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George:摇摇欲坠的欧盟|2022-10-06

欧盟应该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经济体之一,根据OECD(经合组织)的统计,欧盟大部分成员国日均工作时长不超过6小时,其中德国日均工作时长仅为5.2小时,法国则为5.8小时。相比之下,东亚国家加班文化盛行,韩国日均工作时长为7.8小时,中国则为9.2小时。去欧盟旅游可以发现,很多员工在下午4点以后就早早下班,有些甚至开始享受一周四天的工作制。而且欧盟法律还规定各成员国必须授予员工至少4周的带薪休假,因此每到夏季和冬季欧洲都有大批游客去世界各地度长假。

但奇怪的是,虽然欧盟工作时间很短,假期又很长,但欧盟的人均收入及福利水平却明显高于勤劳的东亚人,欧盟人均GDP将近4万美元,西欧地区则超过5万美元,生活水准高于东亚的日韩地区,也高于我国沿海地区。为什么不爱加班的欧盟人均收入会高于热衷加班的东亚呢?一部分原因在于欧盟有老本可以吃,作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诞生地,欧盟在众多高科技领域依然保持优势地位,可以靠技术附加值从世界各地赚取利润。

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去30年里,欧盟享受了太多外交红利。

在中美俄之间骑墙,使欧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图片

1991年苏联解体后,欧共体失去了一个可怕的敌人,苏联的继承人俄罗斯奄奄一息,完全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战争。中国则加速改革开放,承接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此时的美国,正处于国力巅峰期,但由于意识形态和历史原因,美国仍将战略矛头对准中俄。欧洲人突然发现,他们获得了一个在美国和中俄之间骑墙的机会,利用美国和中俄的矛盾,来捞取经济利益。

俄罗斯有着丰富的能源,因此从90年代开始,西欧特别是德国开始大力推进欧俄能源合作。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上任后,针对德国本土油气资源匮乏的特点,施罗德将俄罗斯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为此他不惜冒着得罪英美的风险多次访问俄罗斯,奠定了德俄能源合作的基石。大名鼎鼎的“北溪1号”就是在施罗德的主导下修建的,该管道年输气量高达550亿立方米,足以满足德国一半的用气需求。为了保证项目进度,施罗德在卸任总理后还担任俄罗斯能源企业高管,维护着德国的能源生命线。

欧盟天然气管道分布图:

图片

凭借俄罗斯的能源管道,欧盟获得了极低的能源价格,在考虑海运费的情况下,欧盟的能源成本仅为东亚的1/2,这是为什么欧盟可以在人工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维持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欧俄能源合作,既让俄罗斯赚取了丰厚的油气收入,也让欧盟大幅压低了工业品生产成本。

东欧地区无险可守,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对欧盟始终是个威胁:

图片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对欧盟来说,俄罗斯虽然可以为其提供廉价的能源,但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也会对欧盟造成地缘威胁。东欧地区地势平坦,几乎无险可守,历史上欧洲经常遭到来自东面敌人的威胁(包括匈奴人、蒙古人、苏俄人等)。因此无论俄罗斯多么想融入西方,都会被拒之门外,因为西欧人知道,凭借地缘压制,一旦俄罗斯成功崛起,整个西欧加起来都不是对手,跟俄国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如果是在古代,欧洲人可能会尝试修建长城或者依靠河流(主要是多瑙河)来抵御东边的威胁。但在现代,欧洲人找到了新的办法,那就是投靠美国,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来抵御俄罗斯的威胁。

北约的存在,使欧盟节省了大量军费开支:

图片

 

欧洲各国军费开支占GDP比重:

图片

凭借北约这一机制,美国不仅为欧盟提供了核保护伞,还在欧盟部署了大量军队,依靠集体防卫原则威慑俄罗斯。在这种背景下,冷战后欧盟各国大幅削减了军费开支,大部分国家军费占GDP比重不到2%,远低于美俄。欧盟财政省下了一大笔钱用于给居民增加福利。不仅如此,开支巨大的驻欧美军每年还能拉动周边就业,可谓一举两得。

