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木斯克战役被称为是“绞肉机”,仅从现在我们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来说,它的“绞肉”程度比之前预计得还要大很多。
而且这个“绞肉”不单单是俄军对乌军的绞肉,反过来说也是如此。
所以并不单纯存在乌军在这里“送人头”的问题,也并不是说乌军就不知道如此用兵的弊端,但它还是这么打了。
对俄军来说,明明在战役中出现了若干重大战机,己方却始终在用瓦格纳一支部队顶在前线死耗,它应该也清楚此间的不利所在,但也就这么打了。
绞肉战之所以能打出效果来,那自然双方都得不断加码才行,那么俄乌两军为何要这么搞呢?
研究这种问题,我们首先应该避免的思维误区是,俄乌两军的指挥官不懂军事。
因为我们旁观者可以从单纯的军事视角看问题,但稳坐中军帐的大将们考虑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否则人人拿着一本军事教范都可以打仗了。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就将视角转换到俄乌双方身上来,看看它们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来让这部绞肉机持续运转8个月的。
首先讲,阿城战役可以说是俄乌战争中真正意义上的的硬碰硬之战:
第一:战场范围内只有少量平民待在地下室,双方无须考虑过多平民死伤的问题,是真正拉开架势开打的;
第二:战场上都没有形成绝对的包围,俄乌两军都有后勤线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兵力、武器、物资消耗;
第三:双方军队的作战意志都极其顽强,在重火力的现代战争中,打出了尸山血海的巷战和野战。
能打到这个程度,那显然是认真来的,认真来就总有它认真的理由。
阿城战役的开端是2022年10月初,俄军为了扭转战场上的不利态势,由刚任命的战场总指挥苏罗维金将军与瓦格纳集团老板普里戈金商议,以瓦格纳部队向阿城方向进攻,通过攻其必救的方式,调动乌军部队来援,并将其绞杀在阿城战场,以起到间接支援其他战线,并为俄军动员部队的组建、训练争取时间。
那么2022年10月初,俄乌战场上是一副什么景象呢?
俄军主力转入休整后,迟迟未能恢复元气和动力,故而难以迅速抽调精干兵力开赴战场救火。国内30万兵力的动员计划刚刚开始,动员兵力也指望不上。
在具体战场上,俄军布置的作战精锐大部分在赫尔松,虽然其战力强悍,但因为乌军远射程兵器对俄军跨河补给通道的打击,严重限制了后勤供应,也使得赫尔松俄军的作战极为艰难。
而在哈尔科夫一线,俄军已经溃败完毕,甚至连奥斯基尔河以东、北顿涅茨河以北的红利曼也告失守,乌军直接攻入卢甘斯克西部。俄军凭借刚组建的志愿者第3军团,及卢甘斯克当地武装和能抽调的正规军、瓦格纳支援分队等一大团杂七杂八的单位才勉强稳住阵脚。
扎波罗热俄军更为空虚,乌军之所以没有攻击是纯粹是因为兵力不足;顿涅茨克正面是堡垒区域,顿军主力进攻不足,防守有余;阿特木斯克方向则是俄军吃下北顿双子城之后不断蚕食的战区,这里由瓦格纳主导。
所以乌军当时除了急攻两翼外,没有力量对其他方向的俄军发难;而俄军除了在两翼应付外,唯一有力量发动攻击的只有瓦格纳部队。
瓦格纳部队当时的状态是除了专业佣兵外,还搞出了几万名囚徒兵,它的实力膨胀是与乌军主力的夏季恢复并行的。乌军并不清楚瓦格纳已经膨胀到了这个地步,所以在阿特木斯克方向没有特别部署。
而为什么攻击的是阿特木斯克?凭什么俄军会认为只要攻击阿城,乌军就一定来援呢?
