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静思有我:美国掏空台积电,是战斗,还是战略?|2022-12-17

今天继续说台积电,因为这事有点复杂。更重要的是,我说台积电,不是想单说台积电到美国办厂这一个具体事,是想透过这个具体事来分析美国。

这个事的复杂之处在于,有人认为,台积电搬往美国,只是美国的一个简单的招商引资动作,不存在掏空台湾之说。而我不这样认为,所以我想把我的观点再分享一下。

认为不存在掏空台湾之说,有几个很重要的依据,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1个依据是,台积电在迁机仪式上宣布了,到2026年美国的两座工厂投产的时候,年产晶圆片60万片。而台积电2021年在台湾岛内生产1,420万片12英寸晶圆,2022年将生产1,540万片晶圆,如果在未来几年保持过去5年8.1%的平均产能增长率,那么到2026年,台积电将生产2,100万片,那么,在美国的两座工厂的60万片,只占它总量的2.85%。

也就是说,在美国的那点儿量,只是台积电的九牛之一毛,所以不存在掏空台湾之说?

第2个依据是,台积电说在美国的工厂2024年量产时量产4纳米芯片,2026年量产3纳米芯片,而台积电今年上半年已经在台湾量产4纳米芯片,下半年也将量产三纳米芯片。这也就意味着,台积电的亚利桑那工厂,2024年量产4纳米芯片的时候,比台湾岛晚两年,2026年量产3纳米芯片的时候,比岛内晚4年。

也就是说,站在今天的视角看台积电的亚历桑那工厂,4纳米和3纳米的芯片是最先进的工艺,但是过两年之后就不是最先进的了,落后台湾岛2~4年。

第3个依据是,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举行了千机仪式之后,随后就宣布将把2纳米和1纳米芯片工厂的选址,放在台湾省龙潭科技园区。2纳米芯片将于2024年投产,1纳米芯片将在2027年投产。也就是说,最先进的东西还是放在台湾岛,言下之意是,3纳米和4纳米的芯片放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并不对台积电伤筋动骨。

这些分析是有道理的,我完全赞成。但我不赞成的是,分析不能只停留在这一步,还要往深处说。

这个深处就是,要分析美国为什么要连哄带逼的让台积电到美国?是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我认为不是。

我认为美国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有两点,

第一抢占未来的科技制高点。

美国霸权有4个支柱,一是军事霸权,二是美元霸权或者叫金融霸权,三是舆论霸权或者叫文化霸权,四是科技霸权。

在芯片领域,是美国人最先研究发明了半导体技术并应用,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后来慢慢落后了。到现在美国的芯片产业在全世界的份额大约只有12%,这与他发展科技霸权是极其不相适应的。

所以我们发现,美国过去几年制裁了中国上千家实体,都与高科技有关。也就是说在高科技的问题上,他不允许别人发展,只允许自己一枝独秀,这是美国二战结束以来一以贯之的国策。

所以,美国连哄带逼让台积电到美国亚里桑那州建工厂,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一个大的国家战略。

第二点,当下芯片这个领域的科技制高点在台湾岛,这让美国尤其寝食难安。关键词是“尤其”二字,原因就在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台湾没有统一之前,至少他也离中国很近。

这个道理又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未来中国统一了台湾,台积电就会完全受中国控制,这是美国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另一方面,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方面,就是在中国统一台湾之前,台湾占据芯片这个高科技领域的制高点,也让美国寝食难安。

有人觉得,目前在台湾执政的是民进党,即便过两年国民党上台也不是真心想统一,国民党跟民进党的唯一区别在于要不要和平,共同特点是不想统一,所以中国民间有舆论把国民党称之为暗独,把民进党称之为明独,一个是明显的明,一个是悄悄的暗。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美国还是对这个事情寝食难安呢?看一件事就明白了。

8月初佩罗西老太婆窜访台湾,随后,中国就进行了封锁式的军事演训。

很多中国人认为,这只是演训一下子,太不过瘾了,但是,这事把美国,吓得不轻。

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人深刻地感觉到,如果哪一天把中国惹毛了,中国只要对台湾岛进行封锁,那么台湾岛上占全世界份额60%以上的芯片代工这事就与世隔绝了,那么对全世界的经济就会造成巨大影响。具体到台积电来说,2021年的市场有64%在美国,那也就意味着,中国只要对台湾岛进行封锁,美国的相当部分芯片就缺乏来源了,这个影响不亚于俄罗斯不卖给欧盟天然气。

这两年,我们经常说美国人卡中国的脖子,现在可以反过来说,美国人通过8月初中国解放军的演训,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也可以卡美国的脖子,方法就是封锁台湾岛。不打,只封锁,就够了,就能把美国的经济打趴下。

