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参崴可以作为内贸港的情况最近比较热,不过经济上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但是从历史的长远发展来看,其战略意义又绝对不是小事情。问题是如果把这件事往深处想,就会体会到里面的综合涵义是非常重大的。一条原本是“国际航线”突然成了内贸航线,那么作为内贸的主体,就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来永久维持这条航线的正常运行。如果内贸路线都会被外来因素轻易干扰,那么就不能称之为完全的“内贸”。而作为东北亚地缘战略上最重要的对马海峡,突然成了“内贸”航路,对对马岛两侧,超级大国的那两个跟班,甚至是在东亚已经横行了接近1个世纪的超级大国本身,感觉肯定不是那么的丝滑。因此这条内贸航路,就必须有足够的海上实力来坚决维持。这本身就有极其深刻;
而长远的意义。说白了,也正是因为俄方已经深陷西侧的战事,国力受到极大的牵制,而东边俄太平洋舰队所面临的战略压力不是在减少而是继续持续的增大中;以俄太平洋舰队目前的严重老旧状态,已经基本没有能力来独自承担这种战略压力,才有意识的放开过去从来没有同意过的内贸口岸与途经的东北亚内贸航线。最终就是一句话:需要借助更强的海上力量,来维持东北亚海权的基本平衡,否则一旦失衡就是一场巨大的地缘灾难!而俄方已经完全无力承受同时两线作战的战略压力。很多人可能对东北东部出海口的丧失耿耿于怀。不过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弊。辩证的说,有弊端的事情就未必没有潜在的好处。东北东部出海口的丧失,确实影响东北北部两个省的对外交流。但是在冷战时期,
也让东北工业与能源基地,特别是北部部分,基本不用担心来自海上的战略威慑。这样反倒整体上比较“省心”;这当然也是自家通过战争获胜争取来的。而像海参崴这种战略要点加海军基地,其先天的战略位置并不是非常理想。冬季冰封严重先不说,其海权本身也是被大半封闭的。也就是说,海参崴与其他沿海军事基地其实是被天然分割的。当年的对马大海战,俄方的远征增援舰队全军覆没。就是这种天然分割性导致。即使在冷战鼎盛时期,以海参崴为最主要基地的俄太平洋舰队,也从来没有指望靠舰队本身的实力来击溃美第七舰队加仆从力量的封堵,更主要的是靠岸基空军与战略导弹的威慑来维持对第七舰队的综合性平衡。不过到今天,除了俄太平洋舰队已经衰落得不成样子之外。
岸基空军与战略导弹的威慑力也同时严重滑坡!因为西边的一战,所谓空天军的整体拉胯全球有目共睹;而战略弹头又不敢轻易的动用。这样关于有巨大争议的南千岛群岛的安全性就相当严峻了。毕竟那4个岛距离海参崴基地的直线距离都有1100公里以上,如果真的突然出事,以俄太平洋舰队当前的海空实力,根本无法提供可信的增援。于是必须最低限度,也要有1支绝对友好的航母战斗群随时赶来强化防御,并且陆基导弹与航空兵也要一体化跨境支持,才可以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这才是海参崴内贸化背后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