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读者朋友啊,就理解不了一种人,那就是快速挣钱快速花,这些人挣了钱,一点也不存,不说买理财,哪怕是存银行做定期也好。
三和大神不存钱,那是因为三和大神真的没有钱,没有办法才不存钱,低收入人口存不下来钱,或者一年存个两万元,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有的人是高收入,高消费,光鲜亮丽,出入各种场所,什么高级酒店下午茶,什么江景酒店搞自拍,滑雪一次几百块,天天都有他,一看收入1万多,真全消费啦。
从做人做事的角度理解不了,然后就上网讲人家,说人家这样做不好,立华我理解,一个人活在世上,起码要给将来做个打算,不能说挣了多少花多少,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理性消费,这才是我们个人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但是有人挣多少花多少,那是人家的自由,一个大城市里务工的青年,一个月挣了5000,花了5000,这是人家的自由嘛,不要好为人师,不要过去教人家做事。
以前有一种人叫佛媛,穿着紧身的衣服,在那里青灯古佛,然后发社交媒体,还有滑雪媛,数九寒天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滑雪场顶着冻伤的风险,各种拍照,然后发社交媒体。
现在又有一种人叫飞盘媛,跑去足球场,飞盘不好好玩,穿着简单的衣服,带着摄像团队,一通拍,然后发社交媒体。
然后就批判人家这样做不好,这样做不对,我觉得批判各种名媛,属实是有点格局小了。
首先,名媛不是不劳动,名媛也是劳动的,当名媛本身就是一种劳动,自发当完这个媛当那个媛的人也好,有专业公司包装也罢,总之要包装一下。
编导、剪辑、化妆、摄影,哪个不是就业?个人名媛要外包这些工作,机构名媛更是有机构托底,不管外包也好,还是机构也罢,飞盘媛背后有人在想创意,有人在想动作,有人在拍视频拍照片,有人在化妆,还有人在剪辑。
这么多的人编剧剪辑师,摄影摄像师,人家也是要挣钱的,人家也是有家有小的,加上出境的名媛,是基数不小的就业率。
没有这些名媛,不管是什么媛也好,影响多大市场的就业?
其次,人家名媛吃点打赏也好,底下加微信拿点红包也罢,大部分账号的收入最后都要给到团队,外包要给团队发钱,在机构里团队拿7成,一个月挣了10万,最后到了名媛手里,3万,剩下的钱都是整个环节上人的工资。
一个大学生,辛辛苦苦学编导,出来实在是不好就业,这里有传媒公司给他一个月7000,那是人家的吃饭钱。
名媛大部分收入都给到了产业里的打工人,名媛到手顶多3万,名媛就业了,产业各路打工人就业了,就业不是问题,问题是干活要给钱。通过名媛的努力,所有人都挣到了钱,不仅解决就业,收入还不低。
这些人收入高,就要产生对应的消费,低收入的时候年纪轻轻一个月3200,吃面加一个鸡蛋。
现在收入高了到了7000,他可能就要吃个红烧肉,改善一下生活。
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消费量都要上去,没有这些名媛,影响多大市场的消费?
名媛靠本职工作,往往不能够维持他们的高消费,比如一个月挣3万,但看消费下来可能要4-5万,这已经是比较头部的名媛,大部分搔首弄姿一个月下来,挣不到1万,怎么能维持这么高的消费呢?
这就要从做生意的中年人说起,做生意的中年人喜欢加小姐姐微信,约出来吃饭,送点礼物或者给点钱,做生意的中年人大多对自己如何变的这么有钱不太清楚,在某些方面比较精明,在其他方面十分稀松。
1-2万对他们来说不是大事,毕竟一个月就掏一两次,于是和名媛交易一波。名媛出来一个月干几单下线的生意,也就有了十多万元的收入。
这些钱放在这些老板这里,无法加入市场循环。毕竟这样的老板都想着如何给自己的员工一个月3000,还要努力扣200,让他通过多发工资搞内循环,那是别想了。
但是,名媛可以把他们的钱弄出来,名媛自己又喜欢花,钱就成功加入了内循环。
现在的问题不是名媛太多,而是名媛太少,带动的就业还不够多,带动的消费还不够多,带动的内循环还不够多。
至于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继续量入为出,继续理性消费,继续攒钱,我只会在攒钱的同时,心里感激着名媛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