之所以可以说能把美国经济打趴下,是因为芯片这东西太重要了,他是现在经济发展的粮食,太多太多的东西离开了芯片就没法生产制造了。

我这样说有一个实证。美国的《芯片与科技法案》在8月份获得了通过,本来这个法案在美国讨论了一年多,两党一直无法取得一致。但是8月初佩罗西老太婆窜访台湾,解放军进行了演训,一下子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政客,他们觉得这事不能再扯皮了,要赶紧解决芯片的问题,于是就迅速通过了这个法案。也就是台积电这次可以享受补贴的那个法案。

综上所述,美国连哄带逼让台积电到美国建厂,不是简单的招商引资,而是一个占领芯片领域的科技制高点的国家战略。

既然是国家战略,那就不是一锤子买卖,那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它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按照美国人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所谓的危害了他们国家的国家安全。

美国认为某件事危害了他的国家安全的时候,他会浮光掠影地搞这一件事吗?

我们说美国是修理老二的高手。二战以后他修理了苏联和日本这两个老二,现在他正在修理当下的中国,这都是国家战略,而不是一个小打小闹的具体事。

美国的国家战略一直贯穿这样一个逻辑,那就是任何人不得威胁他的老大的位置,因为老大的位置让他在国际上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利,或者干脆说它拥有横行霸道的权利,而制定规则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

在这个问题上,日本的遭遇最能说明问题。

二战以后,美国跟日本是盟友,而且美国确实支持日本的发展,所以二战以后日本发展的非常快。但是到了80年代,当日本可能威胁到美国的老大地位的时候,美国就翻脸不认人了,对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打压。今天我们重点说芯片,因为美国在80年代对日本芯片的打压,可以看作未来美国对台湾芯片进行掏空的一个模板。

1946年,美国人威廉.肖克利成功研发出PN结型晶体管,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1955年,肖克利来到硅谷,创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这是硅谷第1家半导体企业。从此以后,半导体技术让美国站在了世界的顶峰。1960年,美国的仙童半导体的诺伊斯制造出世界上第1块硅集成电路,这标志着集成电路迎来了硅时代。自此以后,美国一直占据着世界半导体领域的绝对的制高点。1978年,美国生产的芯片占全世界的87%,日本占13%,两家垄断全球市场,别人都基本不生产。

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日本异军突起,当然这也与日本的长期经营有关。

早在1955年的时候,日本索尼就在开始发展晶体管技术,并开发出世界上第1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1963年的时候,日本电气公司从美国获得了 planar technology的授权。随后日本政府要求日本电气公司把这个技术跟国内其他厂商分享。1976年,日本政府启动“DRAM制法革新”国家项目,政府出资320亿日元,日立、日本电气公司、富士通、三菱、东芝五大企业出资400亿日元,总投入720亿日元作为基金,由日本电子综合研究所和计算机综合研究所牵头设立国家性科研机构VLSI技术研究所。

此后,日本的半导体技术突飞猛进,在短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构建了成熟的半导体生态:晶圆制造有信越,SUMCO;光罩领导者有TOPPAN;后端材料有京瓷,住友电木;前后端检测有advantest和东京电子;光刻机巨头有尼康。你没听错,在当今世界光科机巨头荷兰阿斯麦公司之前,光刻机的霸主是日本的尼康。

于是,世界半导体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5年,日本第1次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国。就总体市场占有率而言,日本超过了50%,在DRAM这个细分领域,日本最高的时候坐拥全球80%的市场。这和当下台积电在代工领域的格局是一样的,在总体格局上它占有50%以上的份额,在尖端领域占有80%左右的份额。到1989年,日本芯片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3%,而美国只有37%,另外还有欧洲占12%,韩国1%,其他地区1%。

那个时候的日本,不仅在整体经济格局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而且在半导体这一个细分的领域,也对美国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日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我们来看一看美国在半导体领域是怎样打压日本的。

首先要说,当这种格局还没有完全出现,只是初露端倪的时候,美国就下手了。

早在1982年,美国就开始打压日本,具体的做法是钓鱼执法。

1982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员工假扮IBM公司的员工,故意把IBM公司的27卷绝密设计材料中的10卷,发给日立公司高级工程师林贤智,林贤智很快上当了,表示还要要更多的材料,于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就掌握了这个人的证据并公之于众,称日本企企业窃取美国技术,最后自然是要对日本实施制裁了。

这和当下美国说中国窃取中国技术,是不是如出一辙?对,这个套路,在40年前就在日本身上演练过一遍。四十年过去了,美国的手法没变,连名词都没有换。

关键点出现了,如果打压日本的半导体行业不是美国的国家战略的话,通常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可是这其实仅仅是开始,所以这不由得让我想到目前台积电到美国建两座工厂,可能只是一场大戏的开端,而不是故事的结束。

我们接下来继续看美国是怎样打压日本的。到了1985年,美国逼迫日本、德国等国家签订了《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这是在整体经济领域上的打压,我们今天重点说半导体领域。

