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卢克文:四座城市的宿命|2023-01-23

 
1965年,湖南省邵阳市迎来了改变命运的一年。
 
1960年代开始,中国同美苏两位世界阵营的老大关系恶劣,尤其苏联动不动喊打喊杀,还威胁要对我们扔核弹,为了保卫我们刚刚建立的工业果实,中国被迫采取了极端的防御策略,将东北与东部的工厂大量往中西部搬迁,历史上把这段故事,称为三线建设。
 
1965年,以上海为主的沿海地区,一共向邵阳迁来了大中型工厂20家左右,分别是湖南印刷机器厂、中南制药厂、湖南省新华印刷二厂、邵阳纺织机械厂、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长沙机床厂邵阳分厂、湖南半导体器件厂、邵阳纸板厂、邵阳纺织厂、邵阳农药厂等。
 
1969年,株洲仿制一汽解放牌载重货车成功,考虑到汽车配件大多在邵阳及周边地区制造,19707月,在邵阳五里牌建起了湖南省汽车制造厂。
 
据后来在厂里干了一辈子的李芳林回忆,工人们在300平米的简易工棚里喊着号子工作,用卷扬机代替压模设备,用动摇大锤替代油压机,用烧滚的碱水去掉汽车零件的油污,第一年,邵阳就一共生产出了154辆货车。
 
虽然刚生产出来的货车载重仅4吨,时速仅60公里,但那年头搞汽车就是高科技,工人们走在路上,背挺得笔直。
 
一说起自己是汽车工人,说话的声音都要洪亮几分。
 
通过向一汽派遣技术工人深入学习,到1978年,邵阳湖汽自己搞出了30多台大型设备,改进了生产条件,工厂一路昂扬发展,巅峰时一共有七千名员工。
 
围绕着这些大中型企业,一些做上下游配套的小企业也得以获得生存空间,包括邵阳市电池厂、织染厂、矿灯厂、造纸厂、化工厂、水泥厂也纷纷建成,并活得有滋有味。
 
1990年巅峰时,邵阳大件能造汽车(一年2029辆)、纺织机、印刷机,小件能造洗衣机、电风扇、三极管、电风扇、钢笔,全国41个工业门类,全邵阳有39个,邵阳的工业产值,占到全省的六分之一。
 
除了汽车,邵阳生产出了湖南省第一台计算机、第一台印刷机、第一支钢笔、第一包洗衣粉,第一台纺织机。
 
那年头,邵阳金笔厂生产的“永久”钢笔能和上海“永生”的钢笔争锋,每逢麦收季节,邵阳造纸厂装麦杆的拖拉机队伍,一直排队到大修厂门口,为周边2000个家庭,一万多人提供了额外收入,到处是一片火热景象。
 
1970-1980年代,全邵阳市区只有20万人左右,大多聚集在东区,其中10万人是产业工人,10万人是工人家属,工业最密集的地方是工业街,4万工人扎堆在这,上班时街道静悄悄的,只有几个快迟到的工人鬼鬼祟祟地碎步急奔,一到下班时间,几万名工人骑着二八大杠迎着晚霞冲出厂门,街上瞬时就热闹起来。
 
当时的工人们,有自己的电影院、游泳池、食堂、医院,那年代还没有农民工,最多是一些周边农户围绕着工业城区卖一些生活用品、开两家饭店,给工人们提供服务,城里有溜冰场,有录像厅,有书店,有公园,这些都是农民们触摸不到的事物,到了1990年代,才允许农民踩着单车进城务工。
 
图片 1980年代的邵阳市工业街(杨民贵摄影)
 
我爸就是当时进城务工的农民之一,他每天早上七点天朦朦亮,跟同村十几名汉子,骑二十里地进城,在城里做一天的泥水匠,晚上七八点回村,午饭是自己带的韭菜炒鸡蛋,使塑料袋装在口袋里,到中午时已经凉透,另还带一些大米,中午自己在工地使铁锅煮熟,就着炒鸡蛋下饭,胡乱对付一顿。
 
郊区农民进到了城区,见到了他们闻所未闻的优越物质生活,不由得啧啧称奇,我十岁时去过工地几次,看到中午时农民工满身泥浆,疲乏地坐在一起,互相嘲笑说要去“喝饭店里城里人剩下的油汤”。
 
所谓的城里人,就是当时的产业工人,搭配少量的体制内人员。
 
图片
1980年代邵阳双清公园,当时人们都在这座假山前合影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当时工人的经济生活犹如天堂一般,进城务工的农民主要是在工地劳动,开始时一天能挣10块钱,1990年代后期是20块钱一天,但是收入很不稳定,一年只有几个月有工作,下雨天还不能开工,其他农民无非是去菜场卖菜,开些小店,靠产业工人的经济溢出效应维持生计,捡一些工业经济从指间流出来的残羹剩饭。
 
纯粹的农村生活由种地、养猪、养鸡和永无止境的家务活所填充,每天一个农妇光是做饭、洗衣、挑水、烧水、带娃、喂猪,就要累得喘不过气来,而且农业收成每年还要定额上交给粮站,农民根本没什么经济收入,全指望家里养的几头猪熬过春节。
 
所以我小时候,我妈常看着伏在板凳上做作业的我,用一种期望的口气说:
 
“你要发狠读书,考上大学,将来做一个城里人,再也不要做农民了。”
 
城市里的产业工人和农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级,部分工人和体制内子弟,总是用充满优越感的眼光打量同班农村孩子,一直到1990年代我在城里读书时,还能看到班上城里孩子不断欺侮农村孩子。
 
这种欺侮似乎也成一种默认的规则,极少看到老师和长辈出面阻止。
 
1965年,邵阳城迎来了改变命运的一年,三线建设使邵阳获得了工业发展的机会,朝气蓬勃的市区是人人羡慕的天堂,但那些光荣还是只能波及一小部分人,而且这些荣耀不可持续,也只是维持了短短三十年光景。
 
历史的海啸即将到来,将大部分中国城市经济,毫不留情地冲垮殆尽。
 
 
 
当岳阳能感受到邵阳同样的工业荣耀时,已经是20年后的事情了。
 
在湖南省内,衡阳比邵阳的工业起步还早,从1958年开始发力,拥有衡钢、衡阳轧钢厂、湘衡盐矿、272厂、710厂等大厂,衡阳甚至一度占全湖南省工业产值的28-40%,最顶峰曾压制过长沙。
 
所以过去衡阳人去看湖南其他城市时,总有一种带头大哥来巡视小弟地盘的感觉。
 
1980年代初,衡阳人老吴去岳阳出差时,就有这种感觉。
 
40多年后,六十多岁的老吴已经是一名成功的房地产商,十分骚包的穿着一身花哨的大牌服装,当他向我回忆起当年岳阳的情景时,说“岳阳那时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只有岳阳楼旁边有农贸市场和小餐馆,其他地方都是一片片菜地。”
 
早先的岳阳,只是利用在湘鄂赣三省连接处,做一些批发生意,是排在武汉汉正街、长沙下河街之后的批发中心,生意主要集中在巴陵大桥市场和梅溪桥市场,就跟甲午战争前的日本一样,做点转手贸易。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卢克文:四座城市的宿命|2023-01-2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