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
当中国在与新冠疫情拼死决战的时候,西方国家在做什么呢?
它们在冷嘲热讽,在冷眼旁观,在落井下石。
武汉封城,
它们说我们这是侵犯人权;
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时,
它们说这是中国版的“切尔诺贝利时刻 ”;
当日本人好心提醒欧盟国家要重视新冠疫情时,一个意大利官员居然说,这是黄种人才会感染的疾病。
3月新冠疫情陆续在西方各国爆发之后,这票号称应对流行病准备最充分的国家的表现让人瞠目结舌。
美国,川普在疫情之初的表态:
——“我可以代表美国说我国疫情尚在掌握之中”
——“没什么需要恐慌的”
——“新冠病毒会奇迹般地消失”
——“新冠病毒是民主党的新骗局”
——“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做好了准备;我们有全球最好的专家”。
英国:
3月12日,英国首相公布了英国的防疫政策:“群体免疫”策略。
“让英国绝大部分的人感染新冠病毒,这样虽然会有一部分人会因此死亡,但是绝大部分的人将会活下来,并且获得抗体,从而获得群体免疫力。”
日本:
2月初,日本厚生劳动省大臣加藤胜信公布了日本的防疫策略:从预防感染的政策角度来看,为所有人实施PCR检测并非有效对策,需将有限的检测资源集中用于有重症化风险的患者。
瑞典
严格执行“群体免疫”政策,好吧,就是躺倒任由病毒蹂躏。
德国
德国采取典型的缓解策略: 强调新冠肺炎不可能被完全阻断, 采用大流感的管理模式,全民教育,降低社会活动度,通过家庭自我防护,降低疫情传播,主要注重对重症病例的救治。
——我们都认为西方国家都有一套完善的疾病防控机制 ,包括信息采集、追踪、疾病监测与收治等等。
但是新冠疫情在欧美国家爆发之后,我们眼珠子都掉了一地,这些发达国家不仅社会治理极差,基础设施不行,连基本信息采集都错漏百出。
当全世界都在新冠疫情里打滚的时候,率先取得抗击新冠疫情胜利,并且率先恢复生产的中国向全世界,甚至包括前期落井下石的国家不计前嫌地伸出自己的援手。
我们向几十个国家派出医疗队与专家小组;
我们给上百个国家提供天文数字的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物资;
我们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亿美元;
我们承诺自己研发的新冠疫苗将作为公共卫生产品提供给全世界;
人在做,天在看!
所以,当全世界因为疫情导致经济陷入停摆之时,中国经济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1962年的印度
参考我的回答:「以为会碾压,结果被秒杀」 的例子有哪些?
在外交领域,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印度一方面步步蚕食我西藏领土,但是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却与中国保持不错的关系,包括是率先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为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毛泽东评价),在联合国一直坚定地支持新中国恢复合法席位,在大多数时候都对中国反对美帝的斗争表示支持。
基于上述原因,新中国将印度定义为朋友,对于印度在边境的蚕食一直保持克制的态度,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双方的边境争端。
但是,只要涉及边境争端印度立刻就变得胃口大开。
1959年3月,我军在西藏取得平叛战争的胜利,打掉了中外反动势力阴谋割裂中国的社会基础,使印度幻想的“缓冲国”的企图破灭。
1959年3月22日,在平叛战争结束的当天,印度总理尼赫鲁正式给中国总理周恩来写信,提出了大片领土要求。
尼赫鲁不仅要求将已被其非法占领的东段边境“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平方公里和中段边境2000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印度,还要把西段边境一直在我国政府有效管辖下的阿克赛钦 等地区33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也划归印度。
尼赫鲁开口就要新中国划出1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给印度,这样的要求中国肯定无法答应。
1960年4月19日,周总理协同外交部长陈毅亲自飞到新德里准备以最大的诚意来解决中印边境争端问题。
当时周总理给印度带去的条件是非常优厚的。(审核不过,省略谈判内容)
但是,即便中国如此优厚的条件印度方面也不同意,印度的条件不但要中国承认已经被印度侵占的土地,而且坚持要把实际被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 33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也划归印度!
1 内忧外患
写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觉得不太理解——为啥当时中国如此软弱,面对印度咄咄逼人的蚕食不但步步退让,而且准备放弃已经被印度蚕食的土地?
