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思考比当下更长远的难题
“湘江战役”之后,红军的行军方向是什么?这是事关生死的大问题!
博古和“洋顾问”李德认为:红军已遭受了重大损失,当下急需补充兵力、壮大力量。因此,应该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毛泽东却持有不同意见:当下最主要的是生存,一旦北上湘西,那么还未会合呢,就会钻入国民党布置的“口袋阵”里,这种行军方向是死路一条!
该怎么走呢?毛泽东认为:眼下正确的方向是向西,去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在那里才能得到喘息之机。
在“通道会议”上,毛泽东和李德等人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站在了毛泽东一边,迫使博古、李德不得不改变原计划。
在“黎平会议”上,毛泽东“西进黔北”的主张与博古“北上湘西”的主张再次产生碰撞,争论十分激烈。最终,参会多数同志再次接受了毛泽东“向黔西北进军”的正确主张。
事实上,国民党确实在湘西地区囤集重兵,假如没有“通道转兵”和“黎平会议”的转折,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刘伯承元帅曾在《回顾长征》中指出:“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还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为什么毛泽东和博古、李德的决策不一样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思考的长度不同。博古、李德只看到了眼前,只能做出对当下最有利的决策;毛泽东能看到长远,会做出对长远最有利的决策。
生活中,“短期最优解”并不一定等同于“长期最优解”,二者之间如何选择?这就成了区分愚者与智者的重要因素–愚者只在乎眼前,很容易被眼前的迷雾遮蔽双眼而因小失大;智者着眼长远,可以穿越当下的迷雾而看到远处的风景。
6月18日,毛泽东所在的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史称“懋功会师”。
本以为形势将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没想到毛泽东却迎来了“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刻”,为他带来困扰的是一个强硬人物–张国焘。
这一次,又是路线之争。
在“红军去哪里”这个生死问题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一方面军的意见是“北上”去陕北,以张国焘为代表的红四方面军的意见是“南下”打成都。
在“两河口会议”中,张国焘被迫同意北上方案,却又心存不甘,从中作梗,直至后来另起炉灶、另立中央。野心勃勃的张国焘将党分裂,将红军一分为二,一支队伍北上,另一支队伍南下。
毛泽东曾断言:南下是绝路!
结果,十万兵马的张国焘在南下时被川军打得七零八落,别说打下成都了,连成都的边都没摸到,就灰溜溜地沿着毛泽东之前走过的路线去了陕北。
事实上,毛主席对长远方向思考的案例还不止这些。抗战时期,美军驻延安的观察组有一名成员叫约翰·S·谢伟思,他曾与毛主席等人深入接触了3个多月之后,说出了自己对毛主席的印象–目光远大。
目光远大的人,能穿越眼前的障碍而看到终局,并规划出一条长远的道路。
在“长征行军路线”这个重大问题上,毛主席不仅准确指出“北上湘西”和“南下成都”都是死路,而且一针见血的给出了正确方向–北上陕北!
长征之路虽然漫长,但当红军找到了长远的方向时,便不再迷茫。一路上纵然千难万险,终是胜利到达。
二、结识认知高于自己的朋友
这里所说的“认知高于自己”并不是指所有领域,而是说在任何细分领域认知高于自己、能提升自己的人,都是值得结识的。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那样: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就拿长征来说,谁比红军更熟悉地形、更能搜集情报?一定是当地的老百姓,他们在这方面的认知高于红军。
1935年5月中旬,当红军渡过金沙江,向着大渡河安顺场挺进时,发现前方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交通便利的官道大路,蒋介石已布下伏兵;另一条是穿过彝族区的密林小道,那里世世代代居住着彝人,其武装力量不可小觑。
72年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率领军队,在清军的追击下经过了这片彝区,却遭到了当地彝人的武装袭扰,严重拖延了行军进度,最后被清军包围,全军覆灭。
在得知“红军到达彝区”的消息后,蒋介石欣喜若狂,声称要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可令蒋介石奇怪的是,当地彝人不但没有与红军发生武力冲突,其首领小叶丹还与红军将领刘伯承歃血为盟,史称“彝海结盟”。
结盟后,当地彝人积极帮助红军筹粮筹款、搜集情报、当向导、抬担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支援红军作战,并把自己的亲人送入红军。
由于红军得到了彝族群众的信任与帮助,从而顺利地通过了彝民区,为之后的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时间,实现了北上抗日军事大转移。
“彝海结盟”彻底改变了小叶丹的思想,日后他建立了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的红军果基支队,坚持5年与国民党斗争,誓死捍卫红军授予他的“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旗帜。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小叶丹对解放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同样是后方强敌围追堵截,同样要经过彝区,为什么当地彝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呢?
这源于红军传递给彝人的信号,与石达开一路威逼恐吓、抢夺资源的行为不同,红军用开明的民族政策、严明的纪律感化了小叶丹:你们居然是为了解放更多的劳苦大众而去打仗?你们的民族政策居然对我们彝人有利?
既然这样,我们彝人当然欢迎红军。
事实上,彝人如此对待红军并不是个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红军沿途经过的很多地方,都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帮助:通过各种方法积极救护和掩护红军伤病员,保存革命力量;积极为红军带路,提供情报,帮助红军顺利前进,取得作战的胜利。
当红军要驾船渡江渡河时,当地群众会为红军提供船只、木板;当红军要急行军过河时,当地群众甚至把自家的床板、门板、棺材板拆下来为红军做架桥,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长征中红军除了依靠自己,还能依靠谁呢?就是依靠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如何走过陌生的道路?问当地群众,他们的认知要高于我们;
如何跨越高山、穿越河流?问当地群众,他们的认知要高于我们;
如何准确获得当地的情报?问当地群众,他们的认知要高于我们。
一路上,红军在沿途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受益良多。
长征的胜利,不仅属于工农红军,更属于人民群众。
三、挑战经验之外的事情
总结
好了,回到我们当下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