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归来
惟有中华

孙国林:毛泽东与延安鲁艺|2023-02-11

图片


“过去我们是干武的,现在也干文的,要文武双全。”——毛泽东


延安鲁艺,在烽火中创立,在战斗里成长,雄姿勃发近八年。它为革命,为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毛泽东对鲁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他对鲁艺的关怀和指导是始终如一的。


宴会上的表态


鲁艺的全称初为“鲁迅艺术学院”,后为“鲁迅艺术文学院”。有意思的是,它是在一次招待宴会上,由于毛泽东的表态诞生的,有点戏剧性。


1938年2月,延安白雪皑皑,寒气袭人,但人们的心中却充满着火一样的革命激情。为了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6周年,4幕大型话剧《血祭上海》在城内一个简陋的礼堂连演10天,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该剧集体创作,朱光、左明导演,沙可夫、任白戈、李伯钊等也参与编导。这是当时延安演出的第一个大型戏剧,毛泽东、洛甫等中央领导人也冒着严寒来看演出。


图片

【参加《血祭上海》的演出人员大合影】


中央对《血祭上海》的成功演出,十分满意。2月下旬,中宣部举办招待会,设宴慰劳和感谢参演人员。同时举行座谈会,总结这次演出的经验,以推动今后的工作。毛泽东也高兴地出席宴会。会上有人提议:“这伙人集中起来不容易,别散了,要接着排演新戏。”还有人说:“应该以这些人为基础,办一个艺术学校,培养艺术人才。”此议,引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时,大家把目光集中到毛泽东身上,他笑着站起来高声说:“我完全赞成这个提议,并且要用全力支持你们把这所艺术学校办成!”在他将右手有力地挥出去的同时,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响起来,不少桌子上的碗筷被兴奋雀跃的人们碰掉在地上。


毛泽东的表态,体现了他的一贯思想,决非一时激动。两年前,他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就说:过去我们是干武的,现在也干文的,要文武双全。

战争年代形成了雷厉风行的作风,当场就推选出了艺术学校筹备委员会,其成员是:沙可夫、朱光、徐一新、吕骥、左明等。关于学校的名称,不少人提出以鲁迅的名字命名,因为前一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作过《论鲁迅》的著名演讲,高度评价鲁迅。对于办学宗旨和招生问题,也进行了简单的议论,交由筹委会进一步研究。此前,中央曾计划在陕公设一个文艺训练班,终未落实。此次宴会却促成了一所专门艺术学校——鲁艺的诞生。


领衔发布《创立缘起》


筹备工作紧张地进行着。首先是确定这所艺术学校的名称,草拟《创立缘起》《成立宣言》,以及成立董事会。这些工作以沙可夫为首的各筹委集思广益,到二月底就拿出方案,由沙可夫直接去凤凰山向毛泽东汇报。校名定为“鲁迅艺术学院”,为高等艺术院校,简称“鲁艺”,内分美术、戏剧、音乐三个系。其他文件和名单,由毛泽东修改后,又召集几位发起人通过。毛泽东领衔署名担任发起人,其他发起人依次是: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和周扬。


鲁艺董事会的名单是:邵力子、陈立夫、于右任、蔡元培、宋庆龄、何香凝、郭沫若、茅盾、田汉、许广平、周扬、毛泽东、洛甫、康生、王明、周恩来、凯丰、徐特立、林伯渠。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它带有明显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


图片

【毛泽东领衔署名的鲁艺《创立缘起》】


毛泽东领衔署名的鲁艺《创立缘起》,约700多字,言简意赅。他说:“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最有力的武器。艺术工作者——这是对于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因之,培养抗战的艺术干部,在目前也是不容稍缓的工作。”“因此,我们决定创立这艺术学院,并且以已故的中国最大的文豪鲁迅先生为名,这不仅是为了纪念我们这位伟大的导师,并且表示我们要向着他所开辟的道路大踏步前进。”最后,他还说:“我们迫切地希望全国各界人士予以同情和援助,使其迅速成长。”文后是毛泽东等七位发起人的署名和日期:1938年2月。


同《创立缘起》一样,鲁艺《成立宣言》也只有800多字,极其精要。


不久,由沙可夫作词,吕骥作曲的《鲁迅艺术学院院歌》也谱写完成。毛泽东对这支歌很欣赏,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它。鲁艺师生们就是唱着这支歌,昂首奋进近八年。至今,耄耋之年的“老鲁艺”们,仍可引吭高唱“鲁艺歌”,回忆学院生活美。


