情报的特工只是凤毛麟角。
或许更多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他们的工作更加类似于沙溢饰演的许忠义。
当然,《渗透》这部剧从主角许忠义的视角,是一个很有传奇性但也很“政治正确”的一部剧。
沙溢饰演的许忠义,心思灵活,但是厌恶战争,为了“生活所迫和升官发财”,他报考了多个军统“秘密特训班”。
可是因为“缺乏信仰”,没有动力的他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破坏了军统的“抓捕行动”,被迫接受派到“共军潜伏卧底”的任务。
“许忠义”到了我军之后,逐步被我军团结友爱,官兵平等的氛围感召,也接受了“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最终被感召,愿意为我党工作,在国共内战初期重新打入“国军内部”。
从“主角叙事”的角度,许忠义的“信仰蜕变”,恰恰说明了国共内战时期,共产党为什么会赢?蒋介石集团为什么从800万大军到最后跑路台湾岛。
共产党的“光明”,国民党的黑暗,让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没有信仰,混吃等死”的国民党许忠义,如何变成“屡立奇功,信仰坚定”的共产党许忠义。
贰,内战中的反腐与办公室政治
只从“主角视角”来看,许忠义被“国民党渗透到共军,然后被我军感召反渗透回去”,这个故事有些“特别”,也有些“惊险”,可是在过去二十年数千部谍战剧之中,只是这个“主线叙事”,绝对担不起“最特殊谍战剧”的名头。
《渗透》的特殊,就在于谍战外衣之下,有着反腐剧的内核,也有着“跨越80年依旧惊艳”的“办公室斗争智慧”。
《渗透》的主要斗争,集中在抗战胜利后,东北新成立的情报机构“督察室”展开。
主要人物只有六个:督查室主任,一把手,“老狐狸”李维恭。
二把手,原来抗战时期东北情报的负责人,“女将”于秀凝。
情报科长,原沈阳站站长,于秀凝的丈夫陈明。
行动队长,高层“蒋公子”的嫡系干将,空降东北,曹炳坤饰演的齐公子。
电讯科长,齐公子的表妹,真实身份却是我党潜伏人员的顾雨菲。
最后就是“不碰情报”,专注为部门‘搞钱’,为所有人谋福利,类似于当代“办公室主任”的许忠义。
虽然主要人物只有六个,却已经汇聚了“办公室政治”与“反腐斗争”的所有元素。
六人之中,李维恭是军统各个“培训班”的老教员,因此其余五人都是他的“弟子”,算是“师徒结党”,类似《人民的名义》中的“汉大帮”。
二把手于秀凝和情报科长陈明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派到东北的“情报老人”,既是“夫妻档”,也是在东北经历血火考验的“本土派”。
齐公子和顾雨菲,是表兄妹。齐公子孤儿出身,背景是通天的“蒋太子”,因此“忠诚党国,矢志反腐”,是“空降派”的代表。
在国共三年内战之中,许忠义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倒卖国民党军需物资,帮“同僚”搞钱,但最后这些军需物资和药品都成为了我军的后勤医疗补给。
我认为许忠义更加成功的“工作”,不在于情报,不在于杀敌,而是用一己之力,让国民党“东北督查室”彻底堕落。
“恩师”李维恭一到任,许忠义就用小金库给他买“豪车”,军需物资倒卖,每一次都有“孝敬”送到恩师手里,结果“老狐狸”李维恭被他拉下水。
于秀凝和陈明夫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腐化堕落分子”。
在抗战最艰难的那几年,于秀凝夫妇六年没拿到国民党高层的经费,顶着每年40%的投胎率,在日伪的白色恐怖中坚持抗战,没有投降和变节。
结果与许忠义成为同事三个月,于秀凝陈明夫妇就被许忠义拉上“倒卖军需物资”的贼船,将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同事直接灭口。
东北督察处六个领导,许忠义忙着给所有人弄经费,弄福利,成为所有人的“财神爷”,李维恭,于秀凝等人的眼中,“搞钱,攒家底”远比党国打胜仗,远比党国军队的情报支持更加重要。
结果督察处六个领导里,唯一认真“调查卧底”,认真肃贪,认真搞情报,认真打内战的齐公子,成为被排挤,被边缘化,被孤立的另类。
从军事情报角度,从真刀真枪杀敌角度,许忠义似乎是“最失败的卧底特工”。
可是从腐化敌人,让敌人情报部门失去战斗力角度,许忠义又是“最成功的特工”!
叁,齐公子的疯狂“渗透计划”!
