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获奖名单,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些获奖的年轻人,将改写中国科学的未来。
今年已是第四届,又是5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在未来5年内,他们每人将获得腾讯颁发的3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4年下来,就已经有200名青年科学家;10年,则是500名科学家。
以第四届这50位获奖科学家为例,最年轻的只有31岁。
记得去年,我还开玩笑说,我们将很快看到第一位获奖的90后科学家。今年就实现了,这也是科学探索奖第一次颁发给90后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女科学家。
2,获奖单位更加广泛,有16家机构第一次产生了获奖者。
尤其是第三点,这应该也是今年科学探索奖最大的亮点,即从9个领域变成了10大领域,也是鼓励青年学者探索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工作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研最前线。
这次获奖的5位医学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分别是研究“降级”大肿瘤、多器官衰竭机理、预防蚊媒病毒传染病、干细胞再生治疗眼科疾病、中国最大食管癌队列等医学科学领域的基础性问题。
看不懂没关系,但我相信,他们的研究,将最终造福于我们。
尽管年轻,但他们的前景都不可限量。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说,这个奖励,不管是对内地科学家还是港澳科学家,都是他们人生历程中无法忘却的纪念。
我甚至还觉得,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历史意义,或许过10年、20年后,我们会看得更加清楚。正如诺贝尔奖对世界的影响,肯定不是在1901年,而是在很多年之后,乃至于今天。
1,他们还年轻,还没有功成名就,多少还有些生活的压力,但这笔不菲的奖金,可以让他们摆脱经济的压力。
2,他们就可以心无旁骛,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以我们国家的机会和他们的才智,不排除在未来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3,这更是一种激励,毕竟,这是中国科学界的一次大奖,将激励更多的青年人投身科研、开拓创新,甚至改变青年科研的生态。
受益的不仅仅是个人,对中国科学、中国未来而言,也是功德无量。
或者可以说,“科学探索奖”,也是当下最具特色和活力的中国科学大奖。
担任“科学探索奖”顾问委员会主席的徐匡迪就说:“科学技术的自立自强,关键是靠年轻人,‘科学探索奖’做了非常好的工作,我们要持续扶持年轻的科技人才创新,为国家做出更多新的贡献。”
甚至我认为,他们中有些获奖者,终有一天,将能问鼎国家最高科技奖和诺贝尔科学奖。
一个是国内最高成就的科学大奖,另一个是世界最有权威的科技大奖。但,这两个大奖,也有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耄耋之问!
我看到,中国科技网此前做过一个统计,以国家最高科技奖为例,从2000年至2014年,在历届最高奖得主中,获奖时年龄最小的为64岁,最大的为95岁,平均年龄约为82.8岁。
看相关资料,在1901-2017年间,所有诺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为59.6岁,如果撇除掉意识心态色彩更重的和平奖和文学奖,科技奖得主的平均年龄,估计也超过了60岁。
年长有年长的优势,他们的科研成果,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但换一个角度看,那时的大奖,是对他们成就的肯定和追认;但年轻科学家,有时更需要肯定和鼓励。
毕竟,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获奖时,也不过30岁出头。我们很多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实际出成果的年龄,其实也很年轻。
从某种程度上,钱似乎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中国发展到目前阶段,各种教育和科研经费,还是比较充裕的。
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就认为:“痛点还真不是缺少研究经费。我采访的这批人确实在各自领域做得不错,五年内基本上可以拿到1000万左右的经费,支持他们做前沿的冒险研究。”
但很多青年科学家回国,还是有不少顾虑,而且,即便回国的,也存在“王立铭之问”——回国后,到底是什么东西限制了你们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百二十地投入到前沿的、自由的、甚至是冒险的研究里去?