第一:瓦格纳部队恰好就在这个战区,而且通过之前的蚕食作战,已经占据了有利的出发阵地;
第二:阿特木斯克是地区的交通中心,乌军控制阿城进可反攻北顿双子城,退可保卫高地带,不容有失。
所以俄军在当时的作战环境下,制定出这样的作战计划,我们当然是可以看得通的。
从2022年10月初到11月初,瓦格纳部队的攻势逐渐让乌军感受到了威胁。所以,乌军不断向这个方向调集兵力,甚至在俄军赫尔松撤军后,乌军也将释放的赫尔松集团主力,投放到了阿特木斯克战场。
这是影响了战略全局的一步棋,事后虽然证明是臭棋,但乌军之所以如此部署,我们首先得想其所想。
赫尔松西岸区域如愿收复,哈尔科夫方向战果远超预期。乌军直接进攻的方向是卢甘斯克西部;采守势的是顿涅茨克正面和阿特木斯克,前者守备无虞,后者守势不利;扎波罗热为预计中的另一攻击方向,由释放出的赫尔松集团担负攻击任务。
这时候摆在乌军面前的选择是,释放出来的机动兵力如果攻击扎波罗热,那阿特木斯克方向就会失守。如果集中到阿特木斯克,那扎波罗热反攻就会流产。
而俄军方面的动态是,在阿特木斯克作战的是瓦格纳佣兵部队,在扎波罗热增援的是赫尔松释放的精锐空降兵部队。
乌军之所以放弃攻击扎波罗热,而转为输送到阿城作战,其大致的考虑是:
扎波罗热的攻击还得由赫尔松集团来承担,虽然此线俄军防备空虚,但增援的俄军恰恰是赫尔松的死对头。
乌军在赫尔松的反攻中,在直接作战方面并没有讨得便宜,主要是通过第聂伯河卡俄军后勤的方式将其耗走。而扎波罗热的俄军不会受到这样的制约,以被打得一头包的赫尔松集团承担此方向作战,也难保一定能得手。
如果进攻部队在扎波罗热陷入僵持,而阿特木斯克不保的话,那以后乌军反攻北顿双子城将成泡影,同时单凭卢甘斯克西部一路的进攻部队更难以得手。另外在反攻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却有战区丢了要点这也有些太扎眼。
而将赫尔松集团及战区预备队抽调到阿城作战,在这里的对手只有瓦格纳集团。相较于跟俄军空降兵交手,当时乌军并没有将瓦格纳放在眼里,毕竟谁知道瓦格纳能在几个月间膨胀到几万大军的规模呢?
所以乌军当时其实是有轻视瓦格纳之意的,当然这种轻视也正常,谁也没长着前后眼不是。
乌军此前在波帕斯纳亚失手,那不过是一个第24旅而已;后来在阿城顶不住攻势,也是因为守军不多。如果将全线的机动部队都压过来,瓦格纳会是对手?
如果击败瓦格纳,乌军主力以阿城为基地,便可反攻俄军刚拿下的北顿双子城,这时跟卢甘斯克西部的部队配合反攻,倒是也有反攻获胜的胜算。
既然都是反攻,在这里反攻打个雇佣兵集团,既能解决守的问题,还有进一步攻的可能,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单凭乌军的这个决策来说,其实并不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唯一一点漏算的是低估了瓦格纳的实力。但这种低估也正常,毕竟要说一支所谓的雇佣兵部队能击败几十个旅的正规军,这话在当时说出来,谁能信?
在俄军战役的谋划中,估计到了会调动乌军,但绝对没有想到的是,乌军竟然选择了将当时全部的机动部队都压了过来。对此,瓦格纳集团也是傻眼的。
对乌军来说,前前后后增调了30个旅的部队,这要比此前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反攻加起来的兵力都要多,对付一支所谓的雇佣兵部队,竟然打不过,这更是傻眼的。
其实在乌军调动重兵之时,情况就有点不对劲儿。因为基于当时对瓦格纳部队的了解,仅仅是解决防守问题的话,用不着这么多部队。再加上乌军在塞弗尔斯克以东,一直不放弃毗邻北顿双子城的阵地,这恰恰就说明乌军的真实意图根本就不是防守,而是进攻。
事实上在2022年11月份,乌军是真的组织了进攻,有点印象的网友应该能记得,当时有不少小作文称乌军反攻夺取了多少地盘,瓦格纳也是一触即溃云云。
