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心定且安:为什么短短3年,毛泽东就能打赢解放战争?|2022-11-06

在研究解放战争历史的时候,有个经典的问题,常会被人提起,那就是:

为什么短短3年时间,毛泽东就能打赢解放战争?

要知道,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当时的诸多条件,对我党并不利。

先看两党军队人数。

当时国民党拥有正规军约200万人,再加上其他的军事力量,综合起来总共有430万人;

反观我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当时只有61万人,算上地方部队和后方军事机关人员,总共为127万人。

两相对比,双方的兵力约为3.38比1,兵力悬殊。

再看两党的武器装备。

国民党方面,由于接收了受降的100多万侵华日军的武器,加上美国的大力援助,军队的武器装备十分先进,火力强大,种类繁多,如坦克、重炮、飞机、军舰等。

而这些,恰恰是我党亟待需要但又缺少的。解放军的武器装备,更多还是依靠小米加步枪,即便在战争中也缴获过一些武器,但与国民党的差距依旧悬殊。

还有两党的控制势力范围。

国民党控制着几乎所有大城市、主要交通线,还有当时中国的几乎所有现代工业,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在政治上,看起来似乎也更具有正统性,毕竟,当时世界承认的,还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

我党当时则主要扎根在农村和一些中小城市,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也左右不了经济,政治上,也居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除了这些,当时国内国际上的诸多要素,也都不利于我党。

这么一看,国民党的整体实力确实远远超过共产党,谁输谁赢,似乎已成定局。

但,为什么在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最终的结局,是国民党败,共产党胜;国民党军败,人民解放军胜;蒋介石败,毛泽东胜?

在对解放战争的历史进行整体性的了解,并参考了一些分析资料后,我觉得有3方面原因很重要。

总的来说,就是:

  • 战略高明,以人为本。

  • 战术切实,协同配合。

  • 人心所向,不可阻挡。

为什么是这3方面原因呢?

让我们一一来看。

 

图片

1

第一个重要原因:

战略高明,以人为本。

这里的以人为本,是一种凝练的概括,具体来说就是:

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保存我方有生力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在毛泽东看来,国共双方的有生力量的此消彼长,才是决定解放战争胜败的关键,核心在人,而不是在地。

对于蒋介石来说,则恰恰相反,他是以地为本。

他在《匪情之分析与剿匪作战纲要》报告中这样说道:

“大家要知道,现代作战最紧要的莫过于交通,而控制交通就先要能控制都市,因为都市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一切人才物资集中之所,而且在地理形势上,一定是水陆交通的要点。我们占领重要都市之后,四面延伸,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交通线。

交通线如果在我们控制之下,则匪军即使有广大的正面,也要为我所分割,所截断,使其军队运动的范围缩小,联络断绝,后勤补给都要感到困难,终于处处陷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所以匪军不能占据都市,实在是他们致命的弱点。

因此我们作战的纲领可以说是先占领据点,掌握交通,由点来控制线,由线来控制面,使匪军没有立足的余地。”

图片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国共双方最高统帅的战略方针,完全不同,简单来说就是:

蒋介石要地,毛泽东要人。

那么,到底那种战略方针行之有效呢?

解放战争初期,局势对蒋介石更为有利,“以地为本”的战略方针,看起来似乎更有效些。

得益于美军的援助,在战争初期,蒋介石倚靠着先进的武器装备、数量庞大的军队,很快便夺取了不少解放区的重要城市,也打通了一些交通线,还控制了大片大片的解放区土地。

从表面上来看,蒋介石的战略构想似乎是成功的,城市、交通线、土地,都如探囊取物,解放军这边,则是另外一番光景。

在战争初期,基于种种考量,解放军并没有和国民党军硬碰硬,而是先后撤出苏皖边区和山东根据地的首府;

1947年,面对胡宗南气势汹汹的进攻,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又主动撤出延安,这让蒋介石大喜过望,共产党距离失败应该不远了!

