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应该如何阅读历史?教员是一个酷爱读历史的人。一部《二十四史》约 4000 万字,是教员最喜爱读的一部史书,在书多处留下了自己的批注、圈点、勾画,那么教员是怎么看待这些历史呢?
据晚年陪同教员读史的北大教师芦荻所述,教员跟她说:“一部二十四史,不读,那就是形而上学。不读,靠什么来了解历史呢?反过来,一切信以为真,书上的每句话,都被当做证实的信条,那就是历史唯心论了。正确的态度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它、批判它。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
既然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来探讨(我的水准远远够不上“研究”)这个问题,最好先搞明白,我们要讨论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玩意。
我们从考试中了解的历史,长这样:
这种历史的特点就是:给出了绝对正确的答案,却往往不会告诉你,所谓“错误的答案”,除了与照本宣科的内容不一致之外,究竟错在哪里。
我们从流行的文艺作品中了解历史:
这种历史是宏大精彩的,是激情壮阔的,是令人神往的,但也往往不会告诉你,为何如此?
我们从脱口秀中了解历史:
这种历史,是尖酸刻薄的,是吸引眼球的,当然不一定是符合常理的。
我们从模拟游戏中了解历史:
图片来源于知乎@澄霞的回答
这种历史是喝多了发酒疯都很难相信的。
在种种历史娱乐业的滋润之下,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历史就是一系列的事件,每个事件都需要作出选择,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往一条既定的道路上前进。
然而,这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归纳罢了。对于生活在“历史”中的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的“命运”,是属于他们的“探索”。
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一段话,一个句子,短短几个字,一个形容词,背后可能都隐藏着无数家庭的兴衰,以及这些家族为了自身生存延续所做出的努力。
为什么晚清内忧外患下还能坚持那么久?
因为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亡国”!
亡国是个天大的事,千万人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这两个字之上。正如我们会为了自己的生活拼搏一样,他们也会。
亡国之前是有征兆的,当这些征兆出现时,看得到的人,有想法的人,有能力的人,统统会行动起来,或试图挽救这个政府,或试图在毁灭之后的重建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却二世而亡起,直到清廷覆灭为止,千年的历史一次又一次重复着王朝兴衰的周期律。中国的文化传承始终没有断绝,这意味着我们祖祖辈辈都可以从历史的兴衰律中汲取经验教训。
晚清这个政府,你捧也好,贬也好,但不能不承认,它在治国理念上配得起“农业帝国巅峰”这几个字。
在清廷“亡国之兆”初现之后,有这样一群忠于政府的人,将“以史为鉴”做到了极致。
为了避免灭亡,中央政府把能做的、该做的几乎都做过了,不能做、不该做的也尝试过不少。在这群人的鼎力支持下,清政府踉踉跄跄又撑过了半个世纪。
借用知乎大佬墨舞的一句话——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妥协退让,那不叫“攘外必先安内”,那叫“续”。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清廷在“续”这个字上做到了怎样的极致。
讨论之前还是要限定一下范围,把“晚清”的范围限定为:从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开始(1853年),到溥仪退位为止(1912年)的时间段。
在这59年里,清王朝出现过多少“末代王朝”的死兆,再来看看清政府是如何垂死挣扎了半个世纪的:
第一,“礼崩乐坏”之后的争权。
这里可以参考的是北宋。
宋徽宗凭着个人的兴趣,把国家玩到透支之后,面临新晋兴起的军事强权金国,彻底慌了手脚,为了自己的安全选择跑路,为了理直气壮的跑路选择禅位,后来又反悔试图重掌朝政。
在这一退一进之际,国家体制大乱,一元制集权帝国隐隐约约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于是父子两代皇帝各自带领一派官吏明争暗斗,国事为重都是假的,夺权才是真的。
为了这父子俩的撕逼,国家力量一次又一次的空耗,本可击退,至少也是威慑金军的勤王军进退维谷,甚至被上头逼着送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