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静思有我:《满江红》里,为什么不杀秦桧?|2023-01-25

1

《满江红》里,为什么不杀秦桧?

昨天我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江红》,非常感人,现场落泪。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当中的一个小细节,当刺杀奸臣秦桧的义士终于获得了取秦桧性命的机会时,义士的选择不是手起刀落要了秦桧的狗命,而是向秦桧索要另外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岳飞在风波亭被秦桧冤杀之前的遗言。被逼之下,秦桧只能按照义士的要求告诉了岳飞的临终遗言,并且让三军将士跟着一起诵读。秦桧说一句,三军将士说一句,秦桧再说一句,三军将士再说一句……

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当代的区块链技术的底层逻辑,一个人说一句话,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样一来,以后就改不了了。所以我们说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好处就是安全性、可靠性,具体来说就是,不怕有人改账本。

也就是在三军将士跟着秦桧诵读岳飞临终遗言的这个时候,我被感动得落泪了。因为,即便是秦桧直接统辖的三军将士,诵读岳飞遗言的时候,也是慷慨激昂,气壮山河。

为了不剧透,我就不告诉朋友们影片中岳飞的遗言是什么了。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岳飞的遗言的主题会是什么,我想每个人都猜得出来,那就是爱国。那么,传颂岳飞的遗言的意义,首先是告慰岳飞的在天之灵,更重要的是让岳飞爱国的精神,影响更多的中国人。

这种影响,不仅在岳飞所处的南宋时代有用,而且流传千百年,永远对中华民族有用。

2

中国为什么可以生生不息?

很多中国人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始终屹立不倒,没有像有的民族和文明那样被消灭?简单说,我们败过,但从没有死过。

我在2021年7月9日的节目《绝望中的抗争,百年前的中国是如何从地狱里翻盘的?》(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里面奉献过我的观点。这个观点的关键词是两个字:文化。关于这个观点,那期节目里面是这样表述的。

中华文明拥有绵延数千年的、系统且连贯的文字记载。

自周朝以来,我们的文化典籍和史学著作就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这在世界上是独一份。

这就造成了中国人身上往往会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无论碰到什么事都能在历史中找到榜样,

在探寻救国之路时,就会想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看到统治者无道,就会想到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国家危机深重的时候,会想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看到为国牺牲的英雄,会联想到“精忠报国”的岳飞

在做生死抉择时,会联想到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即使身陷囹圄,耳边也会响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当然,如果在心里动了叛国的心思,也难免会联想到那个现在还跪着的秦桧。

但凡学习过历史的中国人,很难不成为一个拥有家国情怀的理想主义者。

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在平常时期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似乎只会高谈阔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些“地命海心”。今天和我一起来讨论家国情怀的所有朋友们,不都是这样的地命海心吗?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也许我们一生都不需要为国家和民族付出鲜血和生命,但是如果万一呢?万一国家民族出了问题呢?我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会汇入到拯救国家的洪流中。如果让我预计一下,我预计我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可能都不会成功,但是我们的付出和牺牲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试错,就在于能够告诉后来人:这条路走不通,你们再去试试别的路。

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国人在拯救国家的问题上构成了一个很普通的现代名词,这个词叫:基数。

只要这样的人数量足够多,里面就总会涌现出敢动真格的猛人。而一个国家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靠的就是这些敢动真格的猛人理想主义者。我们的基数足够大,总有人能够找到正确的路。我们的基数足够大,并不全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多,而是因为我们的总人口当中受到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熏陶的人太多了,包括你我这样的普通人。

100年前的中国,当时的老百姓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至少也会通过各种途径知道诸如杨家将、岳飞这样著名的历史人物,也都知道中国曾经有过强大的过去。

普通人虽然未必人人都有牺牲的勇气,但因为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他们会认同和尊敬那些为国抗争的英雄。他们会给这些英雄们以巨大的支持和精神力量。

这就是文明的底蕴,是中华民族天然存在的基因,这是一个能够延续几千年文明的国家独有的一份财富,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3

爱国有两个问题:爱不爱国?怎样爱国?