事实上,瓦格纳部队既跟俄正规军不同,也与顿巴斯武装不同,比较讽刺的是它在俄军系统中甚至更像一支正常的军队。
我们此前介绍过瓦格纳的作战方式,这里就不赘述了,只提一个点:令行禁止。
瓦格纳部队如果下令坚守,那么守军除非是死战到最后,否则不会像俄军那样轻易放弃阵地。所以瓦格纳吃下的地盘,极少被乌军反攻得手。而瓦格纳的攻击命令,是在官兵确认方案后发布的,一旦下令则坚决执行,所以它的攻击又是极为坚决的。
但是,当时大部分来援的乌军没有跟瓦格纳交手的作战经验,看到瓦格纳后撤了就以为像俄军一样,自己就蜂拥而出扩大战果,结果砸下来的却是大量炮弹。
这种狠辣的打法让乌军进攻的生力军承受了瞬时的巨大损失,在其后续兵员未及补充,前线单位尚难整理之际,瓦格纳进攻了。
战至2023年1月中旬,乌军不仅没有攻击得手,反倒丢了阿城防线最重要的外围屏障——苏勒答尔。
短短一两个月时间,乌军原定的战略企图被碾压得粉碎,而俄军则获得了巨大的战略收益:
第二:在阿特木斯克方向,于乌军主力群中撕开了突破口;
第三:为俄军主力的恢复与整备争取到了时间,成功让战场主动权回到了俄军手里。
乌军当然傻眼了,不仅乌军傻眼了,整个西方都傻眼了。但傻眼不能解决问题,仗该打还得打。
第一:迅速从阿城后撤主力,并在全线转攻为守,整备一线作战部队;
第二:并不轻易放弃阿城,在周边各个要点安排迟滞兵力,拖住俄军攻击步伐;
第三:后方抓紧新一轮动员,整补前线部队缺额同时组建新军。
西方当时应该是做了最坏打算:即俄军主力趁机发动,乌军前线出现崩溃之际,通过加速组建新军,让乌克兰不至于输得太惨。
所以年初这一波军援,西方是拿出本国现役武器,出了大血的。至于之后为何又拖拖拉拉,那是因为俄军主力没有发动,乌军也没有崩溃。既然如此的话,给的自然就扣扣搜搜了。但即便如此,这一波西方给的军援数量也不少,足够乌军去组建新军了。
单从乌军的上述决策来说,其实都很正常,既没有为战略机会的丧失而丧失信心,也做到了当前态势下尽可能的补救措施。
至于俄军主力为何不发动,大家都知道这一点笔者已经抨击了若干次,而且这个态度至今不变,因为这是俄军打破战争僵局的绝好机会。
但是,我们想要搞清楚俄军为什么这么决策,就得从它自身视角去想想。
以本次俄乌之战中俄军情况来说,它很多时候的第一要务不是获取胜利,而是考虑伤亡。当年二战时,苏军动辄伤亡几万、几十万的情况,在当代的俄军身上是绝对不会,也不可能出现的。
想要减轻伤亡,获取胜利的一大关键是己方技术实力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以非接触式作战即可大量杀伤敌人,但这一点俄军对乌军拉不开差距。
很多仗,咬着牙能赢,比如同期东部军区俄军进攻弗勒达之战,顶着头皮打硬仗,能赢,但现实就是打不下去。俄正规军在达到一定伤亡比例之后,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就会急速下降。弗勒达对付乌军一个旅尚且如此,在苏勒答尔—阿特木方向即便是追歼残敌,那也不是轻松事儿。
而瓦格纳部队手里有5万囚徒兵,笔者并不相信普里戈金会把这些囚徒兵当成是自己麾下的雇佣兵去看,这样反倒让它可以在顶住伤亡的同时,以常规的军事战术去获取胜利。真到了需要消耗雇佣兵的当口时,普里戈金的屁股也是坐不住的。
普里戈金第一次对俄国防部开炮是苏勒答尔争功事件,俄国防部将功劳揽入正规军,而对付出巨大代价且事实上担负攻击任务的瓦格纳却选择了冷处理,这令普里戈金大为不满。但你普老板可以开炮过嘴瘾,真正拍板军事行动的可是人家格拉西莫夫。
既然你想要功劳,那很好,瓦格纳就继续战斗下去,俄正规军——不动。
此时乌军主力选择了后撤整补,前线留下的多是迟滞部队,所以瓦格纳单独攻击,倒也是连下多城。
但瓦格纳的情况也有点不妙,因为囚犯兵已经付出了很大伤亡,而且不能再招募新的囚犯兵,加之部分囚犯服役期满,便使得瓦格纳的兵员补充出现问题。之后招募专业雇佣兵的话,在使用上就不那么放得开手了。
