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东方向的,其实去年在某篇游记下方的第一条评论就说过了,“关”,不在台海,在中东。某个岛,对于太平洋对岸的双方来说,本质上都不构成战略支点,但欧亚大陆的连接和石油产区,不管是地缘还是工业层面的重要性,都是无法取代的。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司马迁·《史记》
在洛阳吃完给力的鸡煲之后,我们一路继续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征途。
昨天晚上在快速越过陕西与河南的交界三门峡之后,我们选择了直接过灵宝,入潼关,过渭南,直到陕西北部的阎良。
出洛阳之后最明显的一个感受就是山,连绵不断的山,突然间多了很多。
黑夜里,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两侧滑过一座又一座巍峨的身影。
呼吸着躁动的空气,让人有一丢丢刺激,又有一丢丢兴奋
一个又一个在历史书上看过无数遍的地名,此刻就实实在在的横跨在眼前,函谷关,潼关……
在导航女声冷漠机械的提示下,这些鲜活的地名一个又一个的蹦进耳朵里,迎面扑来的仿佛不是一座座山和关,而是一幕幕厚重的历史。
夜空中,似乎除了发动机的声音和风声,什么都没有,但稍一分神,又似乎充斥了无数的刀光剑影,战马嘶鸣。
对于在整个陕西省的旅程而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不是窗外的风景,而是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真真实实的历史。
那些历史大事,当你在纸上读来的时候,只是不带任何感情的寥寥数行白纸黑字,但当你真实抵达了那个环境,立马就能体会到,当时的历史,为什么会走向了那样的趋势而不是另外一个趋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真诚不欺我。
出三门峡之后,我们一路开一路看,一边是黄河,一边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当时就在感慨,要是一不小心穿越到古代,这仗可怎么打?
这些关口可真的太特么难啃了,难怪当年六国的军队在函谷关前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未能攻进去哪怕一寸。
占据关中平原的政治势力只要能够牢牢地把守住周围的这些险要关口,就能用极少数的兵力来牵制和抵挡住来自东部的进攻,从而使自己有足够长的时间能苟在关中平原猥琐发育。
一旦在关中平原发育完成,就立马可以挥兵百万,直取中原。
在车里一边看着卫星地图,一边对比着车窗外的各种地形,真是越看越有意思。
从卫星图上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到,在古代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只要同时占据了陕西和山西,就立马拥有了易守难攻的战略态势和以高打低的战术优势。
在关中平原和山西高原上,右眼可见至少有不少于5条通道能够直接威胁到东部的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