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不寻常的变化,正在发生。格局一旦打开,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我相信,对中国公益事业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性质的进步。
因为玩法,突然变了。
公益,不再是简单的捐钱捐物,而是成了一条生态链,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一花一梦想”。
在说之前,简单聊一下当下的世界。
谈到公益,腾讯公益,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互联网公益样本。腾讯99公益日的诞生,更可以说,改变了中国的公益事业。
数据显示,仅2021年“99公益日”期间,超过6870万人次捐款,总额达到35.69亿元。可以说,不少公益机构,正是因为在腾讯公益平台筹到了善款,从而做成了善事。
更值得称道的,是腾讯的高额配捐(每年数亿),给了草根公益组织难得的机会,也让很多善举成为现实。
当然,有没有问题?
我们不必回避,也是有的。
看到有材料就说,一些公益组织拿到募捐之后,受制于人力、财力和数字化的困难项目反馈、财务披露都存在欠缺,一些小公益组织运转困难,甚至没有OA系统(5万块钱也出不起),审计时提交的材料,甚至是手写在笔记本上……
与此同时,公众对于透明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怎么办?
那就必须以变应变。
时间来到2021年,腾讯SSV(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成立之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成为公司底座,即运用科技与创新能力,聚焦民生与发展相关的社会议题,与多方共创,探索可持续解决方案,助力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
SSV成立的同时,腾讯公益也在思考如何自我进化,进而决定踩刹车、换挡再提速。
怎么换?
那就是我要谈的“一花一梦想”。
(二)
一花一梦想。
我总觉得,这五个字挺富有禅意的。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一切心领神会,皆为善举,尽在不言中。
但我还是要解释一下,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这里面至少有三层公益。
第一个层次,就是做好事得小红花。
你多走路,可以得小红花;你骑单车,也可以得小红花。
住酒店少换床单,得小红花;公益答题多学习,得小红花。
这是一个全新的小红花体系,几乎一切公益的行为,有助于自己、造福社会的行为,都可以得到小红花。
这就打开了格局,让腾讯各业务都能在自己场景里,吸引所有用户来做公益,大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小红花作为一种荣誉,也串联起各种社会业务,例如乘车码,等等,像前面说的,绿色出行可以得到小红花,健身锻炼也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
小红花极大拓展了公益的形式和边界。
这就是在倡导一种向善向上的社会氛围,何尝不是功德无量?
往大了说,这正在构筑起互联网公益慈善信誉体系。
第二个层次,集小红花去做好事。
以前的公益募捐,公益机构有一个好项目,在平台上募捐,腾讯觉得好,再进行配捐。
好处是,干净利落,效率很高。
不好的地方,或者更准确地说,不足的部分,参与度比较低,捐款人捐了,但未必真关心进展,更多也是一次性的激情捐款。
那小红花体系就可以派上大用场。
比如一位朋友,她有非常好的公益想法,可以公开提出来,并收集大家的小红花。收集的同时,其实就是看大家对这个项目的反应。
如果小红花少,那就证明,这个想法还有待完善;但如果数量很大,大家积极响应,那不就显现了大家都有强烈共鸣吗?
这样好的项目,腾讯公益再加入,进行配捐。同时考虑到提出想法的人,未必能够实施,腾讯公益可以帮助寻找好的公益主体,帮助项目落地。
这就是一种思路的彻底转换,以前做好事是得小红花,现在是集小红花去做好事,而且,都有感兴趣的公益项目。
第三个层次,互联网思维做好事。
互联网公益勃兴也有十多年了,但在很多人看来,内核还是很传统的。
不外乎,以一份不错的报告或PPT,来进行募捐;至于实施效果,项目方每个季度、半年或一年,发布一份执行报告。
互联网思维呢?互动性呢?
有一些。但不够。
但“一花一梦想”,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它不是一个个成型的项目,而是梦想、是社会议题本身,是每个普通人希望世界更加美好的朴素愿望。
这样,就让广泛的公益用户,都参与到了公益共创当中。
过去,99 公益日只是几天的行业嘉年华,但小红花体系,可以让公益成为日常,成为很多用户的生活习惯。
腾讯公益做的,主要是链接,一端是用户,一端是公益项目和机构。
在北京大学教授金锦萍看来,公益慈善领域中,需求端一直相对弱势,“弱势到什么程度呢?很少有人去问他真的需要什么,而是大家认为你缺什么我给你什么。”
但“一花一梦想”,放大了需求端的声音,一定程度脱离了传统慈善组织给定的议程,是一种鲶鱼效 应,“它顺公众而为去激发了公众内心本来就有的那些良善,带有一定的社会创新。”
这种公益创新,最终的目标,都是指向服务用户,也更有利于公益事业的发展。
当然,要做得更好,既需要制度,需要执行,也需要科技。
科技可以给公益赋能。
比如,今天,当你走进深圳市肯德基、麦当劳、益禾堂等 2000家门店,都可以在微信扫码点餐时,送出自己的爱心餐,在线上点餐时,也可以通过通过“微信支付爱心餐”小程序进行公益捐赠。
捐赠后,由公益机构配置成爱心券,通过小程序发放到环卫工人手中。当环卫工人使用爱心券时,捐赠人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环卫工 人的用餐时间、用餐门店。
项目负责人雷茂锋说,通过数字化的轻量执行和具象化反馈,他们打通了商家服 务的链条,提升了公益执行效率。上线不到一年,爱心餐仅在深圳已经捐出近 50 万份。
公益就在平时,公益就在我们身边。
(三)
最后,怎么看?
对于公益,之前我也写过一些文章。中国人讲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公益毫无疑问就是福报。就“一花一梦想”,谈三点个人看法吧。
第一,公益肯定要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