鲁艺的教育方针和计划,是中宣部拟订并经中央书记处审议通过的。它规定:“以马列主义的理论和立场,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历史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文艺理论与实际,训练适合今天抗战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团结与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使鲁艺成为实现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和核心。”


与此同时,学院的校址、干部、教师和学员等也逐项得到落实,鲁艺这所全新的艺术院校开始入轨前进。


“我是学院的工作人员,不是来宾”


1938年4月10日,毛泽东参加鲁艺的开学典礼。招待人员请毛泽东作为来宾到主席台上就坐,他说:我是学院的工作人员,不是来宾,我就在台下与教师、干部们坐在一起。会中请他讲话,他站起来说:今天只简单地讲几句,不多讲了,过几天我再来讲。他说:“在十年内战时期,革命文艺可分为‘亭子间’和‘山上’两种方式。亭子间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吃,山顶上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看。既然是艺术,就要又好看又好吃。不切实际、不好吃是不好的,这不是功利主义而是现实主义。抗日使这两部分人汇合了,彼此都应当去掉自大主义。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中国的使命和作用。”


图片

【延安东郊桥儿沟鲁艺校门】


另据柯仲平说,那天毛泽东讲的话是:“亭子间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吃,山顶上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看。有些亭子间的人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至少是天下第二’;山顶上的人也有摆老粗架子的,动不动,‘老子二万五千里’。现在应当不以那为满足——过去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准备时期的东西。应当把自大主义去掉一点。组织十年来的文化成果,训练起万千文化干部,送到全国各战线上去工作,这是很必要的……作风应当是统一战线的。统一战线同时是艺术的指导方向。”柯仲平把这段话公布在4月30日的《新中华报》上。他特别说明,这段文字是“经过毛泽东先生亲笔订正”过的。


会后,毛泽东又为鲁艺油印出版的《鲁迅艺术学院成立纪念刊》,题写了封面。因为毛泽东说“我是工作人员”,加上当时鲁艺只认命了副院长沙可夫,便被一些人传为毛泽东兼鲁艺院长。


讲《怎样做艺术家》


1938年4月28日,毛泽东兑现诺言,来到鲁艺作题为《怎样做艺术家》的讲演。他说:“你们要我来讲几句话,可是我不熟悉艺术方面的问题,只能贡献一些粗浅的意见给你们参考。”他讲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我们对艺术持什么样的观点?这个问题过去有很大的争论。现在为了共同抗日,艺术上也要搞统一战线,不管是写实主义派、浪漫主义派或其他什么主义派,都应当团结抗日。我们主张艺术上的现实主义,但不是那种一味模仿自然的流水账式的“写实”主义者。艺术作品要有内容,要适合时代的要求。浪漫主义有积极的、革命的浪漫主义,也有消极复古的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的主要精神是不满现状。用一种革命的热情憧憬未来,这种思潮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在统一战线中不能失掉立场,这就是鲁迅的方向。鲁迅代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论者;二、艺术作品要有内容,适合时代的要求,大众的要求。作品好比饭菜一样,要既有营养,又有好的味道。艺术至上主义是不对的,它只注重味道,不注重营养。艺术作品要有动人的形象和情节,要贴近现实生活,否则人们不爱看;三、鲁迅艺术学院要造就具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斗争经验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艺术工作者。你们不应当是只能记述生活的艺术工作者,而应当有为新中国奋斗的理想。不然,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但只有理想不行,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良好艺术技巧。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便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现在,有些人写的东西,缺乏丰富充实的内容,不合于客观实际,艺术技巧也比较粗糙,这种缺点我们一定注意克服。


图片

【1938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鲁艺】


毛泽东特别谈到生活经验对创作的重要性。他说大作家不是坐在屋子里凭想象写作的。法捷耶夫身经游击战争,他描写调马之术写得很内行,像上马鞍子之类的细微动作写得很真实。《红楼梦》里描写柳湘莲痛打薛蟠之后,便“牵马认镫去了”。没有生活经验是写不出“认镫”二字的。高尔基熟悉俄国下层群众的生活和语言,也熟悉其他阶层的生活,才写出那样伟大的作品。要创造伟大的作品,首先要从实际斗争中去丰富自己的经验,熟悉群众生动的语言。


“我看《下里巴人》也不错,全国人民都会唱”


