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我们先用一段名言,来祭奠一位刚刚逝去的长者,他带我们走过了不少激流险滩。
这句话可以说是至理名言,我们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用另外一句名言翻译一下就是“世界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则亡”。
再用思想政治课的话翻译一下,那就是个人的理想追求,一定要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会得以实现,也就是让个人的理想,成为中国梦的个人分梦。
长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敏锐地把握住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带领中国积极主动融入了这个大潮,让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一个人的命运如此,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是如此,其实一个城市的发展还是如此,既要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前一段时间,蛋总研究了一些经济数据,也进行了一些实地考察,有了惊人的发现。我发现过去十年,中国的经济版图简直就是来了一场大洗牌。
有的城市如同坐上了火箭,一飞冲天。有的城市中规中矩,稳步前行;还有个别城市则问题缠身,发展相对滞后,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研究思考。
蛋总以10年为尺度,观察中国的经济版图,对比了2011年和2021年中国大陆各城市的GDP数据和排名,情况如下。
第一,从排名的角度。进步最大的是安徽滁州,进步了94名;其次是贵州黔南。全国336个城市中,有198个城市名次是进步的。
其中进步10名以上的有123个城市;进步20名以上的有91个;进步30名以上的有58个,进步40名以上的有40个,进步50名以上的有24个。
而进步60名以上的有11个;进步70名以上的有8个,进步80名以上的有4个,进步90名以上的有1个,那就是安徽的滁州。
新杀入百强的城市有12个,他们是遵义、赣州、九江、宿迁、曲靖、滁州、绵阳、兰州、宜春、宁德、宜宾和商丘,说明我们的城市还没有阶层固化。
当然,看进步名次也有局限,因为如果看名次,有的城市进步空间很大,有的城市进步空间则很少,比如上海,国内名次上已经完全没有了进步空间。
那我们来看第二个指数——增长率,也就是2021年相比2011年GDP增长的倍速。我们只看相对变化,因此通货膨胀对排名没有任何影响。
GDP总量上,实现翻倍以上的有213个城市; 2.5倍以上有102个城市,3倍以上40个城市,3.5倍以上有15个城市,4倍以上有3个城市。
经济波动时有发生,但是以10年为尺度来衡量,那些进步明显的城市必然有其深刻道理。因此这些城市的发展思路值得研究。
我们从10年增长倍数来看,值得欣慰的是,东西部差距在缩小。增幅最大50个城市中,来自于云南、贵州、宁夏、甘肃、西藏、新疆的,占了36个。
而增幅最大的20个城市中,除了安徽的滁州阜阳和福建的宁德,其余17个全部来自于新疆、西藏、云南和贵州。这说明,落后地区在迎头赶上。
一方面,他们的发展,得益于自身的奋斗,因地制宜寻找突破口;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倾斜(对口帮扶、转移支付、精准扶贫政策)。
为什么滁州、阜阳和宁德,能成为东部地区十年增长幅度的冠亚季军?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今天我们来解剖一下这些神奇的小麻雀。
我们先说宁德。2010年之前的宁德,其实面临发展的困局,全市90%以上的土地都是被森林覆盖的山地,只有少量的平原,且土地碎片化严重。
土地资源稀缺、交通微循环不畅的宁德,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走不通。而且宁德北临温州、南靠福州,大量人口外出打工。
从1999年到2010年,宁德人口从322万锐减到了282万。但是转折也来自于2010年,因为宁德及时踏上了历史的风口。
2006年,中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纳入了规划纲要。当很多人还在徘徊的时候,宁德人抓住了机会,大力支持曾毓群返乡创业,搞动力电池。
2011年,曾毓群于2011年二次创业,与黄世霖等人创立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任有限董事,并于2017年6月出任公司董事长。
由于制造动力电池需要用到大量的铜和不锈钢,宁德干脆把中国铝业、上汽集团,以及温州的青拓不锈钢等企业引入了进来。
