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阿旦:2023年,中美的战略忽悠与利益交集|2023-01-23

大家对今年的期待应该是蛮高的,过去几年有很多人没怎么赚到钱,都希望今年能够抓住机会,多赚点钱。总体上说,今年的客观环境,虽然结构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在边际上,确实是有改善的。用大白话说就是,长期机会还是有困难,但是短期至少一年内,还是有机会的。

这个长期机会有困难,如果从内外部两个视角来看,主要的难点还是在外部。因为内部来看,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人口结构的问题,房地产风险的问题,产业升级的问题等等,但是总体上来说,我们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有些问题和困难是很正常的,我们内部视角看,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这个发展趋势,有着巨大的惯性。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比如战争,比如资产泡沫崩盘等,这种突发性的重大风险,按自然增长率,就算是逐步放缓,从中低增长到低增长,我们至少也还可以维持一二十年的增长。但现在最大的问题,也是外部视角下的问题,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企图封锁我们的增长上限。

这个增长上限,概括的说,主要就是压制发展所需的资源和空间上限。资源上包括能源矿产,也包括科技、金融上的资源,这些方面美国都有限制措施,企图压制我们的突破。在空间上,则包括地缘安全和政治合作等方面拓展的空间。

美国这些动作,在外部环境上,倾尽全力压制我们的发展空间,这就导致短期内我们的发展趋势受到了外部抑制,自然增长率有可能被压低了,典型的如华为,以及其他被制裁的企业,不得不耗费更多的资源去进行本不是企业层面所要做的一些应对工作,拖累了合理的增长。

所以说我们长期发展趋势是优势,而短期困难主要是来自外部因素的压制,这种矛盾,就是结构性的,就美国视角来看,美国的一切优势都是建立在霸权之上,谁有可能改变这个基础,谁就是美国最大的敌人。所以说这是结构性,而且难以调和的矛盾,长期来看,可能这种外部因素会持续存在。

那为什么说短期内,尤其是至少这一年内,还是有机会呢?首先就在于今年美国今年不会大幅加息icon,金融政策icon的攻击性不如去年那么强,虽然弦还没有松下来,但是对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威胁程度已经降下来了,这从人民币汇率icon走势上也可以看出来,压力大幅减轻了。

这是今年外部因素缓和的一个主要影响,内部来说已经全面放开,经济活动和金融投资的内外部短期制约因素都解除了,这是宏观上,判断今年有机会的主要依据。

在这个基础上,各行各业赚大钱的机会不一定有,但是小机会应该不少,把握好了,可以很好的回血蓄力,过一个好年。

从短期看,今年的中美关系会有阶段性缓和,这个缓和应该说并不是本质上的,很大可能是出于彼此的短期需要,而相互进行的某种气氛烘托。可以理解为各自有各自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不一样,但是时间上出现了一个交集,就是2023年。

在美国加息遇到困难的2022年,加息周期虽然没有结束,但是在11月出现了节奏上的转折点。金融上是宽松还是紧缩,这是美国在金融层面给全世界制造的硬约束条件,而经济上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甚至是衰退,很大程度上还得取决于我们的经济增长情况。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会不会陷入衰退,一部分取决于美国自己的金融条件,一部分还要取决于我们在实体经济层面对世界的拉动情况。

如果说得更直接一点,我们在2023年需要创造经济复苏的外部环境,美国在2023年则需要控制通胀以稳住水温进行温水煮青蛙策略。这两件事情的交集,就是在短期而言,在2023年这个时间窗口期,我们的经济复苏,有利于美国的通胀控制。

那么大家可以想想,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到底什么才是当下的主要矛盾?从核心的金融视角来看,在美国加息周期真正反转之前,博弈的主导权依然是在美国一边,而我们是被动应对的一方,认不认同这个客观前提,是理解很多事情的一个关键。

在这个前提下,美国加息周期尚未结束,我们的核心着眼点,就还是自身经济发展,如果这个过程有可以和美国进行利益交换的条件,那么就可以利用起来,作为博弈的手段。

在这个视角下,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包括进一步强化和释放关于市场经济,民营经济的善意预期,甚至在此基础上,各种销声匿迹的奇怪论调又死灰复燃了。

这不奇怪,历史的大趋势和短期的小波动,都有其存在的基础。短期的波动,改变不了长期趋势,阶段性缓和无法化解结构性矛盾,这是一个相互战略忽悠的时间窗口期,到明年这个时候,一切如果又反过来了,那也丝毫不让人意外。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阿旦:2023年,中美的战略忽悠与利益交集|2023-01-2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