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总数四架中俄两国的战略轰炸机在执行完位于日本海和东海上空的联合空中巡航后,降落对方机场,中国轰炸机降落俄罗斯机场,俄罗斯轰炸机降落中国机场。
这种战略武器一级的跨国军事合作极为少见,是在敏感特殊军事领域高度透明互信的体现,也是中俄两国国际合作紧密程度的一个侧面反映。
俄罗斯出动联合巡航的轰炸机是图-95MS,战斗机是苏-35S,中国出动参加联合巡航的轰炸机是轰-6K,战斗机是歼-16,此外还出动了运油-20保障远程空中加油。
这几种战机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老兵”了,采取的也是典型的远程战备巡逻行动,体现了两国空军所属战略力量典型战术,包括轰炸机携带战略武器巡逻、战斗机护航、远程空中油料保障等内容要素,并没有太多特殊的地方。最为特殊的要数任务结束后互相降落到对方机场,这个动作的战略宣告意义非常浓厚,是对别有用心的战争贩子的有效震慑。
想要在轰炸机执行完巡航任务之后降落到对方的机场去,首先要有自己的任务保障人员提前到达对方机场,携带包括各类补充武器、维修替换器材、接替飞行员甚至是飞机需要的各类不同油料等等数量众多种类庞杂的保障物资,提前在对方机场展开维护保障作业,才能在自己的飞机落地之后实施有效维护保养和补充,不管是返场回自己国内,还是继续执行任务,才能成为可能。
因此,这次互降对方机场,更多演练的是双方地面保障的融合,即“跑到对方机场,使用对方设施,保障己方飞机”的能力,这个透明度是跨国军事合作中少有的。
同时,空中战略部队的战术动作历来是各个国家的最高机密,战略武器到了空中之后怎么巡航、怎么突防,战斗机如何护航,加油机什么时间什么位置加入编队进行加油作业,这都是各国空军秘而不宣的秘密。联合巡航则意味着中俄两国之间这方面秘密的互相公开,在空中指挥、空中战术动作配合上进行了战略“交底”。
从地面、空中两个角度看,这都是中俄两国之间战略互信达到一个新高度的体现。
至于为什么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中俄两国要进行这种程度上的战略合作呢?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整个地球上拥有、装备、使用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只有三个:美国、俄罗斯、中国,其实意识到这一点,这种战略合作的目的和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战略轰炸机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每一架战略轰炸机的价值都远超自身重量的黄金,哪怕是类似于图-95、B-52这种二战后第一代战略轰炸机,那也不是一般国家有实力装备使用的,对于他们更没什么实际意义。
现在世界上有能力进行战略轰战机研发的国家,也最多只有“两个半”:美国中国各一个,俄罗斯都只能算半个,苏联解体以后尽管俄罗斯也是高度重视战略武器,却一直没办法研发新的战略轰炸机,原因在于缺钱和人才断档。中国的战略轰炸机虽然还是叫轰-6,却已经完全不是同一架飞机了,也有坊间传言在进行第一代完全自研战略轰炸机轰-20的研发。美国则在成功服役B-2隐身轰炸机并对B1轰炸机进行改型、对B-52轰炸机不断进行延寿的基础上,还在进行B-21轰炸机的研发,从而保持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编队。
包括法国、英国在内的联合国五常中实力稍弱的两个国家,曾经也有自己的战略轰炸机编队,后来也都放弃了。其它二流国家则基本上根本没办法涉足这个领域,诸如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德国、伊朗、以色列等国家,要么根本就没有战略武器,要么即使有核武器也没办法小型化、实战化。
整个地球上真正有“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只剩下中美俄三家。
究其原因,一是首先你要有个核打击体系,拥有数量较大的核武器,具备实战能力;二是要有巨大的国土纵深,具备携带战略武器进行空中巡航的空间;三是要有一支战略空军,能够为战略轰炸机提供可靠的空中掩护支援;四是要有大型空中军用平台研发能力,能够研制、改进、维护轰炸机。
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目前战略轰炸机玩家只有这么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