总之,宁德围绕着新能源大做文章,踏上了时代的列车,一跃成为福建省GDP增长最快的城市,从2011年的163名,杀入到了2021年的第99名。
宁德因为宁德时代而迅速崛起,这个是众所周知的。我们再来看看安徽的滁州。过去的十年,滁州经济暴涨了近4倍,直接从185名干到了91名。
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过去十年的增幅榜单,滁州位居第五,仅次于新疆的克孜勒苏、贵州的铜仁、黔西南、西藏的阿里,也可以说是进步最大非云贵疆藏城市。
滁州有什么秘诀呢? 前一段时间我刚好去了一趟滁州,带着问题进行了探究,可以说是有比较大的收获,其中有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一个地方的发展靠的是制定合适的政策。制定政策之前,先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才能找到突破方向。
滁州最大的优势就是离南京太近,滁州的劣势也是离南京太近。离一个大城市太近,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机会多,但如果抓不住,那就会被大城市虹吸,甚至吸干。
滁州离南京有多近呢?主城区直线距离不到50公里。沿着京沪高铁从滁州南到南京南只要18分钟。随着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浦口区和六合区已经贴在滁州脸上。
而且两个城市本来就有很深的渊源。南京的太仆寺,就建在滁州。南京太仆寺,是朱元璋建都南京后专门管理全国马政的机构。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朱元璋把南京太仆寺设在滁州,首先这里群山环绕、草木丰美,适合养马,也能起到拱卫京师的作用。
此外,滁州也是朱元璋的龙兴之地。 他老家是安徽滁州凤阳县的,滁州也是朱元璋起兵后攻下的第一座城池,是他的根据地和大本营。
虽然跨了省,两地人民相处得很融洽。来安县有个池杉湖湿地公园,地跨苏皖两地,两地共同管理呵护。
我从安徽这边的大门进入了景区,没多久就收到了南京电信欢迎我的短信。当是我还紧张了一下,担心自己的行程码上是不是有了出省记录。
南京就在身边,你拥抱不拥抱他都是个大城市。滁州选择了主动出击、积极拥抱。因此规划上,也逐渐向南京靠拢。
在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上我们可以看到,滁州市区、全椒县和来安县,像一双张开的手臂,抱向了南京。
滁州市的南谯区政府就设在南京乌衣镇的边上,来安县的汊河镇,号称是中国距离外省省会最近的乡镇, 距离南京北站6公里,距离南京长江大桥只有15公里。
汊河镇的居民,在家里可以清楚地拍到南京紫峰大厦。汊河镇经济开发区,作为一个省级开发区,也紧贴在南京的六合区。
而南京对滁州的规划也做出了积极回应,积极做好两地的互联互通工作,甚至把地铁(轻轨)也修到了滁州(宁滁轻轨)。
两个城市一体化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顺势而为。因为从全国层面,一直在鼓励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要区域一体化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阻力,让区域内的分工布局更加合理,资源环境利用率提高,区域发展步调更加一致。
所以,不仅滁州要拥抱南京,整个安徽还要拥抱江苏,拥抱上海,拥抱浙江,拥抱长江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是国家战略,是历史的行程。
打铁还需自身硬。刚才说了,挨着大城市有利有弊。必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自己的产业,才能避免被虹吸,才能与区域内的伙伴做好配合,一起做大蛋糕。
除了靠近南京,滁州还有什么优势呢?滁州另一大优势就是沙子多。滁州的凤阳县,是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小岗村),还是石英之乡。
凤阳的石英砂探明储量有100亿吨,而且品位好,二氧化硅含量在99%以上。可是在过去,这就是又硬又不值钱的石头,种地还碍事,人见人嫌。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开始开采石英砂,主要运往外地的玻璃厂。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浮法玻璃技术推广开来,各地对凤阳县的石英砂需求大增。
于是小作坊式的石英砂厂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十几平米的小作坊,几台简陋的机器,三四个人就能撑起一家石英砂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