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封信
1596年,明朝万历二十四年。
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笔给中国万历皇帝写了一封信,派遣使者约翰·纽伯莱出使中国,送给万历皇帝。
信中有不少恭维的话,但核心只有一句:我西方诸国君王从相互贸易中所获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属陛下之人均可获得。此利益在于输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输入吾人所需之物。
就在这一年,英格兰海军刚刚在爱尔兰海域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格兰成为了和西班牙平起平坐的海上强国。
也就是在这一年,明朝陷入财政危机,万历皇帝派遣宦官到各地任矿监、税监,激起士大夫阶层的反抗,皇帝与既得利益阶层在摩擦中相互损耗,整个国家陷入衰落。
在那个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年代,如果万历皇帝收到伊丽莎白一世这封信,并且对英国的崛起感兴趣的话,说不定会重视起海洋贸易,加强与西方的交流,从而改变中国衰落的国运。
可惜的是,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万历皇帝并没有收到这封信,约翰·纽伯莱在前往中国的途中遭遇了大风暴,这份信和出使船都葬身于大西洋底。
中国和英国第一次官方沟通,就此告终。
之后的三百年里,英格兰开始不断地在海外扩张势力范围,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殖民地遍布全球,掌握世界霸权,愈发繁荣强盛。
而中国经历了甲申之变后,开始彻底沉沦。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也许从英国使船沉没那一刻起,英国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落,再也无人能够阻挡。
1 伊丽莎白一世,英国的崛起之路
英国是如何崛起的?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几乎所有人都无法回避一个英国的君主:伊丽莎白一世。
1558 年,当伊丽莎白一世接过王冠之时,英国还远远不是日后那个“日不落帝国”,相反,是一个贫弱之国。
人口仅有400万,国家每年收入仅有20万英镑,但光负债就有30万英镑,内部民不聊生,苏格兰爆发起义,英国处于分裂的边缘,外部则刚刚经历了英法百年战争、红白玫瑰战争,国力受到重创,和西班牙还处于战争的边缘。
就像当年的枢密院官员所说的:
女王经济拮据,国家财源耗尽……军队缺少优秀官兵;国内法纪废弛,物价昂贵,商品滞销;法国国王一只脚站在加来,一只脚站在苏格兰,骑跨在我们的王国上;我们在国外有不共戴天的仇人,却没有坚强忠实的盟友。
为了改变这一被动的局面,伊丽莎白一世一辈子都扑在了如何让英国强大的励精图治之上。
第一步就是重商主义。
伊丽莎白明白,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像过去上千年那样光靠种地,是种不过大陆上的西班牙和法国的,要想强国,就必须走工商之路。
对此,伊丽莎白先是重申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国教会唯一的最高的首长”,干脆利索地转向了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
这样一来,国王的权力不再受罗马教廷掣肘,不仅斩断了外国势力利用宗教干涉英国内政的渠道,也使伊丽莎白一世可以不受干涉地推行自己的政策。
比如下令发展本国纺织业和新兴工厂手工业,工人不够?那就颁布《救济法》,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人,国家停止救济,必须要到企业中去通过工作的形式换取生活所需的金钱、物资。
政府投资的钱不够?那就垄断!伊丽莎白女王时期授予了55项垄断专利权,包括矿山、煤炭、玻璃、盐、铁、肥皂、毛料、盐、纸、铁、硫磺等等,就连上厕所拉屎用纸擦屁股,都得交专卖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