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从9月中旬开始一路上涨,冲上了114的高点,这是从2002年以来的高位。同时,全球主要货币汇率也相对下跌,包括欧元、日元、英镑与人民币。
于是,有些人开始担心,人民币汇率破7了,然后又破了7.1,再过来破了7.2。不过,这两天随着英镑汇率止跌,人民币汇率也稳定下来。
加上中国央行也出手干预,人民币汇率也回升了一些。
重点在这里,人民币汇率下跌,是不是表是中国的经济变差了?是不是中国也在被美国收割?
这两大议题在这几天困扰了一些人。
中国的汇率政策是,人民币汇率是参考一篮子的货币,主要是根据中国的对外贸易,与投资往来的关系,加上一些权重而决定的。
好比说,如果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有40%以美元计价。那么,美元在这一篮子货币的权重就有可能是40%。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政策,是于2005年7月开始实施。
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的货币, 这是一项进步,但同时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渐渐地融入由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经济。刚开始也只是在一些重点区域发展民生工业,轻工业。但是,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对外贸易很快就追上了所谓的亚洲四小龙。
1992年,中国大陆对外出口金额首次超过台湾,此后更是飞速增长。
以至于,到了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时期,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产生了巨额逆差,而且是逐年扩大。
美国开始指控中国政府,刻意让人民币汇率低估,对美国进行不公平贸易,因而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那几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很大,中国也因而派遣代表团赴美采购,等于是消一消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气。
这就是为什么当时有那么一句话,中国要出口8亿件衬衫,以换取美国一架波音飞机的说法。
当时的美国,迫使中国增加采购美国的商品,然而,中国方面却觉得委屈,辛辛苦苦做了8亿件衬衫出口,才能够换取美国一架波音飞机。
从那之后,美国几乎每一年都会跟中国谈论人民币汇率低估的事情。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此后,中国对外贸易更是每年以20%几的速度增长。然而美国对人民币汇率低估的指控如影随形,从来没有放松过。
于是,在2005年进行汇改,改为人民币汇率是参考一篮子的货币。
但是,就算是中国改变了汇率政策,美国就因此放过中国了吗?没有。美国持续攻击中国的汇率政策,也曾多次指控中国操纵汇率。
2015年的夏天,中国出现了股灾,上证指数从2014年7月的低点,大约2000点,上涨到第二年6月的5000点,突然间像跌落悬崖般的下跌。
然后到了12月,美方趁着中国陷入股灾的难题,等于是乘胜追击,人民币遭受国际对冲基金,金融大鳄的狙击。
这一场人民币汇率战,一直打到第二年的年初,由中国央行出手,一次性地断了国际炒家的路,才迫使他们收手。
这一次中美双方在股灾与人民币汇率的交手,也同时断绝了美方向中国收割的企图。美联储在那一阶段的加息循环,只加到了2.5%,跟以往相比只加了一半,也就是说,那一次的美元回流过程并不顺利,只回流了一半。
从那之后,美方就很少在人民币汇率方面说事。
只有比较明显的一次,发生在2019年的8月。那一次是中美贸易战打得很激烈的时候,中美双方的关系跌入冰点。
由于特朗普不断的加征中国商品的关税,也因此导致人民币汇率下跌。特朗普那时候暴怒异常,指责中国让人民币汇率下跌,是为了要规避美国对中国商品所加征的关税。
其实,中美贸易战,美国向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因而影响了中国商品对美国的出口。这时候,人民币汇率下跌这是正常的现象。特朗普对此气愤异常,没有什么道理。
特朗普的意思好像是说,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加征关税。中国必须要乖乖地领受,不能抵抗。这是特朗普的思维逻辑。
也就是说在人民币汇率方面,这几年美国已经奈何不了中国,美国差不多是放弃了,不再用这种手段来压迫人民币升值。再加上中国守着人民币是参考一篮子货币的说法。
而实际上,人民币也的确是在一定的区间之内浮动,美国奈何不了中国。
既然美国奈何不了中国,为什么有些人还担心呢?这是不必要的担心。中国的经济体量如此庞大,只要中国的对外竞争力不变,美国就奈何不了中国。
当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对疫情的防控如此谨慎的原因。归根结底,人民币汇率只是中国竞争力的一部分,而且,这个比例要越来越小。中国的竞争力是在于自己的工业能力,与生产力,而不是单单依靠人民币汇率。
其次,所谓的参考一篮子货币,妙就妙在这里。
其中的权重是如何分配比例,如何定义权重,这都是中国政府说了算。有谁清楚这是怎么计算的?没有,怎么计算的是中国政府说了算,中国央行说了算。
因此,在有必要的时候,中国央行可以随自己的意思调控人民币的浮动区间。如果没有必要,就任由人民币自己上下浮动,这就是整个精妙的地方。
在这个浮动区间之内,全球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插手,指责中国。中国也有足够的力量,在必要的时候调控人民币的涨跌。
那么,什么是中国所容许的浮动范围呢,或是说,中国所认可的,人民币汇率的区间目标?
