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揭晓,蓝营(国民党)大胜,绿营(民进党)则是大败。
在县市长方面,绿营执政版图从2018年的7个县市,倒退到5个县市,创下了从1989年,民进党创党以来,投入地方选举的新低纪录,那时候是6个县市。
21个县市长的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拿下了13个县市的首长,包含六都中的4都。最具指标意义的是,国民党夺回了台北市长与桃园市长。
台北市长由蒋万安当选。蒋万安是蒋家后代,祖父是蒋经国,曾祖父是蒋介石。在桃园市胜选的张善政,是马英九执政时期,最后一位行政院院长。
如果以地方县市长的版图来看,国民党拿下了将近2/3的县市首长(含六都),称得上是大胜。
另外,民众党拿下新竹市长一席,让民众党保有第三大党的位置。柯文哲必然会参选2024年大选,预估柯文哲的票不足以赢得大选,但可以影响民进党与国民党的选情。
依照外界的观察,包括国外媒体,这次的选举结果将会有多重的影响。
一方面是对台湾内部的政治生态,另一方面是对两岸与中美局势。
由于民进党这次选举败选,败得很惨,蔡英文因此辞去民进党主席。
另外一方面,由于蔡英文力挺的前卫生部部长,负责全台防疫的陈时中,在台北市长选举中败选,蔡英文在民进党党内的势力受到冲击。
再加上2024年台湾领导人大选临近,民进党各山头实力都各自有想法,蔡英文注定成为跛鸭。
不过,这也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由于民进党的“立委”席次仍在,仍然是多数党,国民党无法撼动民进党在立法院的控制权。
也因此,民进党在选后仍然会维持强势,蔡英文也不至于完全跛鸭。
另一个层面的冲击是未来2024年的台湾领导人大选。这次选举过后,国民党与民进党有意2024年大位的,都在积极布局。
纵观台湾政坛,有实力推出候选人的政党,几个可能的强势参选人,民进党方面有赖清德,民众党是即将卸任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国民党方面稍微复杂一些,还有不少的变量。
之前声望一度下跌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由于国民党胜选,朱立伦的声势再度扬起。这也符合之前的预期,这次的九合一选举,是朱立伦翻盘的机会。
不过,虽然朱立伦的声势提高,但仍然不足以代表国民党于2024年参选.主要的原因是,朱立伦在国民党基层的形象已经破坏了,朱立伦很难赢得国民党的党内初选。
侯友宜以超过115万的得票数,得票率是62.4%,大胜民进党对手林佳龙45万多票,赢得连任。这就让侯友宜声势看涨,超越他的前长官朱立伦。
当然,国民党还可能有其他的参选人,在可能的参选人没有宣布之前,我们暂且不讨论。等所有的参选人都表态了,一切底定,我们再来讨论。
理清这些后,现在的重点是,这次选举对台湾往后”统与独”的倾向,以及对今后海峡两岸的影响。
第一个解释的原因是“钟摆效应”,这是政治学上的观点。
2016年蔡英文胜选,2018年国民党在九合一地方选举大胜,政治钟摆摆荡到国民党。2020年蔡英文当选连任,并且获得了817万票,钟摆回到了民进党。
这一次选举,钟摆再次回到国民党,这跟美国的中期选举类似。
不过,这并不表示,到了2024年的大选国民党会因此胜选,也并不表示,到了2024年钟摆又再回到民进党。
第二个解释,这次国民党胜选,比较多的原因还是因为民进党执政不佳。例如,陈时中参选,原本民进党以为陈时中是一个强棒,可以抢到台北市长。
但是台湾的疫情从今年春季到现在,如果以人口比例来看,台湾的确诊比例相当高。台湾总人口2357万,总确诊人数826万,确诊比例是35%。再加上这两年疫苗方面的问题,让民众对台湾的防疫失去信心。
一年前,民进党还声称台湾是世界的防疫模范生,然而陈时中败选,就是民众对民进党当局防疫成效最好的诠释。
民众对蔡英文当局防疫措施的不满,使得一些选民转向。这就造成民进党选情从2018年的7个县市长,下跌到5个县市长。
对这次九合一选举结果,许多台湾媒体说,民进党在选举中的“抗中保台”策略失效。日本《读卖新闻》认为,这次选举将牵动2024年大选。
美国付费电视新闻网《TBS》也认为,这次选举让亲中国的国民党势力大增,因此未来台湾与大陆的两岸关系,势必会受到影响。
从美国与日本媒体的报道角度可以看到,国外媒体与美日两国把国民党视为亲大陆的政党。
然而,按照一些国民党台面上的政治人物来看,却又未必如此。
不过,这次毕竟是地方选举,不是台湾领导人选举。如果是2024年台湾领导人选举,民进党的“抗中保台”策略未必会无效,到时候还得看美方的态度,美方有能力左右台湾地方选举的热度。
2019年7月,香港爆发非法示威。由于美英在背后的运作,非法示威越演越烈,不少香港年轻人受到示威的煽动,台湾年轻人也受到影响,2020年大选结果揭晓,台湾年轻人高比例地支持蔡英文。
这里有一点需要澄清。台湾2020年大选投票之前,许多蓝营的人担心,台湾年轻人会受到香港非法示威的影响,因而影响投票的意愿。
当时蔡英文的抗中保台策略的确奏效。不过,需要考虑香港非法示威的背后势力,这才是第一层的原因。