在我所做过的节目里,不管是我自己创作的节目,还是转载他人的文章,关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的叙述,我自己最满意的是这一段文字。

根据这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判断,那就是岳飞的遗言的作用无比重大。如果非要比较的话,在《满江红》这部影片里面,刺杀秦桧的义士,在那时那刻可以向秦桧索要两个东西当中的一个:一是索要秦桧的狗命,一刀毙命,畅快淋漓,快哉快哉!二是从秦桧那里取得岳飞的遗言。按照影片的情节安排,那个时候知道岳飞遗言的人只有秦桧一人,而且他绝对不会往外说,因为说出岳飞的遗言就是给自己掘墓。

我今天要和朋友们认真地算个账,如果能够两样都选,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只能选一个,我们选哪一个?

根据我前面的分析,毫无疑问应该选岳飞的遗言。

然而问题来了,从表面上看,选哪一个更显得爱国?

毫无疑问,在一般的逻辑之下,手起刀落要了秦桧的狗命,自然从表面上显得更痛快,更爱国,按照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说法,那样能够“足见其彻底革命”。

而通过刚才冷静的分析,选择从秦桧那里获得岳飞的遗言,更有意义。更何况,在当时统治阶级没有改变对金国议和的大背景下,杀了一个秦桧,他马上会任命一个张桧、李桧、王桧上台。其实秦桧的狗命在统治阶级那里也是不值几个钱的。

所以,我今天想跟朋友们讨论一个新问题:爱国技术。请朋友们理解,我把爱国这一个很高尚的词,与技术这个很俗套的词配合在一起,因为我认为,爱国也是要讲技术的,换言之,爱国要讲方法,不能只动感情。

我必须承认,如果在杀掉秦桧和获取岳飞遗言这两项当中只能选一项,那么每一个选项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有遗憾的。杀掉了秦桧,就获得不了岳飞的遗言;获得岳飞遗言,就留下了秦桧的狗命。

所以,选择哪一个方案,就意味着选择哪一个遗憾,总之都有遗憾。

如果让我选,我同意张艺谋的选择,我选择获得岳飞的遗言,所以也就意味着选择留下秦桧狗命这个遗憾。这似乎不够英雄,不够狠,不够爱国,甚至有叛变的嫌疑。甚至你可以说我在卖国,因为我竟然留下了秦桧的性命。

然而我觉得,杀了秦桧自然也是为国出害,但是在当时的统治阶级没有改变战略的情况下,杀一个秦桧,他立刻会安排一个张桧、李桧、王桧来替补他的位置。

而获取岳飞的遗言,却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民族救亡的洪流中,并且让这种精神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这个作用是非常宏大的。可以说,要彻底剿灭秦桧、张桧、李桧、王桧之流,最根本的办法是获取岳飞的遗言,用岳飞的精神感召更多人。否则,杀了一个秦桧,就会再冒出一个张桧、李桧、王桧。

这是从宏大的角度来叙述的,我们还可以换一个细小的角度来分析。

即便是在《满江红》这部影片当中,也体现了精神和文明的巨大作用。因为在一众刺杀秦桧的义士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有两个意想不到的情节:

第一,有人在没有跟这一众义士正式通报的时候,自作主张加入到了刺杀秦桧的行列当中,这个人是一名青楼女子,最终这位青楼女子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面对这个情节,我们不得不感慨中华文明的强大。在南宋时期,即便是青楼女子,也怀有强烈的报国之心,而且,义无反顾,毅然决然。

第二,所有义士都牺牲了,最后一个终于获得了刺杀秦桧的机会的人,并不是刺杀行动中的正式人员,而且也不是像那青楼女子那样提前介入,而是作为秦桧的亲兵将领,在与义士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被感化后加进来的人。也就是说,他是个编外人士,而且参加革命特别晚,革命已经失败,他才参加进来。如果没有他参加进来,这次行动就彻底失败了。