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许多事情都是相对的。今天的国际汇率是以美元为主,只要美元仍然是国际上最大的流通货币,只要美元霸权还在,世界各国都要盯着美元看。
因此,当美元强势的时候,就象是现在,虽然人民币比美元弱,但是,只要人民币比其他的主要货币强一些,就可以了。
好比说,日元汇率从年初的115,下跌到144,跌幅是25%,那么人民币汇率的跌幅低于25%就好了。我们计算了一下,人民币汇率今年下跌的幅度是11.9%。不到日本汇率下跌的一半。
同时期欧元汇率的跌幅是13.6%。欧盟并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竞争者,但是,人民币的跌幅仍然比欧元低。同理,英镑的跌幅是17.5%。
所以重点是,当美元指数强势的时候,当美方要进行收购的时候,人民币汇率会往前盯着美元看,往后面呢?只要能够领先一些国际上的主要货币,就可以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资产价格与对外出口方面保持一个平衡。
人民币只要比竞争对手的货币,保持稍微的强势,这样,就可以保有出口贸易的竞争力。但是,又不能够让汇率太低,以至于,造成人民币资产价格大跌。这里的资产价格包括了股市,楼市,债市,与中国企业的价值。
在这个论点上,一些国内的网评大致上是说,中国需要在保汇率与保资产之间做一个选择。
其实,还真没那么难,是有相当的弹性,只要前面盯着美元,后面再盯着一些竞争对手的汇率就可以了,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在面对美元强势的时候,不能够完全紧盯着美元,跟美元一样强势呢?
一来,当美元强势的时候,人民币汇率未必有能力跟得上。二来,如果人民币汇率也跟着强势,这会损害对外出口。
那又为什么,人民币汇率不能够太低呢?如果人民币汇率太低,这就会造成资产价格过低,一方面中国资产很容易被抛售,二方面,中国企业也有可能会被外资收购。
所以,这是多方考虑之下的平衡之道,有更大的战略意义在里头。这也是中国的中庸之道,国外人士是不会懂的。
另外一方面,如果不是因为美元霸权的缘故,中国也不需要盯着美元看。全世界也只有人民币有这样的能力,能够采取这样的中庸之道。
其他国家的货币就象是坐着荡秋千一样,被晃荡过来,又晃荡过去。或是像跷跷板,一下子被美元抛得很高,一下又被迅速降下来,只有被收割的份。
所以,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退而求其次可以保出口。
那么,什么是“进”可以抢收割呢?
跟美国抢收割的说法,是在一年多前提出来的,对于这两个说法,首先是美国的通货膨胀严重,不可能善了。所谓的通货膨胀是暂时的,那是美方掩耳盗铃,自我麻痹的说法。
第二个重点是,当通货膨胀来临时,在通膨的末期,往往会伴随着经济衰退,从而结束通货膨胀。
所以,只要中国那个小心应对通货膨胀,再加上当全球出现经济衰退的时候,中国预先准备,能够先于各国,从经济衰退中复苏。那么,中国将会处于有利的位置,美国往后就难以再针对中国。
然而,中国做了这么多的准备,难道只有应付通货膨胀,应对经济衰退吗?非也。
除了应付通货膨胀,从经济衰退中复苏之外,中国还可以抢收割,跟着美国一起抢收割。所不同的是,美国是抢。就象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候一样,美国企业在事后收购了个许多优质的亚洲企业。
然而,中国是用争取的,不是用抢的。虽然,我们在描述的时候还是用抢收割来形容。
中国开放自己的内需市场,改善国内的法令,改善国内的生产力环境,基础建设等,就是为了要吸引外国投资者,来中国投资。外国投资者来到中国,是为了中国庞大的市场,与优质的投资环境。
当然,对于陷入困境的国外企业,中国也可以伸出手来,双方谈合作。或是收购,或是合资、合作。
可能有人说,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抢收割的功效。
其实有的,这些年来,一直有国外企业来中国投资,或是购买中国的债券。
今年6月,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奔驰、宝马与奥迪,这是所谓的BBA,同时在中国举行新工厂的投产或奠基仪式,这是过去十几年未曾出现过的现象。
德国大众汽车也坚定投资中国,还有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两个多月前投资100亿欧元在中国湛江设厂。德国企业在今年遇到了困难,这是因为俄罗斯战争所导致的能源价格高涨,通货膨胀高涨的缘故。
这不是抢收割是什么?当然,我们要改一改说法,争取投资。
刚刚是看国际厂商,现在我们来看数据。
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496亿美元。
今年前4个月,美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53%。美国老是说要跟中国脱钩,但实际上,美国对华投资反而是增长了。
据中新社8月25日的报导,尽管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但今年流入中国的外资仍然是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前7个月,不少发达国家对华投资大幅增长。其中,韩国对华投资同比增速44.5%,美国、日本、德国对华投资也分别增长36%、27%和23.5%。
大家不要忘了,今年2月下旬,上海暴发疫情,一直到8月初才结束。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外资对中国的投资兴趣仍然不减。
那么,这不是收割,是什么?我们再一次更正,这是争取投资。更正两次之后,大家应该可以深刻理解。
从这里可以看到,不论是全球景气好的时候,还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甚至于将来经济衰退来临的时候,中国都可以“争取”外来投资,包括,收购一些海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