《渗透》这部剧,我认为最惊险,也最拔高的,是它的结局。
如果说从许忠义主角视角,这部剧“只算普通”,从反腐和部门斗争的视角,这部剧有些“惊艳”,那么从曹炳坤的“齐公子”视角,这部剧才是独一无二的。
曹炳坤饰演的齐公子,执着,阴狠,但对“腐朽党国”的信仰,坚定地近乎狂热。
齐公子,从始至终都在“剿灭共军”,都在“甄别内奸”,都在努力将“许忠义这个毒瘤清除掉”。
作为谍战剧,反派齐公子最终一定会“失败”,我党的许忠义一定会“胜利”,这是“铁律”。
在过去二十年的数千部谍战剧中,在过去几十年的谍战小说中,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大反派”在最后阶段会制造一个“大阴谋,大危机”,主角在最后一秒“历经惊险与牺牲,最后化解”。
几千部谍战剧,我见过各种最后的“大阴谋,大危机”。
比如大反派在即将解放的城市“隐藏炸药或者日军毒气”。
比如大反派在江防要塞堤坝安排炸药,制造决堤。
比如大反派利用特殊密码和情报,将我军主力“陷入绝地”……
我见过很多反派丧心病狂的“末日计划”,“反攻计划”,但我觉得没一个比得上齐公子的“渗透计划”!
因为无论是那些炸药,还是毒气,或者“反攻大陆的痴人说梦”,我知道最后一定是被化解掉的。
新中国就屹立在那里,我们的安定生活在持续。
只有齐公子的“渗透计划”,我也一度和主角许忠义一样,认为他“失败了”,但今天,不仅是我,许多人都不“确定”。
或许“齐公子”,成为几千部“谍战历史剧”里,唯一可能“成功执行临终计划”的反派。
齐公子的“渗透计划”有什么特殊?可以在成百上千的“恐怖阴谋”中排第一?
齐公子从“许忠义不搞情报,只腐化国民党官员”的特质出发,他先控制了我党负责宣传工作的投降分子赵致。
由赵致根据我党我军的工作性质,有针对性的培训数百,数千人。
看到这里,许多人嗤之以鼻,几千部谍战剧,至少有几百部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岛,都会留一部分人“潜伏下来”,搞情报,刺杀,破坏,然后“等待王师,反攻大陆”。
几百部谍战剧的男主角,最后都历经风险,拿到“潜伏人员和小组”的名单,将他们成功破获。
如果齐公子也是这一套,那这计划有什么了不起?
齐公子的“渗透计划”,最特别的就是这些人经过训练,和许忠义一样,不搞情报,不搞破坏和暗杀。
这些人的身份都是教师,学生,纺织女工,女售货员,早点摊贩,都是社会各层面的普通人。
对这数百数千人的训练,只有一个使命,就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他们从各个层面,各个阶层,融入我们的“国家建设”,融入我们党的“组织生活”。
他们的工作目标是和许忠义一样,负责操纵“办公室斗争”,负责帮同事和领导搞钱,负责构建腐败同盟,让单位和部门丧失信仰,丧失战斗力。
这些人不需要上级指示,不需要联络台湾岛,他们只需要将性的执政党共产党,变成曾经“国民党”的样子,就算完成任务。
在《渗透》这部剧的结尾,许忠义破解了齐公子的“渗透计划”,可这就是阳谋!
许忠义说:齐公子的渗透计划威力巨大,但只要共产党人坚定初心,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仰,齐公子的渗透计划就没有机会,就一定会失败!
在二十五岁时,几十集谍战剧看完,结果反派弄出“这么没有牌面,没有刀光剑影”的阴谋,比起其他反派炸弹,毒气加机密图纸,感觉就是:就这?齐公子没病吧?
三十岁时,再看《渗透》的结局,不由感叹齐公子是“信仰狂魔”,却也“洞悉人性”,“渗透计划”真的够毒,但“为人民服务”就是良药!
三十五岁,经历了社会和网络的诸多负面,重看《渗透》的结局,会有“后背发凉”的惊悚感,难道齐公子的“阳谋”,最终赢了么?
如今,面对乱象,我倒是希望我们只是遭遇了一场阴险的“渗透计划”。
只要是外部的阴谋与渗透,我们就有祛除病毒,还我朗朗乾坤的能力。
比“渗透”危害更大的,是内部的“腐化”与堕落,但我们也有勇气,有能力“自我净化”。
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战胜历史周期律”,治愈“渗透病毒”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