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温伯陵:历史书不会告诉你的安史之乱背后的唐朝经济|2022-11-28

1

大唐天宝三载,天下平安无事。

李白被唐玄宗取消关注,落寞地离开了长安,然后在洛阳巧遇杜甫,两双温暖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碰撞出一段基情。

他们一起在河南求仙访道,秋天又遇到高适,三个人每天除了喝酒撸串,就剩下吹牛扯淡了。

为大唐健康工作了50年的贺知章,也骑着小毛驴回到浙江老家,此时,离生命的最后时刻,不过半年。

大明宫中住着李隆基,太真观里有杨玉环。一年后,他们将走完世界上最远的旅程,向天下官宣他们的爱情,然后专业撒狗粮12年。

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仍然岌岌无名,不过一条光彩大道在面前铺开,他一脚踩上去,走向了未知的未来。

右相李林甫在朝堂只手遮天,每次发朋友圈都能收获上万点赞,而他都懒得看一眼。

幽州,突厥人安禄山春风得意。他刚刚接替裴宽担任范阳节度使,再加上已有的平卢节度使、河北采访使等职,大唐东北王即将加冕。

日后搅动风云的人都已各就各位,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

大唐天宝三载,天下平安无事。所有人都在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们坚信,如日中天的大唐将永远存在下去。然而,长安地下却早已埋了300桶石脂,只等一丝火星。

长安并没有张小敬。

图片

2

天宝元年,长安城外的广运潭热闹非凡。

从渭河而来的300多艘船在广运潭一字排开,首尾连接数十里,每艘船上都写着大唐州郡的名称,还有各地土特产,咋一看,仿佛是来长安赶集的。

唐玄宗在观礼台上就坐后,300多艘船依次从台前经过,接受伟大皇帝的检阅。潭中心有一艘船突然锣鼓喧天,陕县县尉崔成甫扯开80分贝的嗓门,唱着唐玄宗亲自写的《得宝歌》:

得宝弘农野,得宝弘农耶。

潭里船车闹,扬州铜器多。

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

看看这词,多感人多喜庆,一股“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的画风,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李隆基确实很开心,因为终于能吃饱饭了。

堂堂大唐皇帝不应该用金锄头种地嘛,怎么会吃不饱饭?

但我跟你说,这都是真的。开国初年,朝廷大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风骨,再加上长安城人口少,一年只需要消耗20万石粮食。

可在太平江山,人们总是向往首都生活,当年在长安找机会的人,和如今的北漂没什么区别。人口多,粮食需求就大了。

而造福秦汉的水利灌溉系统早已残破,曾经接受灌溉的4.5万顷田,缩减到只有6千顷了。唐朝的关中,早已不是经济重心。

知道为什么唐高宗、武则天都喜欢去洛阳吗?人家不是去搞团建的,也不是长期旅游的,只是单纯为了吃大米、烙饼、烩面、胡辣汤……没办法,长安实在是没粮食吃啊。

可就在天宝元年,广运潭把之前修建的运河连通起来,江南的大米可以直抵长安,当年就运来了400万石,李隆基能不高兴嘛,大明宫中的李隆基满意地打了一个饱嗝。

长安城解决了温饱,但大唐依然是烂摊子。

《旧唐书 · 玄宗纪》说:“天宝十三载,户981万,388万不课,530万课。口5288万,4521万不课,766万课”,这串数字有点不对,已经成为了学界的一段公案。

从字面上来看,大意是这样的:唐朝的财政税收方式是租庸调制,纳入这套税收系统的人口叫课口,有课口的家庭叫课户。

大唐登记在册的人口中,40%是免税的,剩余60%的人口交的税要用在朝廷开支、宫廷用度、洪涝旱灾……再加上李隆基好大喜功,在北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开战,军费需求庞大。

即便如此,正常的税收渠道也都不怎么通畅,往往需要朝廷派转运使之类的官员,去地方上临时疏通、压榨,才能把钱粮运往长安。

大唐盛世如繁花锦绣,可朝廷却只有两个字:没钱。没钱的李隆基想依靠高超的微操手法,把天下玩弄于股掌之间,结果一不小心,咣,玩出一个安史之乱。

归根结底,是因为国有土地制度崩溃了。

图片

3

时间回到300年前,北魏。

一次增加税收的改革,无意中在北方建立了新秩序,并一直延续下去,造就了强盛的隋唐帝国。

在“五胡十六国”时代,北方混乱了100多年,直至草原上的拓跋鲜卑南下,他们骑骏马、挎弯刀很快就征服了黄河流域。

虽然北方统一,可是有个问题:北魏朝廷没有正规税收渠道,官员也不发工资,所有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抢劫、贿赂、高利贷。

太武帝年间,有一个朝廷官员到山西、河南一带出差,从大同出发时只有一匹马,返程时却带了100多辆车。这种行为,我们叫吃拿卡要

公元484年,也就是太和8年,执掌北魏朝廷的冯太后在开会时说:“同志们,有两个消息要告诉你们,想听哪个?”

反正是你说了算,随便你吧。

好消息是,朝廷以后给你们发工资啦,底薪+提成+五险一金,全部是最高标准,开不开心?坏消息是,有工资以后就不能随便抢劫了。

大臣心中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还有一句MMP没有说出口。

那么问题来了,朝廷也是靠抢劫为生的,仓库中也没有余粮,有什么资本给全体官员发工资呢?不要急,有办法。

从西晋的“八王之乱”开始,北方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为了躲避战争,父老乡亲们不得已到处流窜。这就有很多无主荒地和失业农民。

第二年,冯太后把无主荒地全部收归国有,按照一定比例分给失业农民,每年向朝廷交税。这就是隋唐“均田制”的起源。

在这套系统下,门阀和贵族基本是免税户,只有接受国有土地分配的农民,才是国家的固定税基。

那么,怎么才能管理好国有土地和农民呢?公元486年,冯太后的男朋友、大帅哥李冲建议:“可以在农村建立基层组织,一竿子捅到底。”于是,“三长制”华丽出炉。

朝廷分5户为一邻、25户为一里、125户为一党,分别设立了邻长、里长、党长,相当于现代的居委会、大队、村……

这一套改革,在历史书上叫“太和改制”。

冯太后以国有土地为基础,安顿了流离失所的农民、有了稳定的税收、加强基层组织的管理,在乱世重新建立起一套新秩序。

我们之前聊过,东汉崩溃、三国西晋不能统一的原因,就是朝廷没有税源和兵员,只能产生分裂和割据。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乱世打破了所有的旧秩序,北魏脚下是一张崭新的白纸,任由他们做出美丽的图画。

50年后,北魏早已分裂为东、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又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配套的“府兵制”,让朝廷有了固定的兵员和军队。

均田、三长、府兵就是随唐帝国强盛的密码。

图片

4

不知你们发现没有,这套制度有一个最大的BUG——就是朝廷必须持有大量土地用来分配。

我们用初唐农民隔壁老王来举例。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温伯陵:历史书不会告诉你的安史之乱背后的唐朝经济|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