香港非法示威影响台湾年轻人的投票意愿,这是大家看得到的,但实质的影响却是来自于背后的力量,也就是美国在全球操作与中国大陆的对峙,和中国打贸易战,禁用华为的通讯设备,制裁中国等。
也就是说,当美国在全球祭出反中的大旗,会带动许多盟国与盟友的动向,当然也影响了台湾。民进党本就是一面倒地支持美方,希望借用美方的势力抗中。
因此,2024年大选的时候,如果美方支持民进党,民进党仍然可以操作抗中保台的选举策略。
只要美国仍然对中国围堵、打压,对中国制裁,美国支持民进党也是必然的事。因此,这次的选举结果并没有改变这个现象。
2024年大选,统独议题仍然会是选举的主轴议题,至少是主轴议题之一。
结论是美方对民进党与台湾的政局,仍然保持很大的影响力。对国民党也是如此。可以预期,到了大选的时候,民进党候选人必然会激化统独议题。
然而到时候,国民党可能的候选人是否接得了统独激化的招数,到目前为止还是个疑问。
对照2020年大选与这一次的地方选举,民进党要单独操作统独议题有困难,民进党需要有外部环境,或是外部力量的介入、支持,才能够成功操作统独议题。
国民党潜在的候选人中,有朱立伦与侯友宜。朱立伦对统独的态度,或是对中美之间的态度,之前已经揭露了。
今年6月,朱立伦在访美行程中宣称,国民党“亲美不亲中”。并且在演讲中未提及“九二共识”或反对台独的概念。
朱也说,“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他的说法推翻了历届国民党主席的说法,也推翻了他前一次担任国民党主席时候的说法。
另外,侯友宜在统独问题、两岸问题、以及中美之间,也未曾明白表态过。
考虑到这些,这次选举过后不论是民进党或是国民党,在两岸、以及中美问题上,都不会有太大的转变。除非国民党还有其他的候选人。
2024年大选,国民党会不会出现其他的候选人呢?比如说韩国瑜,或是赵少康?
上个月10月24日,韩国瑜接受赵少康访问时说,自己没有参选台湾地方选举的计划,只会扮演好啦啦队长的辅选角色,为国民党县市议员和县市长候选人,在九合一选举中辅选。
那么赵少康呢?去年初,赵少康曾经宣布,要重返国民党,曾经一度燃起许多国民党群众的希望。但是2个月后,赵少康宣布,不参选国民党主席。
赵少康去年放弃参选国民党主席,要在2024年大选争取代表国民党参选,概率就低了一些,除非国民党推不出强棒候选人。
然而,就算赵少康届时有意参选,赵少康最多也只是回复到朱立伦之前的国民党,对两岸论述的主张,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从国民党台面上既有的政治人物看来,有关中美与海峡两岸之间,不会有什么改变。
之前曾经担任过国民党主席,或是曾经参选国民党主席的,有洪秀柱、江启臣、与张亚中。
洪秀柱与张亚中被认为对两岸关系的缓解,会有比较积极的作为。但洪秀柱的情形与韩国瑜有些类似,参选的概率不高。
台海问题实质上是中美问题,台湾各政党并没有实质性与决定性的影响力,背后仍然由中美主导,由中美决定。既然如此,变量就多了。
2018年3月,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以来,中美两国谈谈打打,谈的并不少,打得更多。两星期前的G20国峰会,中美两国领导人会面,双方又进入了谈的阶段。
现在的情形是,美国跟中国斗的时候,对付中国的时候打台湾牌。美国想要跟中国会谈的时候也会打台湾牌,借此迫使大陆和美国商谈。去年七月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访问天津之前,美方的操作就是如此。
例如,拜登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时候,会提及所谓的“四不一无意”,其中的一不是:不支持“台独”。
纵观两岸局势与中美台关系,大局势由中美主导,中美在台海较劲。过去,大陆曾经借由对美方施压,让美方限制台湾的台独势力。
例如,李登辉时期,由当时的国安会咨询委员蔡英文起草的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也就是俗称的两国论。以及陈水扁执政时期所抛出的一边一国,中国都曾经透过美方施压。
不过这几年,中国已经自己来,不再透过美方施压。尤其是2018年3月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以来,美方不断地打台湾牌。
今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8月4日解放军举行环岛军演,台海局势改变了,中国在极大程度上取得台海的主导局势,不再由美方单独说话。
因此,纵然台湾内部政党势力更易,对台海局势的影响还是有限。因为大局势是由中美决定,由中美之间的实力对比,中美之间的较量决定。
民进党纵然可以操作统独议题,但对台海局势的影响,在大陆环岛军演之后,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就像是茶壶里的风波,只能局限在茶壶之内,民进党左右不了台海局势。
借由八月的环岛军演,中国展现了实力与决心,进一步压缩了美方与台湾在台海的操作空间。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