原因很简单,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极度困难的时候。
在国际上,美国对新中国实施全面的贸易封锁,同时在金门进行军事对峙;1959年中苏因为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事件彻底翻脸,苏联不但撕毁所有援助中国合同,还撤走所有援华专家,同时我国还要归还因为抗美援朝战争所欠下的巨额军事债务。
在国内,因为大跃进的影响与大面积自然灾害,出现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国民经济极度困难。
正因为上述原因,中国当时实在没有能力在后勤补给困难的中印边境与印度开战。
印度的情况恰恰相反,当时印度是全球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亚非拉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支持印度。
因为印度在发展中国家巨大的影响力,所以美苏两国都争相拉拢印度,给印度提供巨额的经济援助,苏联甚至表示,愿意为印度提供边境战争所需的军火。
一个内忧外患;
一个春风得意;
因为上述原因,所以当时印度才狮子大开口,向中国索取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印度要价太高,所以本次双方谈判不欢而散,印度也因此失去了在中印边境争端中占到最大便宜的机会。
2 隐忍中的机会
中印边境谈判谈崩了之后,中国在边境继续保持克制,为了避免在边境冲突中擦枪走火,中国再次从实际控制边境线后撤20公里,在这20公里范围内中国边境部队甚至不巡逻、不打猎、不剿匪。
对于中国的忍让与克制,印度步步紧逼。
中国后退印度就前进,遇到中国边境哨所,印度就在中国哨所后面建立哨所,然后逼迫中国边境部队放弃哨所,再次后撤。
从1960年—1962年,中国又继续忍耐了2年,在这2年里,印度继续蚕食中国领土。
不但将麦克马洪线南部藏南地区全部占领,还在多处地段越过麦克马洪线继续侵占中国领土。在西段边境,印度也保持咄咄逼人的态势,逼迫中国边境部队不断后撤,侵占我阿克赛钦地区部分领土,包括现在存在争议的加勒万河谷地区、班公湖地区当时都被印度全部侵占。
中国隐忍到1962年终于等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就是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7月,苏联决定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并且向古巴提供伊尔-28喷气轰炸机,苏联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由苏联船只运送,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同时,3500名军事技术人员也陆续乘船前往。
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在广岛的原子弹大20或30倍的核弹头。经过伪装的第一批武器是在7月下旬用商船运抵古巴的。
直到1962年9月2日,苏联才公开宣布,根据苏古两国达成的协议,苏联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家。此时,苏联武器和专家的运输计划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声。
古巴境内的苏军导弹部队(来源:搜狐网)
1962年10月美国侦察机发现了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导弹。这个近在咫尺的导弹部署给美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962年10月22日晚上7点,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
肯尼迪发表讲话之后,美苏两国剑拔弩张,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核战争阴影之中。
突然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让美苏都无暇东顾,经历了多年隐忍的中国终于等到了用武力反击印度入侵的时间窗口。
无独有偶,在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之前的10月1日,印度也恰好制定了代号“里窝那”的作战计划,准备发动大规模军事攻势彻底驱逐“侵占印度领土”的中国军队。
3 奇葩部署
战争对于国家而言不是一时冲动拍脑袋的决策。
在中印边境发起自卫反击战最大的困难还是后勤问题。
当时西藏没有铁路,进藏只有一条环境恶劣的公路,在中印边境很多地方连公路也没有,所有装备、弹药、粮食都只能靠人力往边境送,这样的后勤条件注定只能打一场时间很短的有限战争。
那么,在有限的时间能打败印军吗?
当时毛泽东就问了这个问题。
结果很意外,从总参谋部到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中将都认为很有把握击败印军。
战争还没开始,我军为啥就对一个从未交手的对手有战而胜之的把握?
这个与前期我军对印军部署的侦查结果有关。
两军交战一般来说任何一方都要构筑一道严密并且有纵深配置的防御体系。
这个有纵深配置的防御体系非常重要。
打个比方,大家都去过电影院,电影院的座位都是密密麻麻交错设置,这个电影院的座位大致就是一个有纵深配置的防御体系。
其基本原理是这样,你攻击第一排人员的时候,后面两排的人员不但可以迅速支援第一排战斗,而且可以保护第一排的后面,不让敌人绕到第一排后面去夹击第一排的人员。
另一方面,即使你击溃了第一排的防御,后面还有若干排防御,你的冲击动能总有衰竭的时候,这种有纵深配置的防御体系可以确保即使前面几排被冲开,也不至于整个防御体系崩溃掉。
但是对印军部署的侦查结果却让我军高层大吃一惊。
因为印军的防御部署松松垮垮,简直就是一个四面漏风的漏斗!
