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给大家讲一段国民党骚操作的历史,即使有战神又如何?
这段真实历史之荒谬,电影剧本可能都不敢去这么描写——
因为太过于匪夷所思,但是这段历史却真实地展示了国民党这个政党的特质——
干啥啥不行,拆台第一名。
这段历史就是著名的淮海战役中以蒋介石为首的一票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表现。
淮海战役历史上当然是我军大获全胜,但是这个巨大的胜利很大程度是国民党一手促成的结果。
在战役发起之前我军从上到下都根本没想过最后的战果居然会这么大,甚至即使是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地下党也没敢设计淮海战役这样的剧本。
对!你没看错,包括我军地下党以及我军高层都没敢设计的战争剧本——
最后在国民党一票高级将领配合下居然意外实现了!
是不是很魔幻的感觉?
下面我就来讲讲这段魔幻的历史。
关外战场
先简要回顾一下淮海战役之前的战争过程。
解放战争爆发之后,我党就制定了一个基本战略:南守北攻。
这个战略的基本意思就是在关内战场我军以守为主,目的就是尽量拖住蒋军主力,为关外解放军解放东北争取时间;而在关外战场则以进攻为主,目的就是拿下东北这个工业基础最强大的地盘。
在抗战胜利之初,东北工业制造能力冠绝全国。
以钢产量为例,当时全国关内钢产量每年只有区区 5 万吨,但是东北仅满铁每年钢产量就达到 46 万吨。
所以,东北是国共两党必争之地,谁能拿到东北,谁就能拥有压倒性的工业制造能力。
为了拿下东北,我党当时是下了血本,除了在山东解放区抽调了 10 万精锐,更从北方各个解放区抽调了整整 2 万干部随同军队一起进入东北。
2 万干部是个什么概念?
长征到达陕北之后,红军连军队带干部不过 3 万人,干部只有几千人,这就是当时中共中央几乎全部家当,这几千干部也是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精华。
在长征路途中,领导人自己新出生的儿子也因为没有人照顾被迫送给老乡,而当时干部哪怕是受伤无法行军也要动用两名士兵抬着长征,就这样才保存下来几千干部,然后就靠着这批干部中共后来才能席卷全国。
现在为了争夺东北,中共中央一次性就给了林彪 2 万干部!
所以当时林彪在东北简直如同开了挂一般发展。
1946 年四平之战 严重失利,数十万民主联军被国民党中央军精锐击溃,丢掉了大半个东北。
但是在与国民党反复拉锯作战仅仅一年多之后,东野就拥有了百万雄师。
这就是拥有 2 万干部的中共组织的力量。
关内战场
在关内战场,本来中共中央策略定位就是以守为主,但是有支部队表现特别出色——这就是粟裕领导的华野(最初粟裕领导的是华中野战军,后来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简称华野)。
内战爆发之后,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只有 3 万人,却在 12 万国民党军队围攻下打出 7 战 7 捷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军队 5 万多人。
这让领导人极为兴奋,宣称如果各个解放区都能有这样的战绩,5 年就能解放全中国。
然后粟裕率领的华野 又有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大胜,声势一时无两。
华野战绩之所以如此出色,除了粟裕个人军事天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山东解放区得到了东北的输血。
在解放战争期间,经大连到山东烟台的海路运输给华野提供了超过 10 万吨的军火,东北军火源源不断地供应,才是华野越打越强的根本。
1947 年刘邓率领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很多历史书称之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这从历史层面来看,当然没有问题。
实际上刘邓跃进大别山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关内战争形势不但没有出现转折,反而一度变得恶化。
中野到达大别山之后,不但根本无法立足,而且重武器全部丢失,部队减员一半。
为了策应在大别山苦苦支撑的中野,华野在 7 月分兵出击,同样损失惨重。
1948 年 3 月中野退出大别山的时候,华野丢掉了胶东解放区——来自东北的补给线被切断,这是华野以及关内解放军最黑暗的时期。
在东北,东野虽然已经逐渐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但是要拿下整个东北感觉还很遥远。
所以,在 1948 年初,中共中央的南守北攻的战略面临着这样的局面:南守有守不住的迹象,北攻要取得决定性胜利还遥不可及。
奇迹般变化
因为上述原因,1948 年初领导人预计要获得全面胜利可能还要十几年的时间,甚至还要做好最坏可能上山去打游击的准备。
但是 9 个月之后,解放战争形势出现了奇迹般变化!