在蒋介石看来,延安是共产党的大本营,离开了大本营,就成了彻彻底底的流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他认为:

“过去时代的流寇,只有两种本领:

一种是负隅,凭借险阻,顽强抗拒;其次是流窜。

……但现在的情形却完全不同了。

交通如此发达,武器如此进步,无论什么险阻,经不起飞机的轰炸,无论流窜如何迅速,赶不上火车汽车,所以流寇是无法存在的。”

但,解放军真的像蒋介石说的那样,是流寇吗?
当然不是。
早在1929年的时候,毛泽东就提出要坚决反对“流寇思想”,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创新,让党领导军队,使得军队“一切行动听指挥”,凝聚力大大增强。
同时,毛泽东还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基于此进行根据地的建设,并积极开展土改和宣传工作,使得我党我军逐渐打下了坚实而又广泛的群众基础。
除此之外,多年来的革命斗争实践,如反围剿斗争、长征、抗日战争等,也让我党我军获得了巨大的历练,革命斗争经验越来越丰富,战斗力也越来越强。
所谓的流寇之说,所谓的“匪军不能占据都市,实在是他们致命的弱点”,不过是蒋介石自己臆想出来的,完全忽略了客观实际,实乃谬论。
解放军的撤退,也绝对不是无意义的逃跑,而是基于毛泽东战略构想布局中的一部分,是有计划的转移,和对敌人的牵制。
早在1946年,毛泽东就指出:

“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因此,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

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

何以见得?
举两个例子就明白了。
1947年,国民党军集中重兵,搞重点进攻,准备进攻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时,陈毅统率华东野战军,用一部分军队伪装主力进行抵抗后,就弃城而走。
蒋介石大喜过望,以为临沂唾手可得,可实际上,他的判断完全错误。
华东野战军之所以要撤出临沂,是为了迷惑敌人的主力,避其锋芒。其真正的目的,是隐蔽北上,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包围从胶济铁路孤军拿下的国民党北线部队。
正所谓柿子要挑软的捏,集中优势兵力,打下敌方的分散兵力,也就容易得多。这就像田忌赛马中,好马比中马一样,硬实力摆在那里,输赢是注定的。
3天时间,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前进指挥部、两个军和所辖的六个师,以及一个师的大部,总共5.6万多人,被解放军一举歼灭。
当时,时任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省政府主席的王耀武听到消息后,十分不解,他恨恨地说:
“五万多人,不知不觉在3天就被消灭光了。老子就是放五万头猪在那里,叫共军抓,3天也抓不光啊。”
话语间透着巨大的无奈,实际上也从间接上表明,蒋介石的战略方针,是有问题的。
之后,解放军趁机扩大战果,进一步控制了250多公里的胶济铁路,并解放了13座县城,整个战役共歼敌7万多人,取得巨大胜利,对华东战局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
除了进攻山东解放区,蒋介石还打起了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的主意。
1947年3月19日,他命令胡宗南率领25万余人,直扑革命圣地延安。
当时,在陕北战场,解放军只有4个野战旅1.7万余人,以及3个地方旅。相比胡宗南的25万余人的兵力,处于绝对的劣势。如果正面迎敌,必然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
形势危机,该怎么办?
毛泽东没有犹豫,他力排众议,果断选择撤出延安,寻求新的突破口。
对于这种做法,毛泽东解释说:

“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
思路清晰,比喻形象,接下来就是实操,战场上见分晓了。
毛泽东离开了延安,但他和中央并没有离开陕北,而是在这里和胡宗南兜起了圈子。
这种操作,倒有些和长征时期的四渡赤水类似,都是在敌人的刀剑起舞,非大智大勇者不可为也。

图片
接下来的战况发展,正如毛泽东所预料的。
胡宗南25万余人来到了延安,看似胜利,实则什么也没得到。
由于没有群众基础,胡宗南的部队在陕北完全扎不了根,碰了一鼻子灰。兵力分散后,被西北解放军各个歼灭,最后不得不灰头土脸地又撤出了延安。
蒋介石本以为占领临沂、占领延安就是胜利,可问题是,看似占了地盘,自己军队的有生力量却被大大消耗了,那么试问,这样占领的意义何在?
没了有生力量,没了具有战斗力的人,那么占领的地盘,迟早会被夺走。
须知,短期的占有不叫占有,能长期的扎根才算真本事、硬实力。
蒋介石的战略指导方针渐渐不灵了,内战爆发一年多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居然似乎没什么兵可调了!
这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
如果从全面内战爆发后的1946年7月算起,到1947年6月的时,解放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正规军97个半旅、78万人、保安部队等杂牌军34万人,总共歼敌112万人。
国民党的军队,是越打越少,越大越弱;解放军的军队,却越打越多,越打越强,并从过去的战略防御为主,开始转为战略进攻。
对解放军来说,这种趋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不断巩固强化,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好战略,坏战略》这本书中说:

