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肖磊:从去年中国经济的总产出,看未来全国各大区域的现实与梦想|2023-01-29

去年31省市的GDP都出来了,作为衡量经济领域比较重要的一个数据指标,还是值得探讨的。

基于这份数据,跟大家展开来讨论一下对区域经济等的瞎思考,供大家闲聊。

图片


先对比来说一下,否则干巴巴的数字也看不出来啥。

比如去年我们广东省的GDP是12.9万亿元,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可以这么说,如果按2021年的数据,去年广东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我们旁边韩国的经济总量。

我们GDP排名前三的广东、江苏、山东这三个省加起来,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

图片

当然,GDP并不代表一切,这里面只是一个数据指标,如果按照一些国家的话术,你经济发展不好的时候,说你穷吃不上饭,制度有问题,等你经济发展好了,又会说,除了经济,你还有啥,你价值观有问题。

因此说,发展不是给别人看的,持续的着眼于解决自身问题的发展,就不会陷入众口难调的犹豫徘徊。

然而,如果按照刚才经济总量的对比,光发展来看,其实也不值得骄傲,我们在发展经济总量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比如说广东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韩国,但广东人口数量是韩国的数倍,土地面积也比韩国大很多,而且还是基于整个国家腹地和统一市场的竞争力。

同样的,广东、江苏和山东加起来,总量虽然超过了日本,但人口和自然资源,以及整个背后的支撑,都是远远强过日本的,人均产出依然远远低于日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那除了总量,各省市GDP数据还有啥可说的吗?

这里面,看过去一年的增长确实很难看到什么特别的地方,尤其是去年疫情对各省市的影响还都不一样,就更难用增长来衡量了。但我们可以看看各省市对今年的增长目标,这个里面,信息量就很大了,值得进一步思考。

从各自制定的预期增长目标看,有四个省份的增长目标明显高于全国,分别是海南、西藏、新疆和江西。可以理解的是,随着后疫情时代旅游等行业的恢复,此前受影响较大的旅游经济占比高的省份,应该增长会更明显,所以海南、西藏、新疆分别定出了9.5%、8%和7%的增长目标。

这里面比较特别的是江西,江西去年增长本身也非常不错,达到了4.7%,要知道去年除了福建的增长达到了4.7%,跟江西并列外,全国各省市都没有超过这个增长数据,也就是说,江西去年的增长是全国第一,今年江西定下的增长目标是7%,仅次于海南和西藏,这就值得关注。

我的理解是,江西目前的增长数据,以及增长预期,除了自身的努力,还一个大的逻辑是,长江经济带整体战略开始阶梯型发力,尤其是长江中游经济带。

比如同属一个地区的湖南和湖北,去年的增长也都非常不错,分别达到了4.5%和4.3%,跟江西的4.7%不相上下,况且湖南湖北的体量远比江西要大很多,所以江西更具有基数小的增长优势。

在2023年的增长目标方面,湖南湖北也都不低,都是6.5%的目标,跟江西的7%其实也没差多少。

所以我们可以从江西去年的增长和今年的目标,就能看到长江中游经济的活力,接下来这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值得关注。

图片

除了以上我说的增长目标最高的四个省份,其他各省市的增长目标,都没有超过7%的(增长目标数字后面的“以上”、“左右”等暂时忽略)。

整体来看,预期增长目标里面,基本上都是高于5%的,但有两个直辖市,今年的增长目标低于5%,可能大家比较意外,这两个直辖市是北京和天津,分别是北京的4.5%左右和天津的4%以上。这个可能跟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换挡推进等有关,项目等投资建设周期和消费扩容基数等影响有关。

总体来说,抛开最高的几个目标,以及较低的几个目标,大部分省份预期增长目标在5%至7%之间,如果取个中间数,今年全国总量的增长有可能在6%左右(我瞎推断)。这也是我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预期。

更进一步的来看,随着中国各类基建和通道的打开,除了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这三个传统存量区,一些新的小循环大通道,也逐步的显现出了新活力,接下来我们就基于这三个逻辑,展开来讨论一下。

当然,提前做个说明,我仅仅是基于个人的理解来扯,有失偏颇的地方请大家谅解,能引起大家继续思考就很知足了。

关于“点”、“小循环”、“大通道”三个整体经济的交织和组成部分,里面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实际上十分复杂,我只能片面的做个涉猎,供闲聊使用。


点上面,有增长比较快(去年增速全国第一4.7%),总量也非常高的福建(已经超过5万亿),还有潜力很大的海南,以及有自成一体陆路边贸等优势的新疆、黑龙江、云南和西藏。

关于福建,最近有两个消息,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个是国务院发布的,同意在福建省漳州市设立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另一个也是国务院发布的,同意在福建省福州市设立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福建各港口在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未来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诸多合作,引入福建,那从上海到香港这条海岸线上面,就会形成更加协调互补,且持续繁荣的航运线和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区,形成长三角、福建沿海(再加上海峡两岸)、珠三角组成的中国最强向海经济带。

图片

关于海南,从未来封关运作的政策性红利,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旅游消费资源等,应该来说是未来最值得关注的中国经济“特区”。

我个人觉得,海南未来产生的能量,不亚于当年的深圳效应。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海南除了旅游消费等“流动”型经济,实际上在“定居”型经济方面,也需要发力,单纯的“流动”型经济,基础会比较脆弱,未来海南在教育、符合政策的产业、人才落地等方面,可能还需要做更多努力。

关于“点”上面的,新疆、黑龙江、云南、西藏,就不一一展开来说了,总的特点是,作为陆路边贸省份,由于我们内部的发展跟这些省份接壤的国家,目前都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产业代差,溢出效应会非常明显,只要通道打开,就很容易形成或大或小的贸易枢纽地区,国际贸易带来的多元,自然会刺激其繁荣。

从目前看,云南中老铁路这条线已经开始运转,中缅通道正在建设当中;新疆的话,新增的,十分值得期待的中吉乌铁路也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启动消息。

黑龙江面对俄罗斯这边的需求,未来有固定的能源通道枢纽产业,以及常态化的广泛商品贸易,持续增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西藏的话,虽然面对的尼泊尔、印度都比较复杂,仅仅尼泊尔的话体量也比较小,但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中尼通道最终还是会打通的。这一通道的意义并不在于多少的贸易量,而是可能会持续的拉动中国青藏高原直接通向印度大陆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再加上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大家可以畅想一个新的历史文明级别的循环,即从成都到雅安、昌都、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再从日喀则到尼泊尔,从尼泊尔到印度,这样一个大通道。

图片

再对比一下一千四百年前唐三藏西行求法路线,从陕西到甘肃,从甘肃到新疆,从新疆到吉尔吉斯坦,从吉尔吉斯坦到乌兹别克斯坦,从乌兹别克斯坦到阿富汗,从阿富汗到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到印度的那烂陀等地,就知道我们这一步,走了整整一千多年。


小循环里面,有几个值得关注。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肖磊:从去年中国经济的总产出,看未来全国各大区域的现实与梦想|2023-01-2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