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唐如松:乱世之谋|2023-01-30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是闻名遐迩的。凡是中国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次著名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刘备集团基本上确立了以荆州为根据地向西取蜀中以建立根本的战略方针。这一对话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当时刘备还只是荆州集团的一只寄人篱下的巢燕,而当时的巴蜀对于刘备来说更是遥远且陌生,他在败逃当阳之后曾经对鲁肃说自己的下一步打算是投奔苍梧太守,而苍梧的位置在广西,和四川是毫不搭噶的。虽然刘备此时对鲁肃所说的话是一种策略,但可见他对于寄居苍梧还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所以,诸葛亮在那个时间段里提出西进蜀中,据汉中而进逼长安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高瞻远瞩的眼界。更牛逼的是,他不但能够提出这种战略,还亲手实施了这一战略的落实,所以,他成为垂名华夏历史的名相之一,真的是实至名归的。
隆中对无疑是一种远期的战略方针。这个和当下中国的五年计划还不太一样,应该是和中国所提出的民族复兴百年规划、一带一路或全球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概念差不多。在中国历史上,短期的成功策划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历史上但凡著名的战役,都会有那么一两次妙手天成的奇谋妙策,但能够提出长远规划方针并最终取得辉煌成就却要相对少得多,远期战略方针不仅要立足于对当前形势的明晰判断,还要对事态走向具有相当高度的审视和辨析,最后还要当事者具备极高的政治智慧来把这些判断、辨析和审视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思路,从而在这个思路上不断努力,最终才能把思路变成现实。所以,具备这种智慧的人,我们称之为高人。百年之后,我们或者对于今天的一些规划者也有这样的认知。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高人,虽然没有诸葛亮的名气大,但他也在乱世之处就提出过一个非常有名的远期战略方针,虽然这个方针并不是他亲手落实,但这一方针被采纳后,却取得了诸葛亮一生都没有取得的辉煌成果。这个人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朱升。
说到朱升,我的读者们应该都知道这个人,他所提出的九字方针也一直是大伙儿耳熟能详的口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我们熟悉这九个字绝对要比熟悉朱升这个人多得多。但没关系,只要记得这九个字就好,记不记得朱升其实不重要,因为这九个字已经已经足够让他名垂青史了。
朱升提出九字方针是在1358年,而此时江浙集团的张士诚已经称王五年,而就在一年多后,江西的陈友谅也建国称帝。可以说,称王称帝对于当时的起义军各大集团的领导们都是相当有诱惑力的。这种诱惑力不仅仅来自于个人功绩的展示和地位的提高,更在于建立国号后,可以更多的树立民间声望,从而获得更多的拥护,对于自己手底下的将士谋臣们也是一种激励,从而激发他们产生更大的欲望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和更高的地位。
但称王无疑也是有副作用的,朱升正是看到了这些副作用的存在,才提出了九字方针。称王的副作用在于一旦你称王了,你的竞争者就会攻击你,你的主要对手就会重视你,所有的敌对势力都会打击你。而如果不称王,你的竞争对手就会相对轻视你,你的主要对手则会去致力于先去消灭那些急于称王的人。所以,当时朱元璋的主要对手是元朝政府,他的竞争者则是陈友谅和张士诚。在朱元璋接纳九字方针后,他一直低调的在南京一带巩固自己的地位,低调地一点一点地蚕食着自己周边的领地。从而让主要的对手元朝政府放松了对他的打击,而是聚集力量攻打称帝最早的张士诚和野心勃勃的陈友谅。
等到朱元璋的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后,他才高调出手,东灭张士诚,西歼陈友谅,然后挟大胜之威,一举北上,推翻了元朝统治,进而建立了明朝政权。诸葛亮虽然实现了以蜀中为根本的战略规划,但却也失去了荆州,然后在北伐过程中也屡遭挫折,并没有最终实现其隆中对里的宏大愿景,而朱升的九字方针却实实在在地帮助朱元璋创立了一个伟大的朝代。所以,朱升之功,功莫大焉。
