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有多卷,可能超越很多人的想象。讲两个案例。
案例一。重庆某三甲医院药剂科最近向社会公开招聘7个合同制员工,然后大家猜猜收到多少应聘的简历?
本科毕业生简历上千份,硕士毕业生简历500多份,博士毕业生简历100多份。最后本科、硕士简历全部扔垃圾桶,100多个博士生中挑选了30个人,然后准备面试挑选7个。
也就是说,你就算是博士,去应聘一个医院药剂科合同制工作机会,也只有不到7%的成功率。
案例二,山东一些大学出现学生集体有意挂科的现象。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很多专业的学生故意挂科,然后延长自己毕业时间,这样就能保留寝室、食堂便宜的伙食(大学寝室租金、食堂伙食都是很便宜的,这其实是国家财政补贴),这样自己就有更多时间去找工作,同时大幅度降低自己在待业期间的生活成本。
以上就是当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两个缩影。应届毕业生就业已经卷成红海。
过去我们把大学生成为天之骄子,现在这个说法慢慢的就不提了,找工作都这么难,还算什么天之骄子?
找工作难其实就是学历在大幅度贬值,这是大学扩招叠加经济增速下降的一种必然结果。
我给大家算一下帐。
去年我国GDP增速是3.5%,对应新增工作岗位大致是700万个,这700万个新增工作岗位大部分还是第三产业初级劳动力岗位–包括餐饮、酒店服务员,外卖骑手、工厂与建筑工地工人.这些岗位大学生是不愿去的。
真正那种光鲜体面,收入稳定有保障,也有发展前景的优质岗位可能还不到100万个,而2022年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是1000万。
1000万人争夺100万个岗位,家里有背景有人脉的还提前刨走几十万个,实际情况就是1000万人争夺几十万个工作岗位,这种情况下怎么不可能卷出天际?
前几天我与几个高校领导吃饭,发现他们也很焦虑,问了一下原因,他们焦虑一方面是当前毕业生就业状况很差,另一方面更大的焦虑是,未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很多专业学习的知识根本就是毫无用处的–比如会计、法律、金融、管理这些,你大学四年辛辛苦苦学习的专业知识,可能毕业时发现。 chatGPT完全可以比你干得更好。那么该怎么办呢?
然后这些大学领导统一的认识是,还得给孩子培养一种真正的技能。这个结论让我有点感叹。
过去几十年,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是这样的模式,成绩好的孩子去读大学,接受高等素质教育,成绩不好的孩子去职业学校,去学-项应用型技能。现在的形势完全颠覆了,在大学接受高等素质教育的未来就业很可能干不过在职业院校学技能的。
上个世纪80、90年代也是这样,但是的中学生最流行的是考中专,学技能,未来工作不用愁,而考大学就太难了,我参加高考的那一年,四川23万考生只录取3万人,妥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与其去搏这么一个小概率,还不如直接考一个中专稳当。
现在也有点这种感觉,就算是985、211大学毕业生,真正到了就业市场,其实也是干军万马过独木桥,拿到一个好工作真是小概率事件。
后来中专观念被淘汰,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叠加城市化进程提速,让中国有了一段高达20年的高速增长期,在这个平均 GDP超过8%的高速增长期内,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不用愁的。
但是这个高增长期已经成为历史,未来20年,中国经济很可能就是保持4%–5%左右的速度,与2000–2020年这个阶段平均速度相比,下降了一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成为一个长期的结构性矛盾—一直要到2040年之后,也就是2020年之后出生这一批孩子成年之后,因为生育率下降,就业矛盾才能真正解决。
大家都知道,我国公立大学学费与住宿费、伙食费是很便宜的,即便如此,有人也算过一笔账,我国除了985、211部分专业,其它大部分院校家庭支付的大学学费等投入从经济上是一笔亏损帐,出国留学更是亏得一塌糊涂–总体而言就是投入与未来就业的收入相比是不匹配的,甚至是倒挂的。那么就带来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如果大学学费投入都是亏损的,那么中国家庭为了孩子上大学付出的巨额的教育培训费用(什么学英语、奥数、绘画、艺术等等)就更加不匹配,更是无效投入。
过去我们家庭是基于这样的教育逻辑–只要多让孩子参加课外培训,那么未来考试成绩就会更好,就更有机会考上好的大学,未来毕业之后就有机会找到更好的工作。
但是这个教育逻辑现在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1,我国每年高考录取大学生是接近1000万,985与211一共录取大致是70万–80万,也就是普通家庭孩子要进入985与211的机会是7%。用巨额校外培训投入去搏这个7%是很不划算的。
其2,就算是进入985与211,未来也未必能找一个好工作。同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很多大学很多专业毫无用处:
其3,如果不能进入985与211,未来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简直卷出天际,还不如职业院校的学生。
所以,我们应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