- 在东北,经过辽沈战役东野全歼东北国民党军队,一举囊括全东北,北攻大获全胜;
- 在中原,华野与中野经过淮海战役将国民党徐州剿总所部精锐全部消灭,也就是说本来该南守的解放军在没有东野帮助的情况下自个儿完成了歼灭淮海国军主力的任务!
这简直就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怎么做到的?
除了我军的英勇善战、谋略得当,还是国民党自己作死才能实现的奇迹。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淮海战役国民党高层作死的过程。
局势逆转
1948 年 3 月,在中野退出大别山之后,领导人本着南守北攻的原则,本来打算让粟裕率领华野三个纵队渡江南下去国统区作战。
这个战略基本算是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加强版。
因为中野在大别山惨重的经历让粟裕坚决反对渡江南下,要求将华野主力留在江北,毕竟背靠解放区有可靠的后勤保障。
几番电文来往,领导人最后勉强同意了粟裕的意见。
其实,中野退出大别山之后,中原战场形势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首先华野外线兵团、陈谢兵团卸下了策应中野的包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机动灵活的特点,可以任意选择最有利的预选战场作战,重新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中野进入中原,彻底摆脱在大别山既无法立足又处处被围攻的窘境,在下辖 7 大军区 31 个军分区的支援下如鱼得水。
在中原纵横驰骋,既独立作战,又与华野外线兵团、陈谢兵团相互呼应,中原棋路一下子走活了。
中野、华野外线兵团、陈谢兵团等三只大军在中原纵横驰骋,或围点,或打援、或切断交通线——中原大地处处烽火,国民党中原防御体系被搅得稀烂。
由于国民党高层反应迟钝,面对解放军的反攻进退失据,处处被动挨打,整个中原战场局势就在短短几个月发生了逆转。
「小淮海」
到了 1948 年 10 月,国民党高层已经意识到,如果再延续过去的战略——处处分兵,必然处处受制。
所以,当时国民党高层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在长江以北的徐州战场放弃一切能放弃的城市,除了固守徐州等少数几个大城市之外,必须最大程度集中兵力,寻求与解放军的决战。
由于在淮海战场上国军可以集中近 80 万主力,而华野+中野只有 60 万,兵力对比明显劣势,在战场上没有取得有利态势之前,我军并不愿意与国民党军队贸然决战。
所以,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我军高层(从领导人到粟裕)的准备是打一场「小淮海」战役——就是寻求时机,歼灭徐州剿总国军主力一部。
你没看错,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我军高层也根本没有想过要用 60 万军队吃掉国民党军队 80 万主力,后来淮海战役战果这么大完全是国民党自己作死才一步步发展的结果。
下面我们来看,本来我军计划的小淮海怎么发展到大淮海的。
玄幻的历史
小淮海就是计划吃掉徐州剿总的黄百韬兵团,那么怎么才能吃掉这个兵团呢?
潜伏在国民党高层内部的地下党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部长是白崇禧,因为是桂系出身所以基本被架空,真正掌握国防部实权的是参谋总长顾祝同,具体主持国防部日常事务的是国防部次长刘斐,国防部拟定作战计划的主要就是顾祝同心腹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
好吧,其实郭汝瑰 、刘斐都是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党。
所以,国民党军队作战计划拟定到审批是一个很玄幻的过程——中共地下党郭汝瑰制定计划,经中共地下党刘斐审批,最后交给顾祝同拍板(郭汝瑰的计划顾祝同就没有不同意的),最后下发给一线作战部队执行。
大家是不是已经开始脑补郭汝瑰与刘斐联手将顾祝同 整得团团转的谍战剧的画面了?
但是真实的剧情却完全不是这样!
因为郭汝瑰与刘斐 相互并不知道对方真实身份!
不仅不知道,郭汝瑰与刘斐还相互认为对方是最危险的敌人!
所以,在具体工作中,郭汝瑰与刘斐不但相互防备关系搞得很僵,还互相抓对方的小辫子,甚至互相向顾祝同检举对方是中共地下党。
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么玄幻!