我们还是用电影院的座位来比喻。
第一排座位,印军部署兵力最多,但是分散成互不联系的若干个孤立据点;然后第2、3排座位根本就没人!第四排某一些点上印军再次部署一大堆兵力,接下来第6、7、8排还是没人,到第9排才在一些点上再次部署一大堆兵力(后面有作战示意图)。
这样奇葩的防御部署简直就是为我军提供了无数穿插迂回机会!而我军恰恰是最擅长打穿插渗透战术的军队!
在朝鲜战场,装备居于绝对劣势的志愿军就是靠无处不在的穿插渗透将不可一世的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现在印军的部署比美军更业余更松懈,这如何不让我军从上到下都对未来的战争充满信心?
那么,为什么印军部署如此松懈?
四个原因。
第一是客观原因。
中印边境地形恶劣,除了几条山谷自然形成的道路,其余地方不是雪山无人区,就是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这样的地形要构筑一条完整的防御体系客观上确实困难。
第二与印度前线指挥官有关。
印度东线前线指挥官是考尔中将,这哥们没有任何实战经历,但因为是尼赫鲁的亲戚,所以官运亨通,在1962年担任印度东部战区第4军军长,负责整个东线作战。
当时印军内部对考尔中将提拔太快很有不同的声音,但是被强势的尼赫鲁一律无视掉。
考尔中将
(来源:新浪网)
按:中印边境反击战主要大战都在东线展开,西线作战规模远小于东线。
这位考尔中将打仗本事很差,但是拍马屁功夫确实一流。
在中国发动自卫反击战之前,这位老兄为了给尼赫鲁生日“献礼”,亲自指挥前线印军不惜代价攻占了我军一个小山头阵地,取得这个“胜利”之后,考尔迫不及待向尼赫鲁“报捷”。
大家知道考尔的这个捷报写了多长吗?8700字!这么长的“捷报”让无线电报务员整整发了8小时,创造了战争史上最长电文的纪录。
第三,与印度高层狂妄的心态有关。
当时对于印军多点开花分散推进的部署,印军内部也有反对意见,但是尼赫鲁狂妄自大,多次对军方表态“中国绝不敢开战”。
这个表态让考尔中将奉为“圣旨”,所以印军对中国反击战缺乏准备。
第四,与印军的素养有关。
印度作为英联邦成员国也算参加过二战,但是印军在非洲与欧洲战场上基本就是打酱油的角色,不是担任维护交通线的任务,就是做后勤的苦力,正儿八经的作战很少参加。
独立之后,与巴基斯坦倒是打过几仗,不过印巴战争的烈度在我们看来就是过家家,整个印军实战经验严重不足。
另外,印军组织度也很低下,军官都是高种姓人群担任,士兵则是低种姓人群,军官与士兵基本就是贵族与奴仆的关系。
军队里阶级分化十分严重,军官享乐腐化,士兵做牛做马,这样的军队无论是凝聚力还是战斗力都十分有限。
因为印军自己组织度低下,部队综合素质较差,所以,印军推己及人,认为自己无论如何无法行军的地形恶劣地区中国军队也做不到。
综上所述,印军搞出一个四面透风的部署,偏偏还自信心爆棚,对胜利充满信心,然后,就毫不意外被人类历史上轻步兵巅峰的中国军队按在地上毒打。
4 克节朗反击战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战争的过程,这是一场中国军队单方面表演的教科书式的战争,也是将印军按在地上摩擦的战争。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场中国军队的神仙仗。
首先是克节郎地区的反击战。
首先我们来看看印军在这个地区的部署。
印军部署以及印军假想我军攻击路线
印军这个部署不仅松松垮垮,而且一厢情愿地认为,我军只能沿着传统交通线一线平推攻击作战。
因为在印军看来,除了传统交通线之外,其余地区不是海拔4000米以上人迹罕至的雪山,就是密不透风的森林,这样的地形军队是绝不可能通过的。
但是,我军恰恰就是这样一支即使在极端恶劣地形也能实现强行军的逆天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