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8月,毛泽东秘密回到湖南,准备发动秋收起义。
这时的毛泽东,为党工作已经整整6年,从事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作,却唯独没搞过军事。也不能说完全没接触过军队,辛亥革命时他参加湘军,当了半年的大头兵。
靠吃的那点军粮,当然弄不明白怎么打仗。所以,毛泽东对军事妥妥是菜鸟一枚。
可仅仅过了8年,菜鸟却成了全党唯一的希望,在赤水河畔打出封神之战,成了当之无愧的军事家。
这一切的转变,太过迅猛,有太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但是我们学习教员,就要把这些不可思议背后的必然性找出来。
我认为,从菜鸟到军神的飞升,是因为毛泽东的思维方法太过厉害。
这篇文章就来做一个梳理。
1
最初安排教员领军,并不是真要他带着队伍冲锋,而是让他把握政治方向,真正负责打仗的另有其人。
中央安排的起义队伍,除了工人农民组成的纠察队和义勇队,还有一支正规军——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
这些队伍共同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总指挥是黄埔二期的卢德铭,师长是同期的余洒度,另外核心骨干陈浩、伍中豪、张宗逊、陈伯均等也是黄埔出身,共有黄埔生23人。
可以看出,虽然比不上南昌起义时把大半个家底都押上的豪华阵容,秋收起义队伍里也是有着不少军事人才的。
接连吃败仗,不仅没实现预定的打长沙目标,在退往井冈山路上还遭遇突袭,总指挥卢德铭因此牺牲。
胜败乃兵家常事,更可怕的是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卢德铭牺牲以后,本应由师长余洒度指挥,但此人不服毛泽东和前委的领导,后来还带着一名黄埔生脱队,一走了之。
接替余洒度的是陈浩。他更是离离原上谱,和另两名黄埔生密谋带兵投敌。幸亏及时察觉,毛泽东果断下令,枪决了这三名叛徒。
等到好不容易把部队拉上井冈山,已经由原来的五千锐减到不足千人,黄埔生则已折损10名。
这像极了刚创业的老板,看好了某个业务,自己不懂专业,攒了个队伍就开干。项目干砸好几个,骨干还跑了不少。
此时只剩下两种选择,要么收摊,及时止损;要么老板亲自下场,带着员工硬扛。
2
第一个坑,是老板本身懂专业,陷到技术细节里去。对谁都不满意,只能自己盯着干。这样的老板不是老板,不过一个工头而已。
第二个坑,是老板非本专业,觉得自己该懂点专业。于是从最基础学起,成功把员工学成师父。这样的老板也不是老板,只是一个好学生。
毛泽东非军事专业,踩不上第一个坑,但他也不会踩第二个坑。他要亲自抓军事,但是抓的层次与别人不同。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段对话。对话的双方是刘邦与韩信。
韩信说:“你最多能带10万。过了这个数,肯定出事。”
韩信说:“我就不一样了,我是多多益善,上不封顶。”
刘邦啐了他一口:“特么你都这个孙子样了,还搁这吹NB呢!”
对了,忘了交待一下,这段对话发生在刘邦怀疑韩信要造反,亲自设局把他从封地绑票回长安的路上。
韩信嘿嘿一笑:“我话还没说完呢。你虽然不善带兵,却善于带将,要不我也就不会被你抓住了。”(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这段话里,大将军韩信就把军事上的层次之分说得很明白。
军事专业人才,他们的层次是带好兵,搞好打仗的技术层面的事。而在这上,需要有人带好将。
之前秋收起义队伍接连吃败仗,就是因为带将的工作没抓好。
他用了两个办法。第一个是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党组织下沉到最基层,支部建在连上,各级都有党代表。
这个办法不新鲜,南昌起义在军、师两级设立党代表,团、营、连三级设立政治指导员。但是后来党代表带头跑,只剩下一个团级指导员陈毅。
所以,要跟另一个办法一起用才更配哦。那就是军内民主:官兵平等,待遇一样,官长不准打骂士兵;连以上建立士兵委员会,监督官长,还能管到部队的钱袋子。
这是人类军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历来军头喝兵血、打骂士兵都是天经地义。这里翻了天,让士兵组团来监督官长了。
这一条让习惯了作威作福的旧军官受不了,纷纷离队。也正是这一条让士兵心情大好,铁了心跟着毛委员干。
此后,井冈山上虽然偶有脱队的个人,却再也没有谁能把整支队伍带走。新型人民军队从此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