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凄厉的喇叭声,突然,在白雪皑皑的月夜中,成群的穿胶鞋的共产中国的士兵出现了,他们前仆后继就像一群殉道者,他们视生命为儿戏铺天盖地的涌来……….。」
——大卫·道格拉斯·邓肯
上甘岭,它之所以能守住,我们先撇开一些客观因素不讲,在物理上制约美军胜利有两个主因:
其一,美军当年没有好用的夜视仪——进攻的美军「尖刀师」第 7 师,它的伤亡有 87% 发生在夜间,韩军的第 2 师有 85% 的伤亡也发生在夜间。
驻韩美军的所有部队,他们皆讨厌「中国的月亮」,而韩军最怕的就是黄昏来临。
暗夜,它是联合国军的官兵警惕性最高时段了。
志愿军最喜欢的夜战+肉搏模式,它大多在此时发生:
一个多月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各部几乎所有的反击及攻势全部在暗夜中完成的。
夜战+肉搏,它是联合国军最短的短板。
其二,志愿军可以持续「添油」,这也是最终获胜的主因之一。
上甘岭战役开打的头 7 天,做为防守方的志愿军第 45 师,也就是我国豫西北老乡们俗称的「老二团」,他们的战斗人员就近乎全部打光了。
崔建功的这个 15 军下辖 45 师,它拢共有 21 个步兵连队(多为加强连,多数连队的人数超过了 200 人)。
我们都知道,在上甘岭战役之前,像志愿军第 15 军及第 50 军这类的「二流」部队,彭德怀总司令是不怎么待见的,一直让他们扮演打酱油的角色。这哪像「万岁军」第 38 军及接替第 15 军继续防守上甘岭的刘邓王牌部队第 12 军那样受重用。
故而,15 军的崔建功师被放到了「最不可能发生战斗的地方」——上甘岭。
上甘岭,它相对于紧紧相邻的右翼西方山来说,它属于山高坡陡,「易守难攻」之地。
而西方山,它的地势就比较平缓,其北面正是我方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平康谷地。
此地十分便于美军机械部队展开攻击,战略位置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志愿军 15 军和志愿军的王牌第 38 军,这两只部队均把自己最能打的硬茬部队(15 军派的是最能打的向守志的 44 师)叠加安放在此处,我志愿军全部坦克部队及重炮部队的主力也均在此地大纵深层层设防坐等美军来攻。
可是,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狡猾的范佛里特却在最不可能开打的地方——上甘岭开打了。
直到上甘岭战役爆发的第四天夜里,秦基伟才终于判明,认定:
上甘岭,它才是联合国军真正的主攻方向(而不是佯攻)。
其实,在上甘岭战役发生前已然出现了反常征兆,却没有引起我方足够重视:
就在战役前 3 天,我军防守的两个高地的对面,韩 2 师同时有两名韩军(营参谋李正球、下士李朝东)穿越火线跑来投诚,他俩都坦露出上甘岭将在近期发生大战。
这也太巧合了吧!秦基伟等我军高层均觉得这是「蒋干盗书」式的反间计,没有予以认可。
另外一反常是:美军特种兵大队抓走了我军 3 名前哨。
(美方资料解密:这三名岗哨,其中一名是原国军老兵,1949 年于成都加入共军,属于主动投敌,另外两名岗哨一死一俘,他们都经过激烈搏斗。美军选拔的特种兵们身高都接近 2 米,在与一瘦弱小个子中国哨兵搏斗时,他俩一直从山腰打到山底后,该中国人才当场窒息死亡)。
第 15 军,它在上甘岭战役发起的 9 个月前,既在第五次战役撤退掩护途中被数次重创,随即补充了一大批刚刚运到朝鲜的四川仪陇县、中江县、铜梁县、金堂等县的新兵。
写到这,我本人先要「地域黑」一下川人。
我常常疑惑,川人是那么的爱安逸,那些「耙耳朵」们,一天到晚就琢磨着怎么把食物搞的麻辣一点,可是,为什么他们一旦走上血肉横飞的战场上,就性情大变,一副视死如归、死不旋踵的样子呢?
你只需稍稍瞟一眼志愿军特等功臣名录,那满满的一大群四川人的名字让你印象十分深刻:
他们普遍的而不是特例地以身堵抢眼、用胸脯堵住美军往外推的爆破筒,跳进敌群拉响手雷炸药包、他们战至最后一人死战不退、不死不休…..