也是在1985年,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向美国商务部投诉日本半导体产业不正当竞争,要求根据301条款解决什么什么什么问题。然后美国向日本的通产省开出了苛刻的条件,要求将美国半导体在日本的市场提升到20~30%,并且要终止第三国的倾销,同时美国在媒体上大肆宣扬“日本威胁论”,这和当下的“中国威胁论”是不是特别相似啊?美国还是那个美国,用词都不带变的。

然后,日本怂了。日本不可能像当下的中国那样去对抗美国,所以全部接受了美国的条件。

这个时候的1985年,日本的半导体行业处于巅峰时期,在全世界的占有量接近80%,而美国的占有量已经降到接近20%了。

还是那句话,美国到这里就善罢甘休了吗?没有。这仍然是小菜。原因是他不是想简单的解决某一个问题,而是要彻底打压日本的这个行业乃至国家。

到1987年出现了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美国的一个名叫邓肯.亨特的国会议员,和另外4名议员一起,站在美国国会山的台阶上,电视直播抡起大铁锤砸日本东芝公司的收音机,东芝公司当时是日本非常有名的半导体企业。

砸东芝的电视机只是作秀。他们还抓住了日本的一个短板,那就是,日本偷偷向当时的苏联出售了一个名叫五轴联动机床的东西,这个机床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研制出来的,即便是到现在也没几个国家能够生产。用这个机床加工出来的螺旋桨能够明显降低核潜艇航行时的噪音。把这玩意儿卖给了苏联,苏联人改进他们的核潜艇上,让苏联的核潜艇的消音技术大大上升了一步。

按美国人的说法,这自然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于是就要制裁日本。怎么制裁呢?起步价是抓人。不过,当时的日本很怂,没等美国人来抓,他们自己把人给抓了。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视厅逮捕日本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同月,日本东芝机械公司社长引咎辞职,两个月之后的7月份,东芝董事长和总经理宣布辞职。同样是7月,东芝公司投入1亿日元,在美国50个主流媒体的整版版面上刊登“谢罪广告”。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亲自到美国道歉。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日本把最先进的东西卖给苏联,站在美国人的角度确实有错,所以有些人认为,这一次东芝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日本人真的犯了错,而不在于美国要打压日本。果真如此吗?

我认为有两个细节非常值得重视:第一,在那个时期,向苏联出售类似的高科技产品的国家,不仅有日本,而且还有挪威、西德、意大利等公司。在调查日本东芝公司向苏联出售高科技产品的同时,把这些事都翻出来了,白纸黑字,明明确确。可是那些国家都云淡风轻,轻飘过关了。我们现在只知道美国强力制裁了日本。

还有更具戏剧性的情节,那就是日本之所以敢把这个好东西卖给苏联,是因为他先发现了挪威在卖,于是他把东西先卖给挪威,把东西运到挪威,然后再从挪威运到苏联。

那么请问,在这件事情当中,挪威是不是也罪不可赦啊?可最后的结果是,挪威没啥事,日本遭遇倾覆之灾。原因只是因为,挪威不威胁美国的高科技行业的领导地位,也不在国家整体层面威胁美国的霸主地位。

冷战时期,西方国家的公司偷偷摸摸给苏联卖好东西的事情很多,对日本东芝公司的打压令世界记忆尤其深刻。

所以,打压东芝事件所找的那个借口,仅仅是借口,而不是根本原因。

这件事情过了之后,日本彻底瑟瑟发抖。随后,被抓的两名东芝高管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随后,日本关闭了东芝在美国的工厂;随后;美国对所有出售给美国的东芝产品征收100%的关税,并且禁止东芝向美国出口商品5年,还对东芝征收1万亿日元的罚款。

然而,这不是最要命的,最最最最要命的是,美国以中情局调查案件的名义,要求东芝披露他所掌握的所有核心技术和细节。这些技术交给美国中情局之后,转手就给了美国的半导体公司。

这是明目张胆的抢日本的最先进技术啊。

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受美国指示逮捕了中国华为公司高管孟晚舟。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有一个很直接的可能,就是他要求华为所掌握的所有的先进技术都必须交给美国中情局,然后美国中情局在转手给美国的半导体公司。如果那样,我们的华为以后还怎么竞争呢?

就这还没完,1986年美国和日本签署第1个半导体协议,要求日本全面放开半导体市场。1987年,美国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所有电子元器件征收100%的关税,但是对于美国出口的日本的产品,日本不能征收任何关税,这样直接抹杀了日本元器件的价格优势。1991年美国和日本又签署第2份半导体协议,明确规定国外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应达到20%以上。

1996年还发生了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美国表面上对日本和韩国两个国家发起反倾销,也是在半导体领域,最后的结果是认定两个国家都有倾销,但是对日本企业征收的反倾销税是100%,而对韩国征收的反倾销税是0.74%,等于没征。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静思有我:美国掏空台积电,是战斗,还是战略?|2022-12-1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