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谈到,4岛在16世纪中期以后的本地白银产量的大爆发,直接导致了4岛在这一时期内部的快速整合,而且刚刚接近整合完成,还没有彻底收尾,就立即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这自然给邻近的半岛带来了灭顶之灾,而且直接威胁到大明朝本身的安全。丰臣秀吉在給半岛国王的战书中说的很明白,就是要借道直抵大明腹地,让其400军州尽化吾俗。这就是明说,最终目标要占领东亚大陆甚至是整个亚洲,蛇吞象的野心可谓惊世骇俗。因此作为万历三大征之一,这场战争是不得不打的;其中也是万历三大征中消耗最大的一场硬仗,直接导致了明末国库的严重空虚。而海外白银突然爆发式增长,其地缘风险并不单纯出现在4岛方,来自欧洲的殖民势力的东进同样如此。此时的西班牙已经深入,
菲律宾群岛。而荷兰殖民者也已开始建造巴达维亚,并且准备继续沿海北上。欧洲的殖民舰队已经与大明的水师在南部海域碰面,只不过整个西洋的区域相对较大,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与落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无法像丰臣秀吉一样在短时间内组织起30万兵马集中跨海而来。但是西方在财力充沛后的殖民影响更深入、更麻烦,因为西方殖民者的航海与近代制造水平是同样封建化的4岛方面所不具备的。因此海外白银存量的同时爆发,带来的第一大地缘风险是就是殖民入侵。在明中期以后居然东西洋都面临这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可谓巧合。不过丰臣秀吉的豪赌终究还是彻底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并非此时的4岛没有银子,而是其综合实力或者说生产力水平相对大明仍然落后。
甚至可以牵扯出双方人种与马种的先天差异。毕竟1个身高1.8米级别的明代1线战将,比如李如松,天然就可以对付七八个身高只有1.4米级别的倭将。而丰臣秀吉外号“猴子”,其本人遗留到现代的盔甲,也直接说明当时这些4岛上层的身高确实是差点意思。不过虽然在正面战场上30万倭军都未必打得过大明的3万正规铁骑,但是并不意味着长期流窜在大明沿海地区的倭寇就那么同样容易对付。曾经有五六十个倭寇组团,横行整个江南长达近一年,长期如入无人之境的尴尬记录。其实倭寇问题,也是16世纪中期以后海外白银大爆发引发的第2大地缘风险。长期以来,倭寇的基本成份到底是以今天九州岛一带的浪人为主,还是大明本身沿海的走私贩子组成为主,已经争论了快500年。在明代末年,
就有人评论认为:所谓的倭寇,只有1成是真倭,而剩下的另外9成都是借着倭寇名声来浑水摸鱼的自家的海寇与流民。这个说法现在看来肯定有情绪化的因素在里面,但是现在再分析,明代流窜大明整个海疆的倭寇群体,最多只有4成是真倭其实是比较可信的。问题是此时的4岛白银多到“遍地都是”,那么倭寇来大明沿海到底要抢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