因此,2023年2月瓦格纳在连战皆捷的情况下,第二次炮轰俄国防部,认为其限制瓦格纳弹药供应,使得后者付出了更大损失。
其实在这则信息的背后,倒未必是俄国防部真限制了弹药,而是在瓦格纳逐渐死不起人的情况下,它需要用更多弹药来减轻折损,在更多弹药面前现有的弹药就显得少了许多。
战到3月初的时候,瓦格纳在阿特木斯克城东以及南北两翼均取得了很大进展,对阿城实现了三面包围。
但这是在乌军主力后撤整补情况下取得的战果,而两个月时间过去,按照乌军的整补速度,大部分部队又恢复了战斗力,同时后方新军已经拉起了架子,俄正规军在巨大战机面前尚且不动如山,现在更不会有积极动作。
对乌军来说,战略性危机的时刻已经过去,乌军需要考虑新一轮战略性反攻的问题了。
战略性反攻,攻的当然是俄军阵地了,可哪支俄军最难对付呢?乌军认为是瓦格纳。
如果说瓦格纳的战力不受损失,乌军在大反攻时,这个家伙也进攻乌军阵地,那么该怎么处理?所以乌军需要解除掉瓦格纳的威胁,才有利于实施大反攻。
阿特木斯克在苏勒答尔失守后其实已难独存,但是如果将其作为一个巨大的堡垒,去持续消耗瓦格纳,还是可以做到的。毕竟阿城背后就是高地带,乌军可以有效支援这一方向的作战。
当然,在阿城南北两翼皆是俄军阵地的状况下,乌军本身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去消耗,这到底值不值?
我们网友们一般觉得不值,西方也觉得不值,但以乌军的选择来看,它觉得值。
以现在我们能得到的信息来说,瓦格纳对乌军的战损比大致是1比3左右,在乌军实际动员兵力大于俄军,而后者又只有一个瓦格纳的情况下,以巨大但可以承受的代价耗垮瓦格纳,拔掉俄军进攻性最强兵团的威胁,这值不值呢?
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到乌军这边想想,倒也真不能说错。大家觉得这样打损失太大了,可乌军总的动员量更大。为了战争全局考虑,也不是不能理解。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乌军在阿特木斯克的大量消耗,并没有影响到后方用于反攻的新军组建。
瓦格纳部队战到5月初,则是结结实实有些吃不消了,导致了普里戈金的第三次开炮。
这炮不开行吗?还真不行,因为瓦格纳的日均损失已经到了100人左右,请注意这不是伤亡,而是阵亡!由于囚犯兵比例大降,此时折损的多是跟随普里戈金多年的骨干部下,当然是不可持续,更不可能接受的。
5月初的时间节点,距离当初阿城战役的最初决策已经过去了整整7个月的时间,瓦格纳还在前线耗,即便最后的攻城,也是瓦格纳在南北两翼兵力收回后,由其来实施。
瓦格纳部队算啥?5万名囚徒兵+3万多雇佣兵的阵容(前后累计,并非同时存在),它的所有阵亡不会计入到俄罗斯国防部的通报数据中,消耗的只是囚犯和退役的老兵、社会人员而已。而它的消耗却造成了对面乌军更大的消耗,对俄军来说这种消耗当然乐见。
只有在俄军和乌军都觉得消耗值得时,“绞肉战”才能打出效果来嘛!
乌军一支16人的动员兵小队,在36小时内即战损了11人;一个500人兵力的营部署上了前线,一个月后下来时仅剩150人;还有说法称,没有经过准备的新兵上阵,存活时间可能只有4小时。
不会打仗是吧?巴赫穆特会教你打仗的。如果还是没学会,那说明人已经死了。
俄军这边也是绞肉战,一支在阿特木斯克北翼防守的俄军部队原有250人,在两个月的战斗中伤亡高达183人。
所以为啥说替换瓦格纳的其他俄军部队到了阿城南北两翼阵地,突然就被乌军打退了,这种伤亡烈度谁一时能适应呢?
以上我们主要从俄乌双方的视角,去谈了阿特木斯克战役的前前后后。我们旁观者和西方当然都有自己视角下的认知,但俄乌双方选择在这里绞肉,自然也有它们各自的考虑。
这些考虑及部署未必真的符合军事原则,甚至未必是对的,但战争中哪有那么多正确,既然最终打成了现在这个结果,我们回过头去从双方视角探察,也算是一个理解角度吧!
给作者打赏,选择打赏金额
¥1¥2¥5¥10¥20¥50¥100 自定义