1938年5月中旬,毛泽东又到鲁艺作重要讲话。他说,我们的两支文艺队伍,上海亭子间来的队伍和山上的队伍,汇合到一起来了。这就产生一个团结的问题。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好好地团结起来,进行创作、演出。他生动地论述了抗战文艺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武器。并说你们的校歌在唱“我们是文艺工作者,我们是抗日的战士,用文艺做我们的武器”,这很好。要下去,要到人民生活中去,走马看花,下马看花,起码是走马看花,下马看花更好。我们要有大树,也要有豆芽菜。没有豆芽菜,怎么能有大树呢?我不懂文艺,文艺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武器,创作好像厨子做菜一样,有的人佐料放的好,菜就好吃。你们要好好看书学习。书是好看的,它不会叫,不会跑,不像杀猪,杀不好,猪就跑了。除了看书,还要学习民间的东西,演陕北人,要像陕北人。文学艺术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的文学家、艺术家,提倡什么艺术至上,实际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眼里根本没有工人、农民。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工作者要到革命斗争中去,同时学习人民的语言。要从革命斗争中学习的东西多得很。


图片

【鲁艺学员担水用的棉垫肩、提水用的桶】


毛泽东再一次强调生活经验的重要性。他说:你们看法捷耶夫的小说《毁灭》,描写骑马,平时上马是怎么上的,紧急时候上马是怎么上的,都不一样。如果作者没有参加过战斗生活,怎么能够写得这样真实呢?绥拉菲摩维支写了《铁流》,我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是 “铁流”,可惜还没有人写。《红楼梦》里有大观园。大观园里有林黛玉、贾宝玉。你们鲁艺是个小观园……我们的女同志不要学林黛玉,只会哭。我们的女同志比林黛玉好多了,会唱歌、会演戏,将来还要到前方打仗。抗日民主根据地就是大观园。你们的大观园在太行山、吕梁山。《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两种歌,你们喜欢哪一种呢?我看《下里巴人》也不错,全国人民都会唱。


两次出席鲁艺周年庆典


毛泽东对鲁艺十分关怀,连续出席了鲁艺成立一周年、二周年庆典,并讲话祝贺。


1939年4月10日,鲁艺已经一周岁了。各种工作步入正规,创作演出也获得初步成绩,准备好好纪念一番。但因为开荒任务太紧,经中央同意,推迟到5月10日举办周年纪念活动。这天,毛泽东、朱德、张闻天、王明、刘少奇、谢觉哉、陈云、李富春等12位领导人光临鲁艺,并且都题了词。毛泽东的题词是:“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第二天,鲁艺举办周年纪念音乐会,毛泽东等又莅临观看。他听了冼星海创作、指挥的《黄河大合唱》首场演出。演奏一结束,毛泽东与大家一同起立鼓掌,连声说:“好!好!”。受此鼓舞,冼星海兴奋得“今夜无眠”。他在日记中写道:“《黄河大合唱》今晚演得相当成功。当我们唱完时,毛主席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都站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我永不忘记今天晚上的情形!”后来,毛泽东又陪同史沫特莱听《黄河大合唱》演出,并说“百听不厌”。


在鲁艺周年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毛泽东手书的诗词《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成为鲁艺周年纪念活动的一大亮点。


图片


1940年4月10日,是鲁艺二周年纪念日,毛泽东为鲁艺重新题写了校名:“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把它制作成校牌,挂出来;又为鲁艺题写了新的校训:“紧张 严肃 刻苦 虚心”,由美术系刻在迎门的墙壁上,这对鲁艺师生是极大的鼓舞。6月9日,毛泽东与朱德等出席鲁艺二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首先说明艺术在革命中的重要性及鲁艺在两年中的进步,并阐述在抗战中文化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建立中国的新文化,我们必须向各方面学习,向老百姓学习。


你们现在学习的鲁艺是“小鲁艺”,还有一个“大鲁艺”


鲁艺,是延安文艺的最高学府,是延安文艺工作者最集中之所。虽然有40余人参加了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但受场地的限制(笔者实地测量,会议室只有112.58平方米),还有200来名师生未能聆听毛泽东的《讲话》。做好这些人的工作,使他们也了解党的文艺政策,这对于新文艺方向的贯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正考虑到鲁艺调查文艺整风情况时,恰巧鲁艺院长周扬也有意邀请毛泽东到鲁艺对师生讲话,毛泽东慨然答应。


图片

【1942年5月,毛泽东和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人员合影】


文艺座谈会结束7天后的5月30日下午,鲁艺校园的钟声突然响起,师生们紧急集合到刚刚下过小雨的操场,分系列队坐好。周扬作了简单介绍后,毛泽东在掌声中站在一个小桌前开始讲话。他说:你们大家知道了,我们前些天开了一个文艺座谈会,你们的周(扬)院长和许多同志也参加了。大家讨论了许多文艺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就是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毛泽东特别讲到文艺的普及与提高问题。他说,文艺的提高要以普及为基础,不要瞧不起普及的东西。长征时经过毛尔盖,那里有许多又高又大的树,但大树也是从豆芽菜一样小的树苗长起来的。提高要以普及为基础,不要把“豆芽菜”随便踩掉了。讲到这里,大家都笑了。


