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花猫哥哥:《狂飙》里的中国城市化狂飙之痛|2023-02-03

最近大热的电视剧《狂飙》的导演徐纪周在接受采访时说,“京海这座虚拟二线城市二十年的巨大变化,才是隐藏在这部戏背后的最大主角”。

电视剧本身的情节已经在网络上掀起了无数讨论热潮,我就不多说了,但是我对电视剧中折射出来的20年中国城市化狂飙之路很感兴趣,今天和大家单独聊一聊。

21 世纪影响人类进程有两件大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一是中国的城市化。

这是多年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斯蒂格利茨给出的判断。

在中国,过去20年的轨迹,成为对这一预言的真切印证。2022年,中国城市化率为64.7%,而在2012年,这一数字仅为49.68%,而2000年则为36.09%。

也就是说,在20年的时间里,中国完成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实现了3亿人口的城市化迁移。图片

图片

这不仅仅是3亿人口的迁移问题,还有3亿人口的城市用水、用气、供暖、公园、交通、公共服务、城市环境等几乎所有基础设施等等问题,这一点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中国仍然完成了,堪称一场奇迹。

但是,这种迅速的城市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让一些本来没有病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

那么,这些城市病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1  城市生活,看上去很美

很多农村人进入城市,会震惊于城市的宽马路、大院子、大商场,但是真正住下来,他们就会发现这种生活,看上去很美,但并不舒适。

首先就是路网密度太低,带来很多交通问题。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城市规划,道路以宽为荣,开阔平直的路面几乎成为城市繁华的标志,大小城市在道路建设中不断拓宽马路。

这样从视觉上看,宽马路的确比较气派,但这种“宽马路”必然会带来“疏路网”。像在纽约,由于居民区都是街区化的,1平方公里往往有120个路口甚至还要多。而在中国,一平方公里可能只有十几个路口。图片

图片

从交通规划学角度来说,实行“宽马路、疏路网”模式,城市交通微循环就会缺失。

城市的道路被很多大规模的院子截断,缺少支路联通城市各部分区域,宽马路没人时空空荡荡,一旦人口集聚,立马拥堵:路网不够密,主干道修的再宽其实也没用。

而且,宽马路道路交叉口尺度较大,需要更多的红绿灯来引导交通流向,不可避免的增加等待时间。

汉风网网站提示:
建议老友们升级会员,升级会员后,可以全部阅览。目前系统支持用户名为字母形式、拼音形式、中文用户名现在正在调试中。
如果不会操作升级会员,请加汉风网微信,我们后台给您添加。
请老友们一定点击“立即购买 或 升级vip”按钮进行购买,因服务器反应慢点击购买后大概需要8秒左右,(如果等待8秒没有反应,可以再次点击一下)会跳转到支付页面。购买成功后才可以查看到剩余内容,购买成功后如果遇到服务器没有反应则请等待一会刷新(如果还是看不了,请再次刷新一下),或重新打开本篇文章,因技术原因请老友们尽量在半个小时内阅读完,超过时限会需要重新购买。此费用为支持汉风网服务器带宽以及编辑人员相关费用。谢谢老友您的支持。如果有疑问,请加微信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解决。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花猫哥哥:《狂飙》里的中国城市化狂飙之痛|2023-02-0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