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型福建舰下水了,从历史角度,聊聊这个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本文保证观点全网耳目一新,全网独家。
谈经济是离不开历史的。
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是全世界唯一的“三元”文明。
全世界大概有三种文明模式:
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
大白话概括就是:
种地的农民、放羊的牧民、打鱼的渔民。
比如中国、印度就是典型的农耕文明。
土耳其、中亚国家、阿拉伯国家,都是典型的游牧文明。
像英美、北欧,则是典型的海洋文明。
三类文明各有利弊,农耕文明一般比较儒雅随和,很少对外扩张,特点通常就是人口众多、历史较长、社会很稳定。
就说印度历史吧,和我们相比,他是不太行。但如果去和西方相比,那印度百分百是文明古国了。
农耕文明因为靠种地,相对古代而言,这就是最稳定的模式了,确定性强。
所以更容易延续,延续较长历史以后,则更能发展出完善的社会体系,逐渐进入高稳定状态。
缺点就是,经常容易过度稳定,甚至稳定到了有点一潭死水,这就是农耕文明经常遇见的问题。
我国封闭的清朝,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典型。
中东、中亚这一带的游牧文明,就有点暴发户的意思。
游牧本身是高度不稳定的状态,天天东跑西奔的,你真去看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会发现往往是崛起的很快,消失的也很快。
宋朝时期就是典型,北方的契丹、金人、蒙元轮着崛起和消退,这就是游牧民族社会模式高度不稳定。
但也有优点,对文化传播和吸纳,起到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
打比方,宋朝山水画很厉害,后来波斯细密画就深受宋朝山水画影响。
其中蒙古西征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蒙古帝国在征服中东的过程中,把我国山水画带过去了,深刻的影响了当地绘画方式。
古代阿拉伯帝国一度超级辉煌也是如此,他身处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之间,吃尽了过路费的红利。
但是由于他们自身并没有很强的稳定性,文明的强盛更多的依赖外部输入,一旦失去桥梁的作用,马上就开始衰弱。
阿拉伯帝国之后的中东大帝国奥斯曼,就是如此。
繁荣起于桥梁属性,衰弱则是因为欧洲人搞了大航海,绕开了中东的奥斯曼帝国和全世界去贸易。
没有外部输血以后,奥斯曼很快就自己短板全部暴雷,迅速衰弱了。
海洋文明最强大的代表就是英美,大英帝国瓦解之后,美国继承英国衣钵,成为全球霸主。
在当时,相比陆地的复杂关系,海洋确实是更为包容和平等的。
当然海上也有海盗,但比陆地上的劫匪还是少多了,而且顺着海陆,基本你想去什么地方,都可以找机会绕进去,很自由。
19世纪就是海权发展的巅峰时期,一方面是海运确实各种方便。另一方面就是陆地上各种帝国太多了,文化习俗不一样,还动不动就天天干仗。
工业革命以后,基本海权发展起来的国家,崛起就特别快,因为依托海洋来和全世界做生意、学习确实方便。
日本就是典型,他工业化成功,把自己海军搞起来以后,就从小小倭寇摇身一变成地区恶霸了。
而海洋文明的缺点和游牧文明一样,也是内部治理能力不行,很依赖外部输入。
比如说美国,他经济一旦出现问题,本能反应就是,是时候去收割全世界了。
接着往往就是挑起金融动荡、地区战争,让一波世界人才和财富,因为恐慌而涌入美国,迎来一波全新发展。
一旦不能依赖外部输入,那就也和游牧文明一样,内部马上出问题。
注意,文明模式也是存在切换和兼容的,比如英国最开设也是陆权模式为主,就窝在小岛上自己玩。
后面看见西班牙搞大航海赚钱了,英国才跟着学,然后变成海权为主的。
这些模式,用金庸小说的话来说,三种文明模式各有利弊,如能集“天下武功”之大成者,则可“龙吟九州”、“笑傲江湖”!
是的,我们大中华正是这三种模式的集大成者,或者说有这个综合潜力与底蕴。对三种模式,我们有巨大的兼容空间。
具体分析来看三张图,下面是我大致画的,没有那么细。
内地为主,是我国的农耕模式片区。(参考下图)
西域+西北+内蒙和曾经的外蒙,构成了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模式片区。(参考下图)
最后就是南海。
总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我国拥有的海域超过260万平方公里,这就构成我们的海洋模式片区。(参考下图)
如果我们把中国地图极简化,就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