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大桥,俄罗斯20年来最大的政绩工程、向大海天空要来的“领土”,突然被炸!
这是测试俄罗斯战略底线的最尖峰时刻,它的测试结果,将决定俄乌战局的落地方式。
1
但是,接下来的基辅大撤退、乌克兰连续反攻、基辅方面披露的俄方伤亡的反差数据,以及俄罗斯后来的部分总动员(实际上从侧面印证了基辅数据的可靠程度)等一系列情况,让世界再次震惊不已。美欧认为自己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俄罗斯,美国北约的将军们,纷纷承认自己在这场战争的进展上,看走了眼。
局部的问题,往往是整个系统的反应。战场上的成败,有可能是后面更大的某种问题的体现。
重估俄罗斯的时刻,对美欧来说,是必然要来的。
2
与世界第二核武大国发生战争,是一件令很多人心生畏惧的事情。
这种畏惧之心,对欧洲来说,有着更深刻的历史渊源。
从拿破仑到希特勒,法德两国都被俄罗斯打败过,德国则是被苏联占领过,作为今天欧盟的两大核心领导国家,历史深处种的是对俄罗斯的惧与畏。即使是二战胜利之后,西欧也是一直在前苏联的核威慑下,战后直到苏联解体的50年来,西欧的军事爱好者们,喜欢设想如何应对苏联钢铁洪流,从广袤的欧洲大平原上,平推过来。
因此在俄乌战争之初,法德两国的反应,是有很多模糊暧昧之处的。
即使是美国,也是担心俄罗斯的核武。
这个世界上,唯一曾与美国走到核战边缘的是苏联。
那就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当时,苏联将几十枚导弹运到古巴,这些导弹都携带核弹头,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20倍以上。1962年8月,美国情报机构发现了这些已经部署完毕的导弹。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向美国和世界发表广播讲话,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撤走导弹。
10月24日,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美舰从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个弧形,封锁了古巴海域,拦截在潜艇舰队保护下、正驶向古巴的苏联船只。
美苏舰队在海上迎头对抗,核大战一触即发,当时美方准备付出8000万以上伤亡代价。
最后时刻,赫鲁晓夫后退了,美国总统肯尼迪也是惊魂方定,危机平息后与夫人相拥而泣。
核大国在关系本国利益的重大时刻,会考虑核打击。这是美欧对俄罗斯的最重要疑虑。
而基于对核武的担心,那么与核武国家的常规战争,也变得很不明智,因为常规战争若失败,有核国家最终可能走向仍核弹。基于这种推理,那么与核武国家的常规战争,就不可能获胜,核武国家必然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