两个地下党互相检举对方是地下党(居然真是事实),最后顾祝同还要来和稀泥,让两个地下党要同舟共济共同为党国效力。
因为上述原因,郭汝瑰制定作战计划还真不敢故意留下明显的漏洞——担心在刘斐那里通不过。但是又要完成我军实现小淮海的战役企图,就只能在私下里做手脚。
围剿黄百韬
当时黄百韬 兵团驻扎在新安镇一带,按照国防部的计划,黄百韬兵团是要收缩撤回到徐州附近的。
所以,要吃掉黄百韬兵团就必须想办法让其在新安镇滞留几天,然后郭汝瑰就设计了一个圈套。
1948 年 11 月初,济南战役后国民党侦听机构发现解放军有几十部电台由济南向临沂方向移动,判断其有进攻徐州的意图。
当时国民党国防部拟定的对策是:「以主要城市(徐州)为战略要点,同时以精锐主力组成机动应援兵团。」
按照这个方针,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等主力都要收缩到徐州附近。
这 4 个兵团一后撤,东侧第九绥靖区就孤悬在外了,原本驻守在连云港的第 44 军就必须撤退。
44 军撤退路线有两个方案。一个走水路,安全但是耗时长;一个沿陆路向西直接向徐州靠拢,但是这条路并不安全。
怎么定呢?当时徐州剿总司令刘峙是装门面的,什么事都不做决策;副总杜聿明又在葫芦岛指挥撤军。
于是,参谋总长顾祝同和郭汝瑰赶到徐州客串指挥,顾祝同自己平庸无能,决策倚重国防部有「才子」之称的郭汝瑰。
郭汝瑰很容易说服顾祝同选择陆路方案,为了取得一线兵团司令官的支持,还提出将原属李延年 兵团的 44 军划归黄百韬兵团建制。
黄百韬能拒绝增加一个军编制的诱惑吗?当然不能。
于是,黄百韬不但支持陆路方案,并且同意让自己的 7 兵团暂时停止后撤,等待 44 军归建。
黄百韬自己的算盘是,暂缓后撤虽然有风险,但是北面还有第三绥靖区两个军顶着,华野主力如果南下,第三绥靖区部队将给自己足够的预警时间。
谁知道第三绥靖区两个副司令都是中共地下党员,而司令冯治安又被软禁在徐州。在黄百韬兵团等待 44 军的关键时刻,第三绥靖区突然起义,华野主力长驱直入,让黄兵团一下子陷入被合围的危机。
这是中共特工在解放战争期间最精彩的布局,以 44 军为饵,在第三绥靖区埋下伏兵,为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条件要转化为事实依然有很多变数,就算第三绥靖区战场起义,华野主力可以迅速南下,但是如果黄百韬得到绥靖区起义的消息后迅速逃跑,华野能否抓住黄百韬兵团主力也是一个未知数。
围歼黄百韬
在这个关键时刻,国民党高层开始了作死之路。
第一个出现失误的就是黄百韬。
在得到第三绥靖区起义的消息之后,黄百韬第一反应当然是立刻要跑路,但是组织部队撤退时才发现,自己在新安镇待了好几天居然没有在运河上架几座浮桥!
现在运河上只有一座桥,黄兵团有 7—8 万人马,还有大量机械化装备,光靠一座桥要走多久?
最后黄兵团还未全部过运河就被华野追上,后卫部队损失惨重。
第二个作死的就是徐州剿总司令刘峙 。
这哥们不但能力平庸还贪财怕死,听到华野主力南下的消息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把徐州剿总麾下部队都调到徐州来保命。
当时李弥所部 13 兵团驻扎在曹八集,距离运河不远,如果李弥留在曹八集接应黄百韬,华野要包围黄百韬兵团是很困难的。
但是刘总司令一道紧急命令,居然要李弥所部迅速撤回徐州!
黄百韬刚刚跑过运河就得到这个消息如五雷轰顶,于是苦苦哀求李弥 留下来「拉兄弟一把」,但是李弥根本不为所动,借口必须执行刘总命令,率领部队撤回徐州。
然后曹八集被华野占领,黄兵团归路被切断,最后在碾庄 被华野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