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谈到全球战后(二战)经济的发展,日本是一个绕不开的案例和话题。
1968年,日本经济超过西德,成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苏联之外),直到2010年日本经济总量被中国超越,日本维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历史持续了超过40年。
当然,研究日本经济的著作和理论成果有很多,整个市场也一直都在关注,我这里提出一些更为宏观的,对我们思考自己的问题有一些历史性和周期性启发的点,供大家闲聊和讨论。
一
在日本扮演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这40年,以及加上战后飞速发展的那十多年,总计大概60年的这个时间周期里,日本实际上真正只经历了两个大周期,这两个大周期的时间节点,一个是朝鲜战争和全面冷战;另一个是1991年冷战的结束,以及跟冷战结束同时开启的日本人口红利(抚养比)和房地产拐点。
今天之所以专门要跟大家讨论日本经济,就是因为在我看来,日本目前已经进入到第三个大周期,即,所有内部发展逻辑和外部环境出现了新的历史性改变。
去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今年的4月8日,追随安倍晋三超过十年,为日本最后一根发展经济稻草“安倍经济学”立下汗马功劳的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卸任。
这些事件虽然有一定的巧合成分,但也预示着,日本战后至今两个经济发展周期的结束,同时也是开启第三次历史大周期的标志。
接下来我简单的说一下战后日本的两个发展大周期。
二
第一个是朝鲜战争开启的全面工业化基础性复苏。
日本1945年就投降了,而后美国直接接管了日本,这种接管,不是简单的驻军那么简单,美国当时的目的,实际上是要把日本变成下一个菲律宾,失去工业化的资本集中度和政治、社会属性层面的组织能力,对各类财阀进行肢解。
从当时美国采取的方式看,稍微有点民族主权意识的个人、组织或团体,都会被清除出政治、教育、文化、较大规模企业等体系,美国甚至大量的安插眼线,去听日本老师是如何讲课的等等,现在经常爆出,美国又监听了盟友国家领导人的电话什么的,这其实一直都存在,不是今天才有的。
于是,在日本投降,至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的这数年时间里,日本经济基本上没有任何恢复的迹象。同时呢,美国为了在肢解日本工业的过程中,不至于导致失业人数过多而引发混乱和反抗,于是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大量的粮食援助。
这里面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影响,就是美国当时对日本的援助,主要是小麦(面粉),导致日本这个本身只产水稻,不产小麦的国家,不得不开始吃面食,这也触动了日本拉面等的流行,以至于现在日本拉面在全球都还挺出名。
然而,1947年冷战的开始(东京审判还未结束,美国便迅速转变态度,开始释放各类日本战犯,让这些战犯回到自己原有的岗位,为美苏冷战做准备),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切。
尤其是朝鲜战争开始之后,美国为了稳定后方和补给线,不得不重新开始武装日本,不再禁止日本的工业,反而全面开始输入订单。我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比如日本丰田这家公司,本来已经都奄奄一息了,但就在朝鲜战争爆发一年后,丰田这家公司,就已经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
到朝鲜战争结束的时候,日本已经完成了几乎所有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布局,而且完成了出口竞争力的培育,当时日本的出口(一半以上是用来供给朝鲜战争的),这可是其他国家需要数十年才能走完的发展道路。
关键是,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也没有给美国回头再肢解日本工业的机会,因为紧接着的就是美苏全面化的冷战,美国依然需要日本作为东方冷战前沿的补给基地。
以至于直到今天,日本很多人,尤其是政界和经济界,都特别希望中美、美俄处在对抗状态,这样日本的重要性就会更高,美国就不得不继续跟日本加强合作,继续扶持日本,也就是日本国内希望中美搞冷战的人是很多的。
所以说,很多时候,国际问题是十分复杂的,美国致力于挑拨中国与日韩的关系,但日本其实也致力于挑拨中美关系。
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朝鲜战争,以及紧接着的全面冷战,使得日本从战败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以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这也推动了日本在1968年超过了西德,成为了除苏联之外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当然,二战前留下来的日本一些工业基础也不可忽视,但如果没有战后国际局势的颠覆性变化,是不足以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触动日本经济飙升,以及改变美国对日政策的。
那从朝鲜战争开启的这一轮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从什么时候结束的呢,这个里面,就看大家如何分析,采用什么样的数据,但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1991年冷战的结束,是一个巨大的诱因,而人口红利和房地产拐点只是一个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