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一个重要的研讨班在京开班,主要领导做了重要讲话,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做了深入阐述。
7号晚上讲话全文出来后,我第一时间对通篇进行了学习。这篇讲话,可以说是近期最重要、理论性最强、信息量最大的一次讲话之一,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有学者对讲话做了摘要式的解读和划重点,有一定参考性,但如果想深入学习,斐君还是建议大家去读原文、读全文。
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讲话中“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一部分内容。老读者都知道,我一直在说“欲战胜于疆场,必先战胜于思想”、“去思想钢印”、“不止经济上要‘去依附’,思想和理论上更要‘去依附’”……
这几年来,我在多篇文章中表达了类似观点,引起很多读者朋友的共鸣和点赞,也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虽然身处不同领域,但都认同我的观点,都认为“去思想钢印”、“思想上的独立自主”是一件非常迫切、关乎长远的大事、要事!
一方面,一些人盲目迷信西方,言必称希腊,有着强烈的皈依者心态;另一方面,美西方统治精英非常重视且极其擅长文化输出、价值观输出,形成一套复杂精巧的系统。这种布局是他们最擅长的东西。
令人振奋的是,7号的讲话中,专门用一部分内容谈了这个问题。原文如下:
-
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
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
如果说去年的大会正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次讲话则对该理论做了系统阐释和全面部署。(讲话分9个方面,具体见文章开头那张图,既有理论阐释,也有行动部署)
如果拉长时间段来看,其实我们早就开始做相关工作了。我所知的、印象深刻的是组织编写“中国经济学教材”。
2021年11月8日,国家公布了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入选学校及团队名单,共有13所学校、25个团队入选。
这块目前尚无最新消息,相信正在紧锣密鼓的编写中。中国经济学教材的编写,绝对是一项百年大计。
西方对外文化输出、价值观输出的一把利器是“新自由主义”,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新自由主义风靡发展中国家数十年,在各行业占据主导地位,被新自由主义忽悠瘸的国家,能排出一长串。
更关键的是教育。我们大学有些学科的教材,其实是“满纸荒唐言”,其中以经济学专业尤为甚。
一位经济学专业在读博士生曾对我说,他们大学非常重视西方经济学,而他本人则看透了西方经济学的荒谬、谎言和无用。
他说,“就我自己的学习经历而言,西方主流经济学几乎从本科开始,就无情地限制了我们的选择空间,并粗暴地宰制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没有看到崇高的学术自由,甚至连一点学习自由的味道也没有嗅到。”
“我们以虔诚的心态去学习,却发现西方经济学好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科学’,觉得自己是不是学了一门‘伪科学’?甚至有同学觉得入错了行。”
因此,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经济学,时不我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很多东西必须重构、重建。
扯远了,回到正题。这两天学习这篇讲话之后,有一件事,更加让我感觉到思想上“去依附”的紧迫。
这几天,美国的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火爆全网,于是,网络上一批人又开始狂吹,说这样先进、“伟大”的技术只有在美国才会“诞生”。尤其是公知和科技圈的一些人。
公知不值一提,举个科技圈的例子吧。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一家互联网企业的研发总监。翻看他的朋友圈,都是欧美科研最新资讯和毫不掩饰的向往、羡慕。如果只是认可、钦佩美国的科技水平倒也无可厚非(其实,美国真正超过我们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少),问题是他们会追根溯源,会分析美国为什么科技发达,结果自觉、自然的归因到美国的制度和文化上去了。
什么制度和文化呢?无非是老掉牙的“三权分立”、“自由平等人权”等等……他的言辞中,毫不掩饰对所谓蓝色文明、海洋文明的向往,以及对东方文明的批判。
美国“山巅之城”的形象,已经深入一些人的骨髓,这就是“思想钢印”。其实,他们以皈依者的心态、心心念念的西方文明,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臆想出来的一个幻影,其中很大的成分是西方刻意诱导的。西方精英深知,文化和精神的征服,才是最彻底的征服。
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人觉醒了,包括向来迷信西方的社科领域。
举个例子。最新讲话出来后,第一时间分享给我的是一位大学文科教授。分享给我之后,他连发了好几个大拇指点赞。他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他近年来的研究,都是在打破西方神话和迷思。他的研究,受到民间和年轻一代的点赞,但一些同行却对他“敬而远之”,视其为“另类”。
主张思想要独立、高呼去附庸、去依附,呼吁中国人的头脑不要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样有见识有水平的人,却成为“另类”,可见思想去依附任重道远。但我相信,这样的“另类”会越来越多,直至成为主流!
再说一个与此相关的消息。对岸知名政治学者朱云汉教授近日去世,大陆这边不少人士表示了哀悼,朱先生的著作我没有拜读过,但他有一个观点,我高度认同。什么观点呢?
近些年来,他不断撰文呼吁中国人文社科界学者摒弃“附庸惯性”,闯出自己的路,“在多个领域,中国学者都有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也理当进行超越和突破,而不是继续做学术附庸。”
“学术附庸”“附庸惯性”这些词,可谓高度概括,入骨三分。
还是那句话,欲战胜于疆场,必先战胜于思想。思想和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才是真正的独立自主。
结语:
当下这个世界,思想战、文化战、舆论战、心灵争夺战一直在激烈的进行着,不见硝烟,却异常残酷。这些都是对手擅长的战场,这一套人家玩了几百年了。
同时,这也是我们必须取胜的战场,如果我们在这个战场陷入被动,其他领域取得再多的战果,最后在整体上可能依然被动。
设置议题、操控认知、渗透洗脑、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小事化大……都是他们极其擅长的伎俩。这些东西虽然上不得台面,但危害极大、破坏性极强,这几年我们已经见得太多了。
如何应对?针锋相对的打舆论战固然重要,但更为根本、更为关键的是“去思想钢印”,只有在学术、精神、心灵上真正的“去依附”,我们才能最终打赢这场残酷的文化战和舆论战!
这些话,我不止一次的说过,今后我还要继续说,因为这实在是个非常非常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