就是这群刚来朝鲜,入伍尚不足 1 年的新兵们,让相对弱旅的第 15 军,至此一战成名,昂首迈入我军主力部队、功勋部队的行列中去了。
我们的崔建功师,它在弹雨中硬扛硬顶直熬到第七天午夜零时,他们发起了一场十分悲壮的「总攻」,用秦基伟的话来说:婆娘娃娃都上去了。
崔建功把他的最后 6 个仅剩的完整连队全部投入了这场战斗。(这群人里其中就包括黄继光等 3 名特等功臣。)
时间来到第八天。
早晨 5 点左右,志愿军 135 团 6 连终于赶到天亮之前,炸毁了由 7 挺机枪防守的美军最后一个地堡。
(这个美军集群火力点,就是由原志愿军的著名 0 号坑道改建而成的,就在 2 天之前,它在美 7 师用火焰喷射器围攻下而易手的。就在那天中午,已坚守了三天的 20 多名志愿军战士在 134 团一营长李正庸带领下误判形势,仓促突围中纷纷烧死在坑道外从而失守,最后他们仅有 3 人突围成功,我军今夜再夺此地,造成黄继光等数十人为之而牺牲)。
第 45 师第三次全部夺回了上甘岭所有表面阵地。
早晨 5 点半左右,天色渐亮,美军第 7 师随即开始发起进攻。
这 7 天的表面阵地争夺战,美军的进攻模式基本上是西点教科书式的——
首先炮火准备:
40 架来至汉城的 B26 重轰炸机编队,以 4 架为一横排依次的倾泻重磅航弹,地毯式轰炸一轮。
这其间夹杂着 10 架志愿军最讨厌的 P51「野马」和 F84「油挑子」,它们低空盘旋「精确打击」那些在弹雨硝烟中志愿军尚存活的火力点,以此拉开了进攻的帷幕。
紧接着美军 17 个炮兵营共 320 门大口径重炮+29 辆坦克再轰击一个小时。
这些美军重炮群炮弹弹着点异常精准,他们在此战役打响前整整用了三天时间来不断校正射击诸元,上甘岭两个山头每一米都已经标注了射击代码,同时,低空盘旋的炮校机也不断及时指示新发现的轰炸目标。
万幸的是,这时美军的弹药稍显不足?范弗利特原准备用七天时间「饱和地毯覆盖」整个上甘岭,可是因为 10 天前,他们为了支援韩 9 师在白马山防御万岁军 38 军的进攻而消耗弹药过大,目前弹药量「仅仅够饱和轰击 4 天了」。
美军发起进攻的这个第 7 师,它被美军誉为「滴漏师」,也就是说他们把握战机机会异常精准。
该师在第五次战役时,敏锐的发现我军 180 师和我「广东团」反应迟钝孤立且靠前布防,迅速就把 180 师战场切割出来,他们与美 24 师和韩 2 师一起合围了志愿军 180 师,它们在合围了志愿军郑其贵师后,这三个师又伙同韩 9 师,共四个师马不停蹄采用德军曼斯坦因的集群「坦克劈入」战术直指军事重镇——铁原。
防守铁原的志愿军 19 兵团傅崇碧的 63 军,这个断粮已 4 天的部队,军、师首长和战士一样穿着大棉袄在酷热的大夏天作战(志愿军全军所有夏季单军衣、鞋、豆油..…全部在三登总库区被美机炸毁殆尽了),他们近期主要依靠煮桑叶汤维持体力。
顺便说一句,这一时期的志愿军普遍患有夜盲症,其它部队「喜欢」喝松树叶(针)汤来防止夜盲症发生。
63 军采用了大纵深防御,并首次「发明」了坑道战,经过浴血拼杀 13 天,总算迟滞了美军大规模坦克集群进攻,至此,美军坦克部队再也不敢在半岛上尝试这个二战德军娴熟且屡试不爽的集群战术了——美军只能把坦克分散开来给步兵当移动火力点使用。
这次上甘岭战役,打满全场的美 7 师与韩二师又双双赶来参战。
在上甘岭约 4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战役发起的前 7 天里,志愿军的阵地上每秒要落下 6 发重磅炮弹,也就是每天 15 轮地毯覆盖一遍、一遍又一遍……
炮弹具体有多密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