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栩然:他可能是唯一能和青年毛泽东比肩的人,却牺牲得极其惨烈!|2022-07-19

01

大家周一好啊,我是栩然。
上周的一个晚上,我和陶叔聊天。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我们党早期的一些领导人,包括军队的领导人。
我们都有一种体会,就是那些单拎出来看,似乎都是非常厉害的早期领导人,和当时的毛泽东相比,都有着不可逾越的差距。
绝大部分人,从思维层次和理论高度来讲,相比那时的毛泽东都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军事上的差距,组织能力上的差距。
比如,彭湃虽然搞农民运动很厉害,但不太懂军事。
而那些军队的领导人吧,可能打仗比较厉害,但从军事战略和政治组织上,和毛泽东相差也非常非常大。
更不要说,毛泽东的诗词文学水平,他搞宣传的能力,他的人格胸襟了。
要知道,我们党早期有些大佬,从人品上讲,都是有问题的,比如张国焘。
难道,真的就没有任何人能和那个时代的毛泽东比肩吗?
然后,我想到了一个人。
我觉得吧,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客观评价的角度,这个人在当年都表现出了丝毫不弱于毛泽东的一些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毛泽东的上级。
我甚至觉得,他的骨头之硬,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之坚定,在当年基本是独一份的。
毛泽东关于改变中国社会必须要通过暴力革命的观点,其实是和他交流而来。
这个人,真的是天生的革命者,而且,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非常强悍的革命斗争精神。
他的名字,值得今天的我们铭记:
蔡和森。
图片

02

和毛泽东一样,蔡和森也是一个湖南人,比毛泽东小2岁。
和毛泽东一样,他和父亲的关系也很不好。
但不一样的是,毛泽东和父亲的关系不好,本质上算内部矛盾,无论是毛顺生还是毛泽东,他们父子之间虽然有争吵、有矛盾,但也有非常深沉的爱。
而蔡和森不一样的是,他是真的对父亲有彻骨的恨意。
因为,其父亲为了500元的彩礼,将他的妹妹卖作小媳妇。
蔡和森的父亲是个小官,按理说比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要好不少,但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了。
而蔡和森的母亲家则比较显赫,他的外祖父曾经做过曾国藩的部将,职位最高到了道台,按现在来讲,算是个副部级高干。
蔡和森父亲的那个小官,就是凭借着这层关系做上去的。
只可惜,因为他父亲的花天酒地,那样的关系并没有为蔡和森的家庭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蔡和森的父亲为了500元,准备将蔡和森13岁的妹妹卖去做小之后。
年仅十来岁的蔡和森彻底爆发了,他毅然动员全家出走,带上年过半百的母亲、被卖掉的妹妹、出嫁后丧夫的姐姐和一个小外甥女,全家来到长沙。
那个年代,读书似乎还是穷人的一个好机会,因为很多学校补助较多,学费收的不高,很多甚至不要钱(比如师范校)。
于是,蔡和森索性动员全家人去参加考试。
他的姐姐考入了自治女校的缝衣班,妹妹考入周南女校,小外甥女也进了幼稚园。
最厉害的还是他的母亲,他母亲到了长沙后改名叫葛健豪,报考了“湖南女子教育养习所“,原本因为年龄大,学校不让报名,***干脆去告了一状,最后被破格录取入学,成为整个长沙市年龄最大的学生。
而蔡和森则于1913年,考入湖南一师。
蔡和森一家三代人到长沙求学,在长沙成了大新闻。
图片

03

1913年的毛泽东实际还在第四师范。
但第二年,因为四师并入一师,毛泽东成了蔡和森的同学,同一个年级,又年纪相仿,志气相投,两人很快成了好友。
毛泽东在一师期间的很多出格的事儿,什么冷水浴,露宿啊,搞调研啊,都是和蔡和森一起弄的。
1918年,23岁的蔡和森和25岁的毛泽东跑到湖南农村做调研,当时两个人身无分文,每个人只带了一把雨伞和一双草鞋,到农村整整折腾了半个月后才回家。
蔡和森的母亲问他们,没有钱在外面是怎么过下去的?
蔡和森回答:
“我们见人说话,遇事帮忙,给人家送幅对联,别人就给我们饭吃。看来,天下农民是一家!”
我们知道,早一年的时候,毛泽东和萧子升曾经也搞过一次调研,但毛泽东和萧子升却在一路上发现了彼此之间的诸多不同。
而一年后的这次调研,毛泽东却和蔡和森相处十分密切,两人的思想观点也极其一致。
他们的杨昌济曾经对他自己的三个学生做过评价,第一的是萧瑜(萧子升),排名第二的是蔡和森,毛泽东排在第三。
这三人也被称为“杨门三杰“。
萧瑜因为性格原因,最后没有走上革命道路,也没有取得太大的人生成就。
而毛泽东和蔡和森则成了我们党革命事业最为重要的奠基人。
1919年杨昌济在自己即将驾鹤西去的时候,给好友章士钊写了一封信高度评价两人:
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这封信随即便寄给李大钊,也成为了杨昌济的遗言。
事实上,毛泽东和蔡和森共同读书的时间并不长,一共也就一年半,之后蔡和森考入了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和毛泽东隔着湘江,两人经常见面交流或者书信往来。
他和毛泽东一样,对于常规的学习、游乐都没有兴趣,所有的精神全都在如何救国救民身上,胸怀大志,而且长于思考。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非常善于思考,写文章也很厉害。
但在当时一师的同学们看来,蔡和森写文章更厉害,甚至认为蔡和森是思想家,而毛泽东是实践家。
大家可以想见,蔡和森的文采思考是多么的强。
后来我们党建立后,曾经办过一份报纸叫《向导》,主编是蔡和森,他一个人编了其中大部分,绝大部分的文章都是他一个人写的。
1923年北大曾经有一份民意调查,其中有一题问“中国的‘日刊’‘周刊’,你最爱看哪种?”,排名第一的就是《向导》,占据周刊的榜首。
1925年后,他以一己之力,写下长达5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而毛泽东那个时候,还远远没有对党的建设有如此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我甚至觉得,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我们现在很可能也会对《蔡和森选集》视若神作。

04

蔡和森家条件很差,他比毛泽东早一年毕业,但也没有找到工作,家里吃饭都成问题。
中间有一次,毛泽东专门找到萧子升,告诉了他蔡和森家断炊的事。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几年时间里,汉风网遭受到的攻击不计其数,我们一直在坚持。所以购买会员的老友,请添加汉风网微信。有问题及时给老友解决,也避免失联。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栩然:他可能是唯一能和青年毛泽东比肩的人,却牺牲得极其惨烈!|2022-07-1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