和我们的百年复兴计划不一样的是,诸葛亮和朱升所提出的远期战略方针都是具有乱世背景的。所谓乱世,就是群雄毕起,世象万变之时。这时候,你很难看清大趋势的走向,如果不能从本质上去看待问题,而是单纯从谁强谁弱,谁地盘大,谁兵力多,谁家谋臣一大堆,谁家武将一大排来判断趋势,那很可能就会被乱花渐欲迷人眼了。诸葛亮判断三分天下就是依据本质来判断的。当时的北方集团,即便没有曹操,刘备也插不上手,当时的孙吴集团也是,老孙家已经历经三代,根基稳固。只有荆州的刘表和蜀中的刘璋是可以被取代的,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暗弱,也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治基础,同时也都还没有被强大的北方集团和稳固但偏弱的孙吴集团所染指,所以这才是刘备的机会之处。
而朱升的九字方针,也是在群雄逐鹿的时候,指出了事情的本质,当时的元朝政府军主力并未受损,对于起义部队的打击能力还是具备的,基于对于帝王位置的敏感,还有战斗力的元朝自然是谁先称王就去打谁,而当时张陈朱三方势力,朱元璋最弱,如果贸然称王,元朝政府军一定会很乐意先把这个弱的拿下以彰显战绩。而张士诚和陈友谅自然也不愿意自己的卧榻之侧有人酣睡。夹在中间的朱元璋可以说身处四战之地,唯一保存实力的办法就是低调。当然,低调不是完全没有作为,时不时地伸头向外咬一口,咬过之后就消化壮大自己,以十年的耐心,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十年里,朱元璋咬过张士诚,也咬过陈友谅,更咬过元朝政府,他以十年的光阴把自己咬成一个壮实勇武的汉子,十年之前,有人骂朱元璋是无胆匪类,建华小人;十年之后,骂他的人都进了他的肚子。
当今天下,是不是乱世?放在华夏,自然是和平盛世,但放眼全球,乱像频仍,乱世已现。随着这个春节假期的结束,美国、德国、加拿大和其他一些北约国家都已经敲定了对乌克兰的主战坦克援助计划。援助主战坦克这种进攻性武器,意味着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大。而今年在乌东战场上,已经可以确定会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对攻。俄罗斯和欧美之间的剧烈消耗已经成为必然。
我们一直赞美我们的祖国很强大,是的,的确很强大,但这种强大的来源更多是基于精神和文化上的强大,我们不畏强敌,我们敢于牺牲,我们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有最睿智的战争智慧和战术战法。这是我们取胜的法宝。但相对于在工业化上先行一步的西方集团来说,在科技和军事装备上我们还是相对弱势的,即便在今天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依然和欧美乃至俄罗斯有着一定的差距。
美国发动乌克兰危机,自然是要绑定欧洲来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本来它们认为把俄罗斯当做耗材,只要战争一爆发,俄罗斯经济崩溃,普京自然玩不下去。可是没想到俄罗斯这根木头如此经烧。烧了快一年,反而越烧越旺。这使得美欧在消耗俄罗斯的同时,也开始消耗自己。但我们其实知道,美国消耗俄罗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围堵中国。它以一国之力已经束缚不住中国了。【这个特朗普时期其实已经拼尽全力】。所以它需要欧洲的支持。最不济也要把欧洲绑在自己身边以实现双轨世界。
只是没想到,俄罗斯如此经得住熬,不但没有熬残自己,还真的要把欧美统统拉下场,从而实现真正的美俄对决。核武器双方都是最后关头才会用的,但基于核武器这个事实,双方又都不会轻易使用,所以,大家就一起在乌东站场用常规武器一起耗。至于耗到什么时候,我不知道。看看今年可能会爆发的乌东坦克大战后,双方会不会产生谈判的意愿。但即便有了谈判的意愿,也会经历边大边谈的漫长时光,这是美国人经常的习惯,当年他们在朝鲜战场上就曾经干过这样的事,这些年在中美贸易战中它们也干过。基于实力的谈判条件,是美国人一向奉行的准则,只有把它的实力打掉,它才会老老实实的谈判。而俄罗斯想要打掉美国和北约的实力,也是很难很漫长。
面对这样一个乱糟糟的世界,我们其实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已经是一目了然。毕竟,老祖宗们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现成的智慧。朱元璋都能等十年才称王,我们又何必在乎多等几年,多看几年的戏呢。我们现在做的其实不是去为这乱纷纷的世界解开纠葛,而是要趁着这个机会多吃几口,哪怕被人说胆小,被人说贪吃,也无所谓,吃饱自己,有一个壮实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等到鹬蚌都斗不动的时候,把他们捡进鱼篓的时候也就不用费多大事了。否则容易被鹬啄被蚌夹。费了力气不讨好。何苦来哉。
新年第一篇,祝大家新年好。也祝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当然,一定会越来越好。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唐如松:乱世之谋|2023-01-3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