我们不禁要问,不管是那个编外的青楼女子,还是那个革命已经失败才参加革命的的编外人员,他们为什么都加入到刺杀秦桧的行动之中?那依然是文化的影响,如果没有前人传承中国的爱国文化,就不会有这两个编外人员的意外加入,就没有行动的最后成功。

我以为,革命,就是这样前赴后继的。

所以,这个故事本身也说明了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本身也说明了岳飞的临终遗言的价值,要远远大于秦桧那条狗命。

所以,我今天想给朋友们抛出一个问题,关于爱国,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你爱不爱国,二是怎样爱国。

过去这几年,在爱不爱国的问题上,舆论场上爱国的声音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舆论场上公开宣传不爱国,或者变相为西方带路的声音已成为过街老鼠。所以从大局来看,爱不爱国的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已经不是特别突出的问题(当然不是说没有问题)。

所以,接下来,在2023年,我们应该进入一个更深层面的探讨,那就是怎样爱国才会对国家更有利,我把它称之为爱国的技术问题。这其实跟抗日一样,抗不抗日,是必须做出的第一个选择。选择了抗日之后还要做出第二个选择:怎么抗?也就是抗日的战略战术问题。毛主席在1938年写的《论持久战》一文就反驳了两种错误抗日路线:速胜论和失败论。

4

我们要不要拒绝美国资产?

关于爱国的技术问题 ,我今天想给朋友们提供两个信息:

第1个信息,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开的“国际投资头寸表”的数字,截止到2022年9月末,我国的海外资产总金额累计为8.9万亿美元,而海外地区和国家投放在我国的资产累计为6.5万亿美元。

第2个信息,俄乌冲突爆发以后,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大约3,000亿美元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对于这个情况,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2022年6月29日曾经警告称,俄罗斯有权采取报复措施,比如同样可以没收西方国家在俄罗斯拥有的资产。

两条信息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先说第2个信息,西方冻结了俄罗斯央行的资产以后,俄罗斯警告俄罗斯可能也会冻结或没收西方的资产,那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谁的资产多?

假如,俄罗斯在西方国家有1万亿美元的资产,而西方国家在俄罗斯只有几千亿美元的资产,双方互相冻结和没收,到最后,俄罗斯还是吃亏。

然后我们回到第1个信息,目前我们国家在海外有8.9万亿美元的资产,而海外在我们国家只有6.5万亿美元的资产,如果将来我们因为台海问题或者其他问题跟西方国家闹僵,西方冻结我们的资产,我们也冻结西方的资产,最后算账,结果是什么呢?别人可以冻结我们8.9万亿美元,我们只能冻结别人的6.5万亿美元,我们还吃亏2.4万亿美元。

这种情况,你说咋办?

办法自然也有很多种,也不是说我们就拿别人没办法了,但是,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

我认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继续坚持扩大开放,继续打开中国的大门,吸引更多的西方资本到中国来投资。

我在以前的节目里面分析过,这样做的第一大好处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建设资金。这个角度的话今天不多说,这会儿重点说今天的这个主题。

当西方在中国拥有更多的资产的时候,他就不敢冻结我们在西方的资产。因为一旦那样做,他的资产也会被我们冻结,他反而会吃亏。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西方应该有足够多的资产在中国,以供我们冻结。

我想,这个账是很容易算得清楚的。

可是我不得不遗憾地指出,过去几年,在爱国的问题上,很多人拒绝西方资产来到中国,理由是那是西方的资产,乃至于是美国的资产,而且会在中国赚中国的钱。

这种观点中的坚定反西方反美的立场值得肯定,而且也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是细细算个账,这种基于爱国的立场,而提出的爱国创意,却并不是对国家有多好。

相反,我在以前的节目里面给朋友们介绍了,美国政府正在不断的限制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原因自然是很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就是,预防真到了那一天,他在中国的资产相对比较少,如果彼此都冻结对方资产,他们会占便宜。

过去两年一些爱国人士所提出的一些爱国建议,其实就是美国政府正在做的事儿。我们发现,有些爱国者,爱着爱着,和美国政府打压中国的做法完全一致了。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和警惕。

5

 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急卖,还是缓卖好?