中国逐渐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图片

90年代以来,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成为世界工厂,这也给欧盟带来巨大好处。由于中欧之间没有地缘和历史矛盾,双边经贸往来飞速发展。2020年以来,中国持续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大幅压低了欧洲人的生活成本,使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低通胀时代。同样一件衣服,欧盟的人工生产成本可能是中国的4-6倍,中国制造,大大抬升了欧洲人的生活品质。当然了,作为中国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欧盟的进口需求也为中国创造了上千万个就业岗位。中欧双方可谓是互利共赢,算得上天然的合作伙伴。

因此过去三十年里,凭借俄罗斯提供的廉价能源、美国提供的廉价国防、中国提供的廉价商品,欧盟不仅维持了经济繁荣,也基本满足了国防安全需求。欧盟的外交政策也一直尝试在中美俄之间保持微妙平衡,反战主义和普世价值在欧盟内部很有市场,因为世界越和平,道德制高点的作用越大,欧盟就越能享受到这种巨大的经济好处。

用廉价能源对冲福利社会下的高昂人力成本、用美国的军事保护对冲俄罗斯的安全威胁、用廉价商品对冲宽松经济政策带来的通胀压力,依靠这种层层相扣的巧妙地设计,欧盟得以在经济和外交上实现了多重平衡,使其成为世界上生活质量最高的地区。工作强度远低于东亚,人均收入却不逊色于美国,成为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最吸引移民的地区。

欧元汇率表面上取决于欧美货币政策,实质上取决于国际形势:

图片

但欧盟的这套经济模式却严重依赖外交环境,中美俄关系太差或者太好都会导致这套模式的瓦解。在2018年以前,美国和中俄维持斗而不破的格局,欧盟尚可在两大阵营之间左右逢源。2018年之后,随着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走向全面对立,欧盟这套左右逢源的经济模式就越来越难以为继了。2022年俄乌战争,正式宣告欧盟骑墙政策破产,它将被迫在经济利益和安全需求中做出选择。长期来看,欧盟经济将无可奈何地陷入衰退之中,过去那种呼吁全球化、环保、平等的左翼主张很难再带来好处,整个社会右转成为必然。

事实上欧盟并非一个统一的国家,作为一个内部有残缺的政治实体,欧盟天生就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财政和货币不统一的问题,带来了南欧国家和北欧国家的矛盾;另一个是能源利益和国防需求不统一的问题,带来了西欧国家和东欧国家的矛盾。

南欧国家债务率(总债务占GDP比重)普遍偏高:

图片

作为一个联盟组织,欧盟虽然有统一的央行和统一的货币,但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欧元成立以来,德国等北欧国家凭借强大的制造业竞争力,把南欧(特别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国家的工业全部挤垮。由于采用统一货币,希腊等国无法依靠汇率贬值等手段维持产业竞争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本国产业被悉数摧毁。不仅丧失了大量就业岗位,也失去了重要的税收来源,不得不走上了举债维生的道路。这也是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如果是在中国,凭借统一的财政制度,在对外开放中受益颇丰的沿海地区每年必须向中央缴纳大量税收,中央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扶持中西部地区,以维持区域平衡。如此一来,中西部地区虽然面临人才和产业流失的问题,但也能通过财政获得一定补偿,这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局面。但欧盟的问题在于,最大的受益者——德国、荷兰等制造业强国,拒绝对南欧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德国人将欧元诞生后的经济奇迹视为自己的功劳,并将区域分化的原因归结于南欧人的懒惰,尽管德国人的工作时长比南欧人更短。这引起了2010年欧盟内部的第一次分裂,希腊、意大利等国差点退出欧元区。直到最后德国才勉为其难牵头推动高达数千亿欧元的财政救济,但条件是希腊人必须实施财政紧缩方案。欧债危机算是得到初步解决。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George:摇摇欲坠的欧盟|2022-10-0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