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好多媒体都在用港口堆积如山的集装箱,以及香港的1月出口数据暴跌,来制造和渲染外贸下滑的恐慌,很多所谓的专业人士也纷纷跳出来马后炮的解释。
实际上,自20年疫情爆发引发的供应链紊乱以来,全球的集装箱预定很多时候都需要三个月甚至半年以前预定,中远等拥有全球运力的机构,在去年九十月份就已经精准知晓如今的局面了。
同样,做决策的也不可能临时再抱佛脚,中国在22年底的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早已预判23年外需必定不振,做出了刺激内需的决定。
因此没必要跟着渲染恐慌,更何况中国之前已经实践过两次很成熟的应对方案,有着丰富的应对经验。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持续高速增长近10年的外贸出口,作为三驾马车之首,首次出现了停滞。
2008年,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我国持续高速增长10年的外贸出口,出现了持续8个月的负增长,创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记录。
2023年的这一次,不过是因为特朗普放水、疫情冲击、俄乌冲突,将原本10年的朱格拉周期拖到了15年,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西方资本的经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