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篇随笔吧,想到哪说到哪。
这两天的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孔乙己火了,起因是工作不好找,大家抱怨,然后共青团和央视网下场劝大家脱下长衫,该打螺丝的打螺丝,该去工地的去工地。然后被群起而攻之了。
其实央视的思路也好理解,今年工作确实不好找,不好找的原因也明摆着,我国三驾马车,消费,基建,出口,都不太好。
消费因为这两年的连续打击,叠加对未来不明朗预期,大家能不花就不花,消费一塌糊涂。更麻烦的是,消费其实主要是房地产,房地产这两年啥情况大家也都能看得到。出口受美元加息影响,也不太好。基建倒是可以继续,可是大家又不愿意去工地。作为宣传部门,又能怎么办?
只能说些劝慰话,让大家不要那么在意起点,要深入一线,前往基层,干啥不是干。按理说这些话都是些一直以来政治正确的话,也没啥问题,可这次却激起了群怒。
那问题出哪了呢?
主要是以前正对性很差,媒体劝大家不要眼高手低,要去工厂打螺丝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是在说自己,自己能找到工作,别人该去打螺丝,今年几百上千万人觉得就是在说自己。
还不是中国的教育太惨烈了,前几天那个妹子声嘶力竭的搞誓师大会,搞得很多人说她丑,不过绝大部分人还是觉得高考是一道门,心里提一口气,闯过去了,跨越阶层,实现美好人生,丑啥丑?
前边的话还没凉,后边的大学生就要去打螺丝,瞬间让很多人充满了绝望感,拼尽全力,费尽心机,不惜一切代价上大学,就是为了去工地?那我为啥不初中毕业就去,少走七年弯路?为啥不一步到位,去当保安呢,几十年的弯路也都省下来。
其实大家如果平时看B站,就能感觉到最近一两年以来观念的变化,B站作为大学生的主要聚集区,好像一夜之间变成了悲观的氛围,前两年还自信满满,到了今年就多多少少有点垂头丧气,原因嘛,不复杂,他们毕业了。
我这段时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00后”真是比较那啥的一批,第一批毕业生是2022年,正好是疫情防控最严的一年,去年很多毕业生后台给我留言,说根本没法去面试,很多人根本就没找工作。
今年终于解封了,然后就碰上了史上最难找工作的年份。尽管每年都说那一年是最难就业,毫无疑问,今年才是。
整个社会被一种悲观主义的氛围所笼罩,甚至很多人说不上来到底为啥悲观,反正就是悲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了“不消费不买房,不生孩子不结婚”这么个跨地域宗教。
那为啥会成这样呢?有些能说,有些不能说,比如很多人认为的贫富分化,不遵守劳动法,等等。
不过我还是要说我一直要说的那件事,就是贸易。
中国最近四十年的迅速崛起,并不是我们做了什么牛逼的事,而是因为我们准确把握住了自己在全球的定位,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众多,收入低下,改开的时候,我们的平均收入甚至比菲律宾都低好多,于是在加入WTO的时候利用了自己优势,生产廉价产品闯出了一片天地。
不过发展到现在,我发现不少人慢慢忘了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并不是因为我们能生产,而是因为我们生产的东西能卖得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