毛泽东之所以讲这个问题,是有针对性的,因为鲁艺存在比较严重的“关门提高”问题,一段时间执行的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艺术教育方针,脱离现实,追求所谓“正规化”。学院里存在着“普及、提高分工论”,认为自己是搞“提高”的,“普及工作”是别人的事。课堂上大讲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强调内心体验,就是不讲深入生活;大讲托尔斯泰的作品,有的女学生受此影响,站在太阳下面照镜子,看自己的睫毛是不是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样长,也能照出影子来;还有的女学生想学安娜,穿起黑裙子。过去排戏,周围的老乡可以围观,议论演得像不像,帮助改进。后来关起门来排戏,群众不高兴,往院子里扔石头。关门提高还表现在以演“大戏”为荣。演《带枪的人》时,扮列宁的演员化妆要3个多小时,从天黑演到半夜,脱离群众,而对反映现实的小戏却看不起。音乐系练习美声,一个“咪~吗~”唱半天,很少唱群众歌曲。美术系找模特,看不起农民形象,觉得不美。文学系有的学生一心要做“大作家”,写的诗和小说谁也看不懂。针对这些情况,当地群众编顺口溜,表达对鲁艺“关门提高”的不满:“戏剧系装疯卖傻,音乐系哭爹叫妈,文学系净说胡话,美术系画他爸爸”。毛泽东对此是有所耳闻的,所以他一开场就讲普及与提高问题。在整风中,周扬着重检讨的也是鲁艺教育方针——关门提高方面的偏差。


图片

【毛泽东与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合影】


接着,毛泽东讲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与群众结合问题。他形象地说:你们现在学习的鲁艺是“小鲁艺”,还有一个“大鲁艺”,那就是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大鲁艺”的老师。你们应该把“小鲁艺”与“大鲁艺”结合起来,到工农兵中去,改造思想,把立足点逐步移到工农兵这边来,好好为他们服务,才能成为真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你们千万不能再搞“关门提高”了,那是脱离工农兵的,没有前途的。


毛泽东还讲了文艺的典型化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是《讲话》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他说:文艺来源于生活,但是作家要选择、提炼,这就是典型化。比如不久前你们演的戏剧《带枪的人》,那里边的列宁,他每天要开会、打电话、与群众谈话、赶走孟什维克……等。当然他还要吃饭、睡觉;人不吃饭、睡觉是不行的。但戏里没有把这些都写出来。实际生活中的列宁,比我们在戏里看见的列宁要丰富得多。列宁没有到过中国,更不用说延安。列宁已经死了,但戏里的列宁仍然活着,他可以出现在延安边区政府大礼堂的舞台上,并且可以永远活在舞台上。接下来,毛泽东重述了《讲话》中的论述:所以我们说,文艺比实际的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另外,毛泽东在鲁艺还讲了一个《黔驴技穷》的故事,意在说明:鲁艺的学生到群众中去,要凭真本事工作,虚心为群众服务,和那里的群众很好结合,拜他们为师,恭恭敬敬地向他们学习。千万不能摆知识分子架子,吓唬群众。唬人,开头可能起一点作用,后来群众看透了你没有什么真本事,那就“黔驴技穷”了。毛泽东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离开了桌子,一边讲,一边模仿老虎观察“黔之驴”的样子;又转过身来,模仿“黔之驴”伸腿踢老虎的动作,活灵活现,引得全场一阵阵大笑。


图片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刊发在1943年10月19日的《解放日报》上】


讲话之后,毛泽东还到鲁艺美术工场、教师办公室巡视,和教师们交谈。鼓励大家多创作好作品,真心实意地为工农兵创作、演出,好好为他们服务。延安的其他学校和文艺单位,都没有直接听毛泽东宣讲《讲话》的“福气”。


1944年5月,鲁艺并入延安大学。24日,毛泽东参加开学典礼并讲话,要求师生们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不能老是在空中飞着,不落地。那样是一事无成的。当延安大学(包括鲁艺)奉命迁离延安去东北办学出发时,毛泽东又来作最后的讲话,为他们送行。他说:东北是敌我必争之地,事不宜迟,说走就走,你们的“飞机”是两条腿。那里冰天雪地,会有不少困难,还可能有牺牲。你们的任务是去办大学,争取广大青年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党史博采”,修订发布)

赞(0)
请您分享转发:汉风1918-汉唐归来-惟有中华 » 孙国林:毛泽东与延安鲁艺|20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