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15日,也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按照道理说,在这一天,日本人本来应该深刻反省、向世界各国彻底忏悔、谢罪。
1
感觉很多人对日本有误解,要么是“经济很发达”“街道很干净”“很讲礼貌”“动漫很好看”这些直观印象里,要么就是比较虚的抽象感觉:“日本人很牛逼,搞出了明治维新”,或者“工匠精神”“做事认真”什么的。
这些东西,也不能说不对。
但我们看问题,尤其看国家发展这种事,眼光还是动态一点比较好。我认识一个人,雍容贵妇,时尚得一塌糊涂,一举手一投足,都给人感觉是享了几十辈子荣华富贵的世家之女,直到有次人家怀旧,拿出童年照片来,也就一个小丫头,衣服土不拉几,连黑白照都能看出有脸上的高原红,还有鼻涕痕迹。
才几十年,人就变得你认不出来,国家呢,当然也会变。
还是从日本这个国家怎么来的说起。
最早的日本人,是矮黑人,之后从中国、朝鲜半岛这边慢慢地有人移过去。然后是东汉末年、三国、南北朝那段,从黄巾起义,一口气打到隋朝统一,将近四百年,仗就打得没停过,数量相当大的人一批批地,就移了过去。
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大和国,出现了天皇他家。大和国和天皇他家怎么来的,现在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从文化和行为表现来看,至少应该是受了从秦汉到隋朝那一波移过去人的影响。
爱过电脑游戏的人都知道,对三国,日本人的狂热度比我们高多了。我二十年前和一个日本人打过交道,他就对三国熟得一塌糊涂,我严重自愧不如。问他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历史为什么这么熟悉?他很含蓄又意味深长地说,三国这段历史,对日本人来说,意义很大。
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白村江之战,再接着就是日本派遣唐使,彻底学习中国的文化。
这个“彻底”不是虚的,日本人当时搬得真是非常彻底。唐朝中国有两个都城:左京洛阳、右京长安,日本国家太小,搞不起两个京城,就把京城沿着中间那条朱雀大道一分两半,一半称“长安”,一半叫“洛阳”,也“左京”“右京”地叫起来。只不过那个“长安”地势比较低,老是被水淹,后来渐渐地就没什么人住了,只剩下“洛阳”。弄得后来日本大名去朝见天皇,都说是“上洛”,也就是“去洛阳”的意思。
最扯淡的是:唐朝人也有地域歧视,不过是关东关西人相互歧视,宋朝以后才改成南北歧视。关东就是秦朝时叫函谷关,后来叫潼关以东的地方,关西就是潼关以西。日本人也照抄了,所以也有关东关西,京都大阪一带是关西,东京就是关东,也相互鄙视。“关东煮”就是日本的那个“关东”。
顺带着说一下,日本也有南北朝,也有战国。反正连地域歧视都能抄去,不得不说日本人这抄的,真是太上心了。所以很多日本右翼网民,网上发文说到中国时,喜欢用“中国父”“父の国”。但这不是表示尊敬,而是嘲笑中国过去很牛逼,现在不行的意思。
绝大部分历史时间,日本其实在东亚不怎么起眼,偶尔会引起关注:像倭寇、明朝万历年间侵略朝鲜,不过也就一时热度。要是把当时东亚世界的国家分等级,日本大概是第三等:中国是第一等,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政权第二等,朝鲜、日本、越南和众多藩属国第三等,“国际地位”不怎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