实际上一个非常真实的痛点是,安家在一线城市导致的生活压力。我把每个人付了多少首付,拿到多少安家费统计了一下,算出来平均缺口大概在200万元左右。尤其是面临这三五年的房价,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此外,还有一个症结,也是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科学家报销问题。
“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不是在去报销的路上,就是在报销”……科研经费管理,在折腾着科学家,成为浪费科学家精力、制约科研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一些科学家稍有不慎,还很不幸成为反面案例,付出惨重代价。
“科学探索奖”最好的方面,就是直接奖励到人,费用完全自己支配,自然也就不需要考虑发票难题。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科学探索奖”发起人饶毅曾说,“回顾这三年,奖项评选出一批成果丰硕、潜力可期的获奖人,支持他们探索、探索、再探索,对中国、对世界做出有益的贡献。”
比如,周欣,2019年获得首届“科学探索奖”,2020年,即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 物”。疫情期间,他和团队在全球首次实现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无创评估。
同一年获得“科学探索奖”的中科大教授陆朝阳,大家更熟知的身份,是推出九章光量子计算机的青年科学家,看到一条新闻,他说已把九章光量子计算机从之前的76个光子增加到了113个光子,比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
还有,浙江大学教授李铁风,去年3月以“万米深海操控软体机器人”登上《自然》杂志封面;国科大教授魏勇,在 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中担任首席科学家助理……
今年的获奖者,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范宣梅,在得知自己获奖时,刚熬过几个通宵。她负责强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机制与预测研究,四川泸定6.8级地震后,她不断提供自己的灾害预测结果和受损房屋道路解译数据,服务震后救援的“黄金72小时”。
他们都是“科学探索奖”的得主,他们也都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科学偶像的激励,“科学探索奖”的表彰,可能成就下一位科学领域的大家。
但“科学探索奖”要行之长远,就必须有科学的评价体系。
据介绍,在今年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有超过900位各国院士,30多所著名高校校长参与。
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20多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参与其中。
说明了“科学探索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赢得了世界的声誉。
据介绍,今年的评审,每个细分领域的小同行专家,不少于7人,回避关系设置得也更为严格,师生要回避、亲属要回避、同事也要回避,而且,论文合作也需要回避。
而且,对评审过程中“打招呼”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谁“打招呼”谁就“出局”。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科学探索奖”监督委员会主席钱颖一介绍说:“今年‘科学探索奖’评审工作全过程严谨有序,对个别‘打招呼’的申请人进行了严肃处理。申报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影响评审工作的独立、客观和公正,一经查实,即取消当年参评或获奖资格。”
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只有客观、公正,“科学探索奖”才能越来越远。
前面说了,奖励青年科学家,我完全理解,特别赞成。杨振宁先生就说过,做科研最难的,就是这个年龄阶段。
但我更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奖励,打破年龄限制,毕竟,在科学面前,不应该有论资排辈,也不能有年龄划界。
45岁以下,你就有机会获得奖项;45岁以上,哪怕你更有潜力,你却与奖项无缘,我总觉得,这是一件憾事,更对这些科学家不公平。
我们也看到,情况确实也在变化,腾讯后来又推出了新基石研究员激化。超过45岁年龄的科学家,可以申请新基石。
这就对了,两者相结合,那就全覆盖了。中国科学家,就看你们的了。
不是我不支持捐献,那些老科学家,哪怕一生清贫,拿到大奖后,第一时间就捐献出来,我特别特别感动,他们的情操和境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但我更希望,奖励就是奖励,就是要鼓励获奖者自由支配,最好就不要再捐献出去。如果捐款形成惯例,这就会给其他人无形的道德压力。
中国科学家,你心安理得享受这笔钱,其价值不比你捐献低多少。
“科学探索奖”奖金不菲,每年50人,每人300万。
但我总觉得,科学重奖,多多益善。作为腾讯,要注意奖金的保值增值,就像诺贝尔奖,每年的奖金是变动的,但总体是增加的。
当然,我更希望,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加入进来,让我们的科学基金更加丰厚,奖励更多优秀的科学家。
这是公益,也是第三次分配。所以说,中国需要更多杰出的科学家,也需要更多的腾讯和马化腾。
当然,第三次分配,前提是自愿。更多企业和企业家投身公益,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对中国的未来,我想,绝对是事半功倍的。更重要的,这会形成一种尊重科学的社会风气。科学家,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真正的明星。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