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花猫哥哥: 今年夏天很热?不!对于未来而言,今年是最冷的一个夏天!|2022-08-24

1  酷热难耐的夏天

今年夏季的热浪让很多人都猝不及防,国家连续发布多次高温预警,全国多地出现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夏季。

在这个酷暑的季节,重庆无疑是全国最难过的城市。

8月以来,因为连续一个月四十几度极端高温气候,重庆已经有66条河流断流,25座水库干涸,33个区县、585个乡镇面临吃水困难,就算是过去水量充沛多次产生洪涝灾害的嘉陵江也有多处露出河底浅滩。

图片

8月上旬,为了给重庆极端天气降温,重庆方面调集了107门高炮,96台火箭炮,储备了1万多发高炮弹、900多枚火箭弹准备实施人工降雨。但是预备人工降雨的解放军炮兵部队脖子都仰酸了,也没有看到天空有啥云朵!人工降雨计划化为泡影。

因为极端高温天气,居民用电负荷大幅度增加,偏偏因为河道干涸,水力发电锐减,这么一进一出就让重庆电力出现巨大的缺口。为了保民生,重庆工厂基本全部停工,机关单位空调限制只能设置在26度以上,对于办公园区则实施每日强制性断电2小时。

与重庆毗邻的四川更惨,过去四川是著名的水电大省,每年水力发电多得用不完还要支援东部地区1000亿度电,但是现在河流干涸,四川水力发电直接腰斩,偏偏四川水力发电占比高达85%,这下四川电力缺口就太大了。

虽然国家电网调动12省的发电车全力支援四川,但是一共就44台发电车,生产的电力勉强够4.4万台1.5P空调使用,这点电力即便是对成都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这个酷热难耐的夏天,估计让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但是,还有一个坏消息估计很多人可能接受不了——如果站在未来的立场,今年可能是最冷的一个夏天!

为什么?

因为整个地球正在进入变暖的地质周期,而工业化与现代生活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不仅让这个变暖的地质周期大大提速,而且制造出更多的极端气候。

2  全球进入变暖周期

1972年,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竺可桢发表了著名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不要觉得古代没有温度计就没法掌握当时的温度。中国是有5000年灿烂历史的伟大国家,丰富的中国历史文献为研究我国古代气候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根据各类历史、地方志记载,竺可桢院士创造了倒推古代气温的物候学。这个物候学的研究结论后来也被更为严谨的地质同位素测试结果所验证。

根据竺可桢院士的研究,中国近3000年气温变化大致就是这样一个曲线。

图片

这个图很有意思,我们看到,在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一般都是中原政权比较强盛,国家也基本保持统一的状态;而气候比较寒冷的周期则动荡不安,中原政权容易陷入分裂。

在气候从温暖周期逆转向下之后,差不多就是改朝换代的时期。

如何解释上述现象?

在古代以农业耕作为主,气候温暖有利于农业生产,农业产出增加,自然社会稳定,国家强盛;而气温下降,则农业产出减少,自然社会就动荡不安。

过去改朝换代之后,新的皇帝往往宣传自己是天命所归。从气候变化周期来看,这种说法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动荡不安,恰好这个时期正是气候变冷,但是当宋朝建立之后,气候恰恰就进入变暖周期。

然后宋朝干了一半,气候就迅速进入变冷周期,所以北宋灭亡,赵构也只能建立一个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

蒙古人干掉了南宋,但是也只支撑了不到百年时间就灭亡,原因是整个元朝在气候上都属于变冷周期,每年农业产出都在减少,要维持这样的局面确实太难。然后就是朱元璋崛起,明朝建立之后,气候也恰恰开始变暖。

明末是中国历史上最冷的时代,小冰河恶劣的气候对于农耕文明的执政者简直就是无解的难题。1646年北京陷落,然后就是满清入关,恰恰也是这一年,小冰河时期结束,中国开始进入变暖周期。

目前我们身处的就是这个地质变暖周期,2006年大致就达到过去3000年的平均温度线——23度左右。未来平均气温最差也是达到宋朝水平,提高到24度左右,但是更大概率是达到周朝水平,也就是25度左右。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平均气温增加1—2度好像没多大问题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我们的地球有70%的面积是大海,庞大的海洋对于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大家想一想,能让全世界的海洋整体温度提高1度,这是多么大的热量辐射,在这样的热量辐射下,陆地将承受多么大的热浪?

最为重要的是,地球不同地区温差是非常巨大的,靠近海边有这么一个庞大的自然空调调节,平均气温增加1度不会那么明显,如果是内陆地区就惨了,沿海地区平均气温增加1度,对于内陆地区可能就是增加7—8度,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增加十几度!

全球平均气温下降1度也是同理。

给两个中外的案例。

根据瑞士资讯网报道,1850年以来,瑞士平均气温增加了2度左右,带来的结果就是瑞士的阿尔卑斯山的冰川体积融化了60%。如果未来按照过去的气温上升速度不变,瑞士境内1500座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将有50%在未来30年消失。

图片

中国周朝气温比当下大致高2度左右,然后当时整个北方地区生态与当下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比如河南省在周朝就盛产大象,河南简称豫就是描绘一个人牵着大象的画面。

在周朝河南省的自然生态与现在的西双版纳差不多,到处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除了大象还盛产老虎、豹子、犀牛等物种,先秦文献就有周王“驱虎豹犀象而远之”的记载。而现在的河南省哪里还有半点森林的影子?

所以中华文明诞生在黄河流域不是没有原因的,现在的江南鱼米之乡在远古时期过于潮湿而炎热,对人类生存太不友好了。

本来即使是地质变暖周期,全球气温也是缓慢上升的。整个20世纪与19世纪相比,全球平均气温也就是上升了1度左右,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对原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突飞猛进,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惊人的水平,直接结果不但导致全球气温快速上升,而且屡屡出现史无前例的极端天气。

比如在中国今年夏天就出现多地连续40度以上高温,加拿大则突然出现49.5度的极端高温直接热死130多人,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出现40度以上高温,要知道加拿大与欧洲国家因为纬度比较高,过去夏天一般也就30度左右,是非常凉爽的地区,今年夏天也被极端气候突袭了一把。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假如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再升高1度,达到隋唐时期水平,会是什么情况?

首先对农业生产是重大利好(不考虑极端气候)。隋朝时期,因为气候温暖,稻谷产量大增,仓库都装不下,还不得不兴建大量谷仓来储存,所以后来隋末农民起义,只要打下一个大谷仓就可以让十几万人吃好几年。

有史料记载,在唐朝建立60年之后,还没吃完隋朝留下的稻米。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花猫哥哥: 今年夏天很热?不!对于未来而言,今年是最冷的一个夏天!|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