“好战略旨在实现某一重要目标,具有连贯性、协调性、指导性和物质性的特征。

大多数情况下,很多组织都没有好战略。

相反,它们拥有的只是体现进步的多重目标和行动,除了‘再花点钱、再努把力’之外,并没有一个连贯性的策略来取得进步。”

结合这段话,以及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对战局的不同把控,我们再来看毛泽东和蒋介石各自的战略方针,孰优孰劣,孰好孰坏,高下立判,不言自明。
图片

2

如果说战略是为组织划定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那么战术,就是基于相应的战略,所采取的种种具体方案、行动、细节。
战略偏宏观,战术偏微观,二者彼此不可分离。
有了好的战略,如果不能落地执行,战略再好也只是幻想,组织处于一种浮空的状态;
有了好的战术,如果缺乏正确方向,战术再好也只是徒劳,组织会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可惜,蒋介石既没有好战略,也没有好战术。
他的战术执行,和战略方针一样,背离实际,错得离谱。
对此,李宗仁曾回忆说:
“蒋先生既不长于将兵,亦不长于将将。但是他却喜欢坐在统帅部里,直接以电话指挥前方作战。”
“蒋先生的判断既不正确,主张又不坚定。往往军队调到一半,他忽然又改变了主意,益发使前线紊乱。
蒋先生之所以要这样做,实在是因为他未做过中、下级军官,无战场上的实际经验,只是坐在高级指挥部里,全凭一时心血来潮,揣测行事,指挥系统就乱了。”
“凡是中央系统的将领都知道蒋先生这项毛病。他们知道奉行蒋先生的命令,往往要吃败仗,但是如不听他的命令,出了乱子,便更不得了。
所以大家索性自己不出主意,让委员长直接指挥,吃了败仗由最高统帅自己负责,大家落得没有责任。将领如果是这样的庸才,当然不能打胜仗,而蒋先生偏偏喜欢这样的人。”
从李宗仁的这些回忆中,我们不难看出,蒋介石确实不是一个高明的军事指挥者。

作为国民党军的最高统帅,指挥军队竟如儿戏一般,不是坐在指挥室进行电话指挥,就是坐着飞机漫天飞。

 

忽略战争发展的客观实际,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想到哪指挥到哪,想放弃就随意放弃,还不允许别人提建议,提建议如果犯错就是你的锅,你只要比我强就是你的错……

本来战略方针就不高明,战术执行又这么拉胯,完全是一厢情愿的自嗨,输了就写日记反思,以图所谓逆袭,回归到现实,又并未有任何真正的改变,打仗依旧是一个人的独角戏,一个组织有了这样的最高统帅,焉有不败的道理?
当打仗成了一个人的独角戏,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反观解放军这边,则完全不同。
毛泽东除了在战略上比蒋介石高明外,在战术上,也是完全压制。
简单来说就是:
战术切实,协同配合。
战术切实,就是采取执行的战术符合战略与客观实际;
协同配合,就是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的沟通团结互动。
先看战术切实。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8年8月的时候,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国共双方之间的实力对比也出现了巨大变化,优势已逐渐在解放军手里,而国民党军已是强弩之末了。
叶剑英说:

“毛泽东同志根据对战争形势的科学分析,毅然决然地抓住了这个战略决战时机,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既然选择发动决战,那就要坚决贯彻,切实推进,尤其是第一个战斗的胜利,十分重要。正所谓“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

为了最大程度保证首战胜利,毛泽东专门归纳了3条原则:
  • “第一,必须打胜。必须敌情、地形、人民等条件,都利于我,不利于敌,确有把握而后动手。否则宁可退让,持重待机。机会总是有的,不可率尔应战。”
  • “第二,初战的计划必须是全战役计划的有机的序幕。没有好的全战役计划,绝不能有真正好的第一仗。”
  • “第三,还要想到下一战略阶段的文章。”
毛泽东归纳的这3条原则,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对他大的战略方针的具体化。

或者说,他将较为抽象的战略层面的构想,细化成了可操性较强、切合实际的战术性指南,方便各战区的领会和执行。
三大决战也就是基于毛泽东这一设想所推进的。
对此,叶剑英描述道: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心定且安:为什么短短3年,毛泽东就能打赢解放战争?|2022-11-0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