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温伯陵:聂荣臻是个厚道人啊|2022-11-01

 伯陵说:    
我们就不聊聂荣臻的战功了,
聊聊聂荣臻人生的另一面——厚道。

1

聂荣臻的革命起点很高。

 

1920年,聂荣臻到法国勤工俭学,结识了同在法国的蔡和森、蔡畅、向警予、陈毅、邓小平、周恩来等赴法勤工俭学的优秀青年,成为日后声名显赫的“留法组”重要成员。

 

3年后,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组,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周恩来当选为执委会书记,入团不到一年的聂荣臻,和刘伯坚一起负责比利时支部的工作。

 

这种命运恩赐的机遇,可遇而不可求,从此以后,聂荣臻的革命生涯便和周恩来挂钩。

 

周恩来在欧洲工作,聂荣臻也在欧洲。

 

周恩来回黄埔做政治部主任,聂荣臻就在黄埔做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离开黄埔以后,他们都在广东军委工作,办公室是一间屋子,住宿是门对门的邻居。

 

北伐时周恩来是军委书记,聂荣臻就到武汉做湖北军委书记,给北伐军分配了大量党员军官。南昌起义时周恩来是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领导起义,受命拉第4军第25师参加起义的聂荣臻,就做了第11军党代表,和叶挺平起平坐。

 

六大以后,周恩来负责中央日常工作,便点名聂荣臻做顺直省委的组织部长,负责华北地区的干部选拔任用。

 

周恩来创办的特科需要人手,又调聂荣臻回上海做地下工作,随即又任命为中央军委参谋长。

 

从这份履历来看,从1920年代起,聂荣臻就是周恩来的左膀右臂,跟着他一路升为位高权重的中央大员。

 

如果你有这样辉煌的履历,主持日常工作的同志,会不会出现趾高气昂的心态?

 

现在大部分人都可能会有。

 

但聂荣臻完全没有,他不仅对上海的同事没有趾高气昂,就连对资历不深的林彪,都能降低自己的姿态,团结林彪一起工作。

 

林彪在军事上惊才绝艳,参加革命军队后成长速度极快,这样的人往往非常骄傲,容易看不起同事,更不喜欢同事反驳自己,所以在周围的人看来,不苟言笑的林彪很威严,林彪也享受一言九鼎的感觉。

 

红军是军政双首长制,遇到林彪这种军事主官,政委的工作很难做。

 

1931年底,聂荣臻离开上海,前往武装革命轰轰烈烈的苏区。

 

按照原本的计划,聂荣臻是分配到湘鄂赣苏区的,但是经红色交通线路过中央苏区的时候,正好遇上宁都起义,教员和周恩来便临时决定,聂荣臻代表军委到红五军团工作。

 

就这样,聂荣臻留在中央苏区。

 

几个月后,红一军团重建,林彪升任军团总指挥,聂荣臻被任命为政委,从此开始林聂搭档的五年时间。

 

刚到红一军团,聂荣臻就感受到林彪不容易合作,但他和留苏的学生们不一样,没有仗着“党指挥枪”的原则和林彪硬碰硬。

 

因为聂荣臻知道,惊才绝艳的林彪自尊心强,性格骄傲,硬碰硬除了把关系闹僵,对工作没有任何作用。既然林彪强,那我就弱些呗,革命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团结起来打胜仗,个人意气是无所谓的。

 

于是聂荣臻说:

 

“林彪还年轻,世故也比较少一些,虽然气盛,但只要做好工作,还是可以团结共事的。以后尽量支持他的工作,遇到非原则问题,即使有不同看法,也不多争论,但遇到原则问题就不让步。”

 

这就是聂荣臻和林彪的合作策略。

 

所以红一军团始终是林彪说了算,聂荣臻基本不争论,降低自己的定位,给林彪留足施展才华的余地,有时候甚至主动替林彪承担责任,尽量照顾林彪的情绪。

 

比如1936年初东征山西,教员觉得红一军团的兵员增加很多,而红十五军团减员不少,命令红一军团拨一部分新兵,给红十五军团补充兵力。

 

接到命令以后,林彪觉得红一军团增加了兵员,但还没有满编,给红十五军团拨了新兵,红一军团就不够用了,于是复电教员,请求免拨或者少拨。

 

这件事让教员非常生气。

 

东征结束后,教员严厉批评了红一军团的本位主义思想,说红一军团只顾自己不管兄弟部队,缺少大局观念,这是国民党军阀部队的作风,不是红军的风格。

 

教员批评红一军团,其实就是批评林彪,但林彪听到批评,坐在座位上一声不吭,既不认错也不反驳,无声抗议教员的批评。

 

聂荣臻一看,这不对劲啊,领导都批评了,总要给出回应。

 

既然军团长林彪不认错,那就我这个政委替军团长受过,接受领导的批评吧。于是聂荣臻站起来,代表红一军团接受教员的批评,也做了自我批评。

 

林彪听完聂荣臻的话,还是一声不吭,聂荣臻也没有责怪林彪。

 

这是聂荣臻的厚道。

 

但聂荣臻的厚道,不是做和稀泥的老好人,而是和他说的一样,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

长征期间,教员指挥四渡赤水,带着红军跳出国军的包围圈,但是林彪等红军干部不理解,认为教员带着红军走弯路,队伍都要走散架了。林彪给军委写信,要求教员和总司令放弃兵权,由彭德怀指挥红军。

 

写完信,林彪交给聂荣臻,要求政委聂荣臻签字附属,但是聂荣臻直接拒绝:

 

“革命到了紧急关头,你不要主席领导,谁来领导?你刚参加遵义会议,现在又来反对遵义会议,你这个态度是不对的。你让我在你写的信上签字,我不仅不签,还反对你签字上送。如果你坚持上送,你自己负责。”

 

林彪不能强迫聂荣臻签字,便自己送上去了,在会理会议上造成重大影响,被教员痛斥“你个娃娃懂什么”,也给教员和彭德怀的关系,留下难以弥补的裂痕。

 

后来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张国焘准备调聂荣臻到红四做军政委,调林彪到红四做军长。

 

对于张国焘的拉拢态度,林彪虽然谈不上心动,但也没有抵抗,聂荣臻则是坚决反对,两人大吵一架,林彪说聂荣臻有严重的宗派主义作风,聂荣臻说林彪有严重的动摇情绪。

 

后来张国焘的阴谋没有得逞,林彪和聂荣臻继续合作北上。

 

但从这些事也能看出来,聂荣臻始终像个婆婆一样,包容林彪这个娇贵的千金媳妇,平时大小事都顺着他,一旦碰到底线就敲打一下。

 

不争权,不纵容,这就是厚道。

 

 

2

 

抗战时期,聂荣臻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工作风格依然是厚道。

 

1937年10月“平型关战役”结束,教员根据新的抗日形势,要求八路军总部转移到山西孝义地区,115师主力到吕梁山作战,留小部分兵力在五台山打游击,并创建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总部根据教员的要求,命令聂荣臻带115师独立团、骑兵营的3000人留在五台山。

 

部队要分家,干部怎么分配是大问题。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温伯陵:聂荣臻是个厚道人啊|2022-11-0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