今天我还想再分享一个近期的新数据,美国财政部1月18日公布,截止到2022年11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下降到8,700亿美元。这是自2022年5月以来,连续7个月,中国持有的美国的国债数量低于1万亿美元。但仍然居于世界第二位(第一名是日本)。

有些媒体人立刻就开始做节目,说中国在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我想说,中国减持美国国债,不可能是“大规模”的。就具体数字而言,2022年11月只减持了78亿美元,还不到总额的1%。

我这样说,可能有些朋友也就不满意了,因为美国国债也是中国的一个心结,最主要的担心就是万一哪一天他赖账怎么办?在疫情的三年里,美国上至前总统特朗普,下至普通民众,多次鼓吹或者实际行动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赖掉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他们编造的所谓理由是新冠病毒是中国制造,所以要中国赔偿。

那个选了15轮、创造美国164年纪录的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在1月7日才选上,3天之后的2023年1月10日,在胜选后的首场演讲中表示,要成立两党委员会,并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调查。其实,他这个调查也就是做做样子,结论早就被他锁定了,就是要污蔑中国制造了新冠病毒。

我在2020年3月27日的节目《美国多名议员竟然“追责”中国。“中国病毒”这个词,是美国挖的一个大坑》(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里面,就分析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赖掉中国持有的万亿美元美国国债。我强烈推荐朋友们回头去听一听我3年前、新冠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做的那期节目。3年了,新冠疫情眼看着就要过去了,但美国还是那个美国。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快点减持美国国债?为什么还要磨磨蹭蹭地?为什么去年11月份才减持78亿美元,还不到总额的1%?

这样的追问下,毫无疑问,如果谁主张大幅度减持,谁就显得更爱国。如果谁主张不着急,慢慢减,谁可能就会被认为卖国。

可是,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我在2022年5月9日的节目《1万亿美元,美国如果赖账,咋办?》(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里面,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就是,买卖美国国债是一种市场行为,如果中国这么大量的美国国债在短时间内急剧减持,按照我长期以来所说的用供求、圆和借钱三个词、5个字可以解释绝大部分经济现象的逻辑来说,那么,某一个商品卖的人多了,必然导致价格下降。

如果我们卖得急了,价格就下降。下降了,我们再继续猛卖,那么我们手上的国债就卖不到几个钱了。这个道理就和下面的场景是一样:

你家里存的有大量的白菜,你想脱手,从一般的逻辑出发,那就是越快越好,可是如果你真卖的快了,白菜价格会大幅度下跌,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那么,如果我们猛卖美国国债,最后我们豆腐卖了一个白菜价,吃了大亏。这吃亏的一部分,和美国人直接赖掉,结果有啥区别呢?

这个例子再一次告诉了我们,很多基于激烈的爱国情感而提出的激烈的爱国建议,往往起不到爱国的效果。

所以,我特别想提醒朋友们,当我们已经具备了爱国立场之后,我们还要认真地去思考怎样爱国方为上策,或者叫爱国的技术。

是的,爱国,也是一门技术活,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搞不好,会落入敌人的圈套。搞不好,你做的你认为很爱国的事,正是敌人也千方百计想做的事。

谨以此文,作为农历2023年做节目的开端。今年,我会有所改变,会更加理性、冷静和全面地分享我的观点。不走极端,不刻意博取爱国的名声。借用鲁迅先生的话,不刻意显示我“彻底革命”。有时候,你可能会认为我似乎不爱国了,甚至认为我可能已经叛国做了汉奸。但我自己知道,我的心,属于我的国。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静思有我:《满江红》里,为什